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后练习(四)简答题系列

课后练习(四)简答题系列

课堂练习(四)
简答题
1.简答罗杰斯关于“传播流”的主要观点?
罗杰斯发表的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对两级传播的概念作了重要的补充修正。

他将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

他将“两级传播”模式发展成为“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

2.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表现在哪几方面?
A、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生产的全球化
D、企业的全球化
E、金融全球化
F、经济信息化
3.简答媒介、符号、信息和意义四者之间的关系?
媒介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载送信息的代码。

信息是符号的表现内容,是符号的特定意义。

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符号、信息和意义离不开物质媒介这一载体。

四者是密不可分的共生体(P34)。

4.简答技术“中性”论的主要观点。

认为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恶,它无非是中性的工具和手段;技术为人类的选择和行为提供新的可能性,但也使得对这些新的可能性的控制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

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

5.简答美传播学家M麦库姆斯和肖关于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的主要发现。

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6.简述“议程设置”理论对舆论导向研究的重要意义。

“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即传媒通过有选择的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7.简答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有哪些?
A、经营目标
B、宣传目标
C、公共性与公益性
8.简答“培养”理论关于大众传播与共识问题的看法
9.传播系统研究(或传播总过程研究)的特点和优势?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
合起来进行系统深入的考察。

——超越了以往的微观、单一、内在的传播过程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的贡献及影响?
11.香农—韦弗数学模式的贡献与局限?
12.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重要意义?
13. 麦克卢汉三个著名观点是什么?
14. 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原理原则有哪些?
15. 现代社会责任理论大体包括哪几个原理原则?
16.简答国家和政府对媒体的政治控制?
17.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8.传播学鼻祖施拉姆对传播功能的概括。

19.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特别强调了大众传播的哪三种功能?
20.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有哪些?
21.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哪些优势?
22. 简答“知沟”假说的主要观点。

23. 除经济条件外,造成“知沟”的原因还有哪些?
24. 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核心观点。

25. 简答“使用与满足”研究的重要意义。

26. 依据“培养”理论外围研究的“制度分析”,哪些制度性压力或制约因素会影响大众传播内容的倾向性?
27.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
28.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三点?
29.简答“沉默的螺旋”的三个命题。

30.简答“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的三要点。

31.简答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32.简答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33.简答“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的主要观点。

34.简答“受众即市场”观点存在的问题?
35.简答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6. 特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下的媒介控制主要有几种?
37.简答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

38.大众传媒具有哪些营建信息环境的优势?
39. “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40.英国学者麦奎尔归纳了哪几种关于传播制度的“规范理论”?
41.“把关”过程的实质。

42.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意义。

43.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不足之处。

A、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
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B、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