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经验谈”系列之一复试感想经过初试,复试的煎熬,本人终于跨进了研究生的大门,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回想复试的经历,可谓是有惊无险。
复试在整个录取过程中占有相当比重,只要复试达不到要求,即使你初试考了500分,也一样要出局,非常残酷。
因而简直是让人心惊胆战。
复试总共250分。
笔试100分,考2小时,面试150分,面试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若是总分达不到150分或者面试达不到90分,均属于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面对这种严格的要求,我感到很头大。
很是担心(在此我说句题外话,同胞们,考完初试马上就应该准备复试了,不要说什么等到复试名单下来在说。
本人看到复试名单后不到10天就去复试了,你认为10天能让你准备很好吗???当然,要是你艺高人胆大,不妨一试!到学校后,第二天上午进行笔试,笔试比初试难度加大,但不会很难,我认为只要按初试那样来准备复试,初试能合格的笔试都不会考得很差,千万不要认为复试不重要,一定要认真准备,主要是基础知识点很重要。
考完笔试后,感觉还不错,心里挺高兴的。
第二天体检,没什么感觉,可是到了晚上就开始紧张了,因为4月2日我是第一个面试的人。
心里沉甸甸的,这么宝贵的晚上,一定要抓紧时间在狂练我的口语,对着镜子不知背了多少遍,终于才放下心,可是心里还是很紧张啊,从来没有经历过3个老师PK一个学生的经历啊!偶然看见晚间新闻正在播放温家宝发表讲话,哇!那记者何止3个,300个都有!我心里就想,人家面对300人都不怕,我才面对3个人勒,人家说错了可能会引起战争,我说错了顶多是OUT呗,怕什么,于是大义凛然地去睡觉。
第二天早晨醒来,又开始紧张了,真是受不了,没办法,去吧!从旅馆出来大步向学校走去,可是越走越慌,这才发现自己走得太快,心跳加速。
于是我马上放缓脚步,慢拖拖的朝复试地点走去。
到门口后,已经没有那么紧张了,过了一会,所有考生都叫了进去。
我们小组有12人,老师先和大家认识,这时候老师会先介绍自己,这时你一定要注意,把每个老师的名字记住,至少你得记住姓什么,因为老师可能会问你这是某某老师,要是你答不上来,会很尴尬的。
接着其他11个同学被叫出去了,老师示意我可以坐下来(千万要主意,老师没让你坐你不要坐哦)坐下后,先向老师问好,接着老师会让你出示准考证,复试通知书,身份证(这些东西千万不能忘了,如果真的忘了,你要马上很诚恳地向老师说请允许我先考试,再取证)接着是英文的自我介绍,这个我背了都不下100遍,所以想都不用想就脱口而出(注意,在你说话时要看着老师,中间的是老大,当然以他为主,但也得看看其他老师)介绍完后,老师会向你提问,他们问了我大概以下几个问题:(1)How can you get here? (2)Why do you choose this subject instead of your major? (3)Please introduce you college?当然,这些我早就有所准备,轻松搞定,值得注意的是,你的口语一定要清晰,发音尽量标准,千万不能像机枪似的一阵乱打!不要以为口语问得简单,而是我说了很多,老师都两次打断我让我cut short(说得多是很有好处的,你要是对老师的问题两句话就搞定,那老师为了不冷场肯定会问你其他问题,问得越多,你就越慌,要是答不上来,就麻烦了,所以事先一定要设想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问,一定要多多准备)顺便提一下,有些小组是让你读一篇文章,然后马上翻译,接着就文章内容提问,所以不管那种,你都要准备。
接着就是问专业课问题了,先是问我“市场在什么情况下失灵?”我说有四种情况:垄断,公共产品,外在性,不完全信息。
然后接着深入问“当出现外在性时,怎样解决?”我说要考政府。
然后又问我:“政府该采取什么样措施?”(这些我只是简单写,你回答时一定要展开,多说几句,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后面的一个同学被问到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有什么区别?他竟然回答说没什么区别!老师马上就皱眉头说怎么会没有区别呢?他却说我认为本来就没什么区别!天啦!这不是找死吗?没有区别叫两个名字干嘛!用脚指都能想到啊!所以大家要是分不清一定要诚实地对老师说:“老师,这个我不是很清楚,能不能换个问题?”记住,千万不能信口开河,坐你面前的都是professor啊!他们就是研究这些的!)然后有问我家乡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当地政府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增长?如果你向省长写信建议解决环境生态问题,你认为要怎样做?你对该专业有什么认识?看过什么核心期刊?等等。
(记住,复试前一定去查找自己所报专业的一些资料,要是你乱说一气的话,你就是在唱死亡进行曲)我被PK了25分钟才得以解脱,感觉还不错,马上屁颠屁颠跑了。
第二天,成绩出来了,当我看到自己名字时真是兴奋,那种完全解脱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好轻松。
(我最后想提醒各位的是,有些380多的被刷了,而370的得了,原因就是前者面试不到90分,被毫不留情OUT,这是残酷的事实,所以不要以为分高就牛B了,一定要精心准备。
)“复试经验谈”系列之二复试-----被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对于好学校来说,复试就很重要,可能都能占到40%-50%,所以千万别觉着初试成绩高了就高枕无忧了,当然初试还是最重要的先决保证,复试一般都包括英语听力,专业笔试,还有面试。
对于英语听力,我当初偶尔路上听了听voice of American之外,复试前买了几页资料(也没听几句),还有稍微听了下两年的六级英语,这就是全部努力了,基本上可以说对于这一项我是放任自由,听天由命了,可结果还不赖,好像得了20多分吧(满分三十),所以我觉得听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就随缘吧,能得多少得多少,可遇而不可求,短时间来说。
对于专业笔试,我觉得对于出题学校的认知很重要,最好有同学告诉你一些相关信息,做到有方向的复习是有保证的,不然尤其是考外校,要是一点都不了解,就算你把专业书看烂了,兴许也没找到重点,分数就更别提了,这也是本校和外校生在复试中容易拉开差距的原因之一。
对于面试,这里可能很多人感兴趣的是导师问题,我原来也是一样,因为是跨校考,所以都是从同学那打听消息,最后也没见着老师,其实初试考完,你可以尝试着去找老师,互相都有个了解是好的,见不见的到要看具体情况了,自身考试实力还是最重要的。
结果看来只要学校考研公平合理,你该做的都做到了,就成了。
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说一千道一万,考分才是硬道理,实力才是真保证。
努力去做吧,其实考研,也别当成一件多大的事,即使没考上,还有工作,很多路都可以走的。
所以想想计划,想想方法,累了困了多休息休息,就是正常作息足够了。
我后来到12月1月几乎效率很差,基本复习很少,这就是开始战线有点拖的长了,后来人就疲惫了,这一点也要注意,过尤不及这个词语真是太贴切了,对于任何事情来说。
最后还是得强调心态,这就包括很多人说得坚持二字,别把考研上升到多么神圣的高度,无非就是人生中比较重要得一次考试而已,还能重要过高考么?对于18岁时得高考倒是决定人生命运得关键点,可是过了三四年后得现在,我们心智都应该更成熟了,对于成或是败也该有点更好的认识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什么样得考研结果你都应该能接受,这样想想你就能更轻松得面对考研了,如果你现在还是才大学不久,整天就锁定考研为大学得终极目标,也太得不偿失了,还是多想想怎么提高自己得各方面实力在本科时更为重要,越往后,分数越加不重要,你的整体能力,性格,和你得想法才是决定你今后是否更好得要素,如果你即将就考,那就定下心来,坚持到底,任何事没有坚持都成不了,我们都不是天才,甚至也许都没有多大的特色,所以只有自己努力才是更好的不二法门。
“复试经验谈”系列之三复试的九大误区及纠正措施误区一:以为自己考分高(>370)就高枕无忧了,也不准备复试,反正一定能上。
纠正 :第一,考分高不一定排名高,人大财经学院复试线就是360分。
第二,即使排名高,照样被刷,尤其是非应届生和外校生,这次我复试刷的都是这2种人,而且400的都有。
理由是:不懂本专业知识,上了没法做研究,只会考试!误区二:认为复试前与导师见面,会引起反感,对自己不利。
纠正 :我保证这是不可能的,你去与导师见面,表明你的意向和询问导师情况,又不送礼,怎么会反感呢?面谈之后,说不定导师觉得你这人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印象好,就会要你。
总之,复试前一定要与导师面谈,不要到口试完了才知道自己导师是谁!误区三:认为复试中笔试很重要,使劲看书!纠正 :1。
首先不是本专业的,你看几天能抵得上人家4年的课?2。
其次口试的重要性远高于笔试,导师对你的印象是最重要的。
我这次复试就是导师一句话说了算,根本不看笔试。
误区四:认为口试时随便穿穿就行了。
纠正 :你要是穿件乞丐装,显然是鄙视老师,涵养再好也不要你。
但不要穿的太好,让老师有自卑感。
大方整洁得体就行了。
误区五:觉得英语口试很难。
纠正 :英语口试一点不难。
主要是自我介绍(事先背下来),家庭情况等(随便说说),如果变态的话会问专业问题,这需要你背点专业词汇了。
误区六:认为自己是外校的,老师一个不认识,就不去见。
纠正 :你不认识老师,办公室总能问到吧。
(家庭地址更好)然后去见面,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他。
与推销有类似之处。
误区八:调剂的话,只要分高就行。
纠正 :首先建议大家不要调剂,因为调剂的大学一般不好,不如重考。
其次,调剂更要看关系了,因为老师肯定优先考虑第一志愿和本校生。
误区九:认为公费是排总分和复试。
纠正 :公费排名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因为实行跨专业,考的专业课不同。
有些学校只排公共课。
这必须事先打听清楚,因为这也是内部操作!“复试经验谈”系列之四我的复试心得终于考完了。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通过初试、复试,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武汉大学的研究生。
坦白说,我的基础并不好,在大一时高等数学还有过不及格。
但最终我胜利了,以399的高分和复试第一名的成绩收尾,我很欣慰,非常感激在我准备过程中鼓励和帮助过我的朋友们,也想把我的经历和经验写下来,帮助那些正在艰辛努力中的兄弟姐妹们。
可能是因为08年的研友多在4月复试吧,不少研友要求我写些关于复试的东西。
本来我是打算最后再写的,一方面是因为对于09年的研友复试还很遥远,另一方面是因为复试的东西,每个学校每个老师都不大相同,灵活性要比初试大的多,似乎有一些难以下笔。
其实对于复试常有两种心态:一种是以为复试不必准备,只是过场而已;一种是以为学校的复试都是黑箱,没有公正可言。
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极端。
建议大家悉心准备,摆正心态就好。
这里只是写些我的心得,希望对各位有一点点的帮助吧。
依照惯例,在撰文之前,我还是想先把一些应该注意的原则摆在前面:1.初试的排名比较重要。
尽管现在各个学校都在强调复试的重要性,要求30%至50%的复试比重,但是初试的排名仍然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