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教案
2020-04-15
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教案1
一教学内容分析《跳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教学内容。

主要是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同时,结合学生一些日常的活动,将解决问题的思想也渗透在计算的学习中。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加减法计算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的动机和兴趣。

二学生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并掌握了7以内的加减法,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上过学前班,数的组成也基本上知道;大部分的学生会看图说算式。

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相关的减法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交流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2)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看到一幅图写出四个不同算式的过程,体验和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说一说上体育课了,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跳绳。

(课件出示) 1、同学们从图中可以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说说看。

4个男生和4个女生;1个戴帽子的、7个没戴的;3个穿裙子的、5个穿裤子的……。

然后完成有关算式:□+□=□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你还能说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同桌合作,边说边写,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整理小结。

[小学教学设计网-wwW.某某-更多
数学教案] 活动二:画一画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

) 1.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画画。

今天,我们就和小象一起当一名小画家。

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小画家”卡),先看小象怎样涂方格,并帮它把算式填完整;再想还可以有哪几种不同的涂法和算式,请完成在卡片上。

2.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交流,并及时作出评价) 3.小结:小朋友们真是又聪明又能干,不但方格涂得漂亮,而且列出了很多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再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吗?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做课本35页的练一练。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活动三:练一练 (通过练一练,进一步巩固新知。

) 1.说一说,填一填。

(1题是开放型习题,只要学生的解释、想象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2.算一算(综合练习) 3.数学游戏:找朋友 ] 活动四:试一试(34页的内容) (通过“试一试”这一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 1.刚才小朋友表现得很棒。

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大家愿意吗? 2.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如8+□=□或□-4=5(教师可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活动五:数学故事课件出示第35页八戒吃瓜图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看图编故事。

课堂总结:这节课,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好。

回家后,把你今天所学的’本领告诉爸爸、妈妈好吗?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教案2
教学内容:得数有关“8”、“9”的加减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得数有关3、4、5、6、7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8”、“9”的加减法,并按下去一课还有得数有关“8”、“9”的加减法的罗列,所以本节课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写出所有算式,本节课安排了跳绳活动引出有关得数“8”的算式,安排画一画引出有关得数是“9”的算式,通过试一试,练一练3题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内容安排接进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学习有关得数是“8”、“9”的算式,能正确进行计算,发展学生观察分类能力,感受生活数学之美。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投影、每生一张1到8的卡片(诫课前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玩过跳绳吗?” 生答:结合生活激发兴趣师:“跳绳是一项很有趣的体育活动,看这些小朋友玩的多有趣!” 师:出示跳绳投影。

二、新授 1、跳绳师:“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在跳绳”。

生:“8位” 师:“你们看一看,能不能把这
8个板书:4个男生和4个女生小朋友分成两组,比如可以这样分,1个小戴1个戴帽子的,7个不戴的朋友帽子,7个不戴帽子”。

3个穿裙子的,5个穿裤子的。

2个甩绳子的,6个跳绳的。

学生观察、讨论。

反馈:学生说,教师总结并板书。

师:“我们说把两组合并在一起是用加法的,大家能不能根据刚才结果列成算式”。

学生算式、教师总结,在相应位置板书。

供学生对答案,只要有其中一个。

2、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

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答案可以不同,但要能理解算式。

反馈:投影出示相应的涂色和算式。

学生自己检查,只要有其中一个。

3、试一试,学生板演。

7+2=() 6+3=() 5+()=8 先收后放其它学生独立完成。

三、练习第一题:教师讲清图意,第一幅求和。

要把两部份合并。

第二幅是分开,可以把任意一份作为要求的问题。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答案。

(学生的答案可以多样化) 反馈、纠正。

第三题:全班游戏,找朋友(凑9) 第四题:数学故事,学生观察。

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学生发言讨论。

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小结:讨论“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教案3
教学要求: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8”和“9”的加减法。

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投影教学时间: 1-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讨论 1、观察图提出问题。

2、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3、分小组交流算法。

三、画一画 1、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

2、组织全班交流,整理出算式。

四、练一练 1、说一说,填一填,先学生独立填写,再指名回答,并说出这样列的理由。

2、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凑成9,先指导学生看明白题目的意思,再连一连,同桌检查连好的结果。

五、拓展练习,数学故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师巡回指导。

六、课外延伸放学后,想一想写一写有关“8”和“9”的加减法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