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

2017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共实现业务收入5.5万亿元,从业人员达到600万人。

根据《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十三五期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年均增速定为13%以上,规模到2020年突破8万亿元,占信息产业比重超过30%,软件从业人员达到900万人。

(二)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矛盾依然突出受制于体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还存在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领军型人才、既懂软件技术又熟悉各行业领域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具有持续专注力和熟练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紧缺,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亟须建立符合产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明确要求“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实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共建共享技术技能实训设施,加强产教融合实训环境、平台和载体建设,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四)专业综合实训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堂实验、课程训练、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五个层次。

专业综合实训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大学课堂到工作岗位之间的桥梁,是实现由理论知识教学到实际社会需求无缝过度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二、建设目的及意义(一)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建设目的在学院内搭建软件开发企业实际工作的氛围与环境,将企业所要进行的员工培训阶段提前到学生就业前进行,并按照软件企业实际工作中的技能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对参加实训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在岗专业综合训练,参与真实IT项目案例的开发训练,使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前熟悉企业工作流程,掌握企业主流开发思想及技术,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实现从学生向员工角色的快速转变。

对学生:借助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在仿真企业环境下,按照企业软件项目开发的规范、流程和标准,开展项目实践,掌握软件项目开发主流技术,提升软件编码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对教师:借助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通过智能便捷的操作环境,减轻繁重的教学过程管理压力,模拟企业项目开发轻松组织实训教学,实时掌握学生开发进度与质量,从而提升实训教学的针对性与质量;对管理者:借助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规范实训教学管理,通过大数据统计信息,全面准确地掌握实训教学效果,剖析诊断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改进效果,增强专业的内涵与竞争力。

(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意义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专业发展前景广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

2017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共实现业务收入5.5万亿元,从业人员达到600万人。

根据《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十三五期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年均增速定为13%以上,规模到2020年突破8万亿元,占信息产业比重超过30%,软件从业人员达到900万人。

2、现有的实训教学环境、实训教学资源、师资结构与企业真实环境和企业岗位需求有所脱节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服务等不断成熟,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场景都有了深刻的变化。

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与以往也有了改变。

目前,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实训教学环境、实训教学资源与行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标准、新应用、新产品有所脱节。

同时针对学生项目管理、计划评估能力、文档编写能力、软件设计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团队和沟通能力等方面训练不足。

因此,面向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和岗位需求,优化实训教学环境、升级课程和实训教学资源、优化师资知识和能力结构就变得很有必要。

3、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职业素质(1)通过平台搭建,让学生了解真实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模式在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软件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熟悉软件开发的过程、标准和规范,使得学生在一套真实的规范下,完成任务分解、任务规模估算、完成项目计划制定,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

(2)通过平台搭建,增强学生计划评估能力、文档编写能力、软件设计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通过基于时间的流程化管理、多角色分工和综合评估体系,实现对个人计划的控制和管理;通过软件企业大量真实的文档模板,让学生熟悉这些文档材料,懂得文档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掌握基本文档编写技巧;通过模拟真实项目,根据系统架构,进行模块划分,规范模块接口,完成设计文档,提高软件设计能力;通过真实的企业编码规范,让学生在具体的编码规则下进行编程,从而让学生的编写代码能力进行再提高,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

(3)通过实战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素质通过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的搭建,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环境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包括项目经理、程序员、测试工程师、配置管理人员等,加强对学生适宜角色的培养,增强团队和沟通能力。

按照企业实际要求提供职业道德和素养方面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

4、实训教学组织和过程管理难度高,实训教学诊断和改进缺乏数据支撑良好的实训教学过程管理是保障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软件外包实用人才实训平台和南京市软件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开设有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移动应用开发、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六个专业,其中软件技术专业是国家骨干高职院重点建设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高水平骨干建设专业。

学生数量大,师资数量相对不足,而且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自制力弱、时间管理意识差等问题,面对大量实训学生,运用传统方式,教师很难轻松、全面地监管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项目实训进度和质量,经常出现“一人做,多人看”、“老师做,学生看”、“实训进度延期”等现象,实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有必要借助信息化的实训管理平台来规范和简化实训教学流程,降低教师实训教学工作量。

同时,借助信息化的实训管理平台,收集实训教学过程和结果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精准定位实训教学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和改进。

三、建设目标(一)以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建设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引企入教构建面向企业真实开发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以实际项目为背景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实训环境和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借助信息化手段收集、分析、监控实训教学质量数据,并有效反馈到人才培养各环节,形成基于PDCA循环的”专业-课程-实训”三层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以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建设为基础,按照企业项目文档的规范和标准,建设一体化、立体化实训教学资源按照企业真实项目开发流程,规范实训教学,实现实训教学目标与工作岗位、实训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实训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实训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实训教学管理与工作管理的无缝对接;借助信息化的实训管理平台,减少教师实训教学过程中机械、重复性的工作。

(三)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1、让学生了解真实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模式在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软件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熟悉软件开发的过程、标准和规范,使得学生在一套真实的规范下,完成任务分解、任务规模估算、完成项目计划制定,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

2、增强学生计划评估能力、文档编写能力、软件设计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通过基于时间的流程化管理、多角色分工和综合评估体系,实现对个人计划的控制和管理;通过软件企业大量真实的文档模板,让学生熟悉这些文档材料,懂得文档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掌握基本文档编写技巧;通过模拟真实项目,根据系统架构,进行模块划分,规范模块接口,完成设计文档,提高软件设计能力;通过真实的企业编码规范,让学生在具体的编码规则下进行编程,对学生的编写代码能力进行再提高,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

3、通过实战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素质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环境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包括项目经理、程序员、测试工程师、配置管理人员等,加强对学生适宜角色的培养,增强团队和沟通能力。

按照企业实际要求提供职业道德和素养方面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

四、建设内容(一)搭建企业化的实训教学环境实训是通过项目实践综合训练提升学生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过程。

因此,实训室建设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企业项目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建设计划在学院现有实训室环境基础上,从实训室空间布局、VI 设计、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企业化环境布置。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建设由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软件项目开发实训资源库(专业级教学资源包)组成。

(二)建设覆盖实训教学全流程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须集成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流程、标准和规范,辅助教师轻松利用企业真实项目,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企业真实项目开发的信息化实训教学与管理平台。

可实现如下功能:1、系统角色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平台包括管理员、教师、学生组长和学生四个角色,分别对应软件企业中的管理者、项目经理、开发小组负责人和开发人员四个角色。

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提前适应软件企业职场角色和管理方式,同时训练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沟通和项目管理等职业素质。

2、项目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基于真实项目开发文档规范和项目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学,系统集成了系统化的项目教学资源规范模板,教师可高效的建设高质量的项目教学资源。

同时,可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根据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不断丰富优化升级教学资源。

3、实训教学过程管理根据教学安排,教师可便捷地进行教学阶段设置,包括项目分组、项目阶段设置、学习任务安排、项目任务分配、互评设置、组长设置、日报时间设置等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