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国土大面积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城镇地籍管理工作得以日趋细化,各种野外调查数据,不同比例尺图件资料急剧增加。
特别是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以及土地有偿使用法规的实施,使得地籍变更日益频繁、地籍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对城镇地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如此数量巨大、来源多样、变更频繁的信息,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愈来愈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管理的需要。
此外,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
因此,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税收等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势在必行。
从本质上来讲,建立土地管理信息就是用现代化的技术来获取、分析、处理、管理和利用土地信息,就是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理论及数学模型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学、计算机科学(包括互联网技术……)等对土地信息进行管理。
其中,土地管理的许多业务工作,如,动态监测、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地价评估都必须建立在地籍、土地详查系统的基础之上,或者说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详查系统,这是土地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必须先行。
土地管理的特色是对土地空间特性的管理。
土地空间特性,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相邻关系,图层的划分及与土地相关的各种空间属性和人文属性。
土地的这种空间特性,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
GIS最初的应用领域,就是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规划相关(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数据库等有关系统的管理和规划等)的土地信息系统(LIS)。
因此,GIS是进行土地管理,建立土地信息系统的最佳平台。
一、系统目标建立地、市、县级的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地籍信息系统,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核心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为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地、市、县级数字国土信息系统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实现土地管理信息的共享;提高土地管理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为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准确快速的土地信息查询服务、为土地使用者提供快捷的、全面的服务,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的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二、系统内容(1)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业务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2)土地管理数据库的建设,(3)土地局业务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系统开发技术路线根据系统建设目标和原则,系统开发将采用如下技术路线:1)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系统的开发将采用关系数据库SQL SEVER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利用SQL 语言对空间与非空间数据进行操作,同时可以利用关系数据库的海量数据管理、记录锁定、事务处理(Transaction)、并发控制、数据仓库等功能,使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集成,实现了真正的Client/Server结构。
2)Client/Server结构与Internet/Intranet技术系统是MIS与GIS结合的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将充分应用比较成熟的Client/Server结构,采用三层模型(Three Tiers)即数据服务层、应用逻辑层、表达层等层次进行开发,并尽最大可能应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如应用微软的ActiveX Document调用GIS组件,通过Internet发布空间和非空间信息,为将来过渡到Internet/Intranet应用模式奠定基础。
3)组件GIS技术应用系统不仅是MIS与GIS系统的集成,还必须融入工作流管理的机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系统的图文一体化集成,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与非空间数据是基础,而采用组件GIS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通过GIS组件将GIS集成到MIS与工作流应用中,实现真正的图文一体化集成。
4)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OOA&D)方法系统分析与设计将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OOA&D)方法。
系统开发过程中将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技术进行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和开发,确保系统软件和数据库的规范化、可移植性、可靠性,提高系统开发的效率。
5)工作流技术的应用为了解决土地管理的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的计算机管理问题,采用工作流(Workflow)技术实现系统内部工作流程的管理,通过工作流管理系统将办公自动化系统与GIS应用系统融为一体。
工作流技术的应用将参照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WFMC)的有关工作流规范。
6)扫描电子文档与电子档案在日常规划管理中,原始档案和各种受理材料是工作人员经常查询的资料,为了工作人员在办公中能方便的查阅受理材料和原始档案,需要建立受理材料和原始档案的电子文档。
受理材料可以用扫描或数字照相的方式输入。
扫描电子文档可以通过打印的方式生成PDF文件,既可存贮文本又可存贮图像和矢量图形,并具有较强的压缩功能,另外,可以加入数字签名,确保文档的安全性。
在日常办公过程中,受理材料将采用扫描的方式存贮于PDF文件中,审批过程中各种打印的审批结果通过Adobe PDFWriter生成PDF文件,最后采用Acrobat将整个审批项目所涉及的受理材料和审批结果合成一个PDF文件,构成审批项目的电子文档。
另外,可以将土地拍卖及招标书以PDF的形式通过Internet发布。
四、系统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为了确保系统建设的质量,系统的开发、建库将严格遵从国家与地方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1 系统开发规范1)软件工程规范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规范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编码和测试。
在系统设计与分析方面将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进行统一分析、设计和建模。
在程序设计过程,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软件进行编程。
规定和统一程序格式、规定程序内外接口、变量设置、数据格式和文件格式等。
提交规范性文档,包括系统调查与需求分析报告、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报告、系统测试报告、系统技术手册、系统维护与管理手册等。
2)行业要求、规定和规范系统开发将遵从土地行业的信息系统规范,主要参照国家土地局《土地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等。
2 数据库设计与分层分类编码标准将参照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地籍调查规范》TD001-93、国家测绘局《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国家测绘局《地籍图式规范》CH5003-94、江西省土地管理局《1:500、1:1000、1:2000江西省地籍图图式》、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登记规则》、国家技术监督局《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93)等。
3 空间要素实体标准和数字化作业技术规程按GIS数据建模的要求制定空间要素实体标准提供图示和判别标准,建立数字化与编辑的规范,为数字化提供正确操作的依据,同时可以减少编辑中的错误。
4 子系统成果验收标准及系统测试文档对各子系统的主要模块、功能及变量进行描述,作出标准,并提供系统测试规范。
5 元数据库元数据库是对数据进行描述的数据记录,如数据来源、精度、处理过程、处理时间等。
地籍信息系统的元数据库包括几何数据精度、属性数据精度、时域数据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程度和数据的获取处理过程。
6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数据库中数据项的描述,包括各数据项的内容、类型、格式、长度、使用、频率等。
五、应用系统结构与功能土地信息系统是以城镇地籍与土地详查为基础的。
在其之上有将建的应用系统有:窗口办文系统、系统管理与数据处理系统、系统管理、信息发布、地价评估、土地规划、档案查询及局长办公系统。
下面择其主要的系统分述之。
1 地籍信息系统(1)地籍信息系统结构地籍信息系统分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如图5-1。
其中地籍档案管理模块今后将与土地档案系统集成。
土地登记是一种日常性业务,土地登记模块将与窗口办文子系统集成。
图5-1 地籍信息系统结构1)土地登记模块土地登记是由多人一起协同工作完成的业务过程。
土地登记模块将采用工作流管理系统管理,与窗口办文系统集成。
其审批过程是由窗口受理,检查申请资料的完备性,录入申请资料,并通过窗口办文系统传送到有关科室和部门,由部门办理,办理结果最后由窗口返回用户。
根据土地登记的业务,土地登记模块可如表5-1 所列进行模块划分。
子模块功能1、受理申请所需资料列表与审核、资料登记;申请表录入;打印受理回执;传递2、地籍调查地籍图显示(由宗地号、土地证号、地名、坐标、图幅定位);查询有关宗地资料、地籍档案调查;打印实地调查用草图及资料实地调查资料录入,主要是四至、指界人等图形和属性资料);经办人审理意见录入传递3、权属初审地籍图显示(由宗地号、土地证号、地名、坐标、图幅定位);查询有关宗地资料、地籍档案调阅;打印宗地示意图;经办人审理意见录入4、土地测绘地籍图、测量控制点显示(由宗地号、土地证号、地名、坐标、图幅定位);根据宗地调查资料拟定外业地籍测绘方案,打印方案图;外业资料整理,录入地籍调查表、生成临时宗地,制作宗地草图、预编宗地号;更新地形数据;经办人审理意见录入5、审核地籍图显示(由宗地号、土地证号、地名、坐标、图幅定位);查询有关宗地资料、地籍档案调阅;根据发证办、测绘院的资料(含图和文字,在屏幕上显示)和办理意见;录入审核意见6、审批地籍图显示(由宗地号、土地证号、地名、坐标、图幅定位);查询有关宗地资料、地籍档案调阅;根据发证办、测绘院的资料(含图和文字,在屏幕上显示)和办理意见;录入审批意见7、注册登记根据审批意见;更新宗地数据库;打印宗地图、表、卡、册;录入办理意见传递8、抵押条件审核调入抵押登记资料及有关宗地登记资料;传递9、地价评估调入地价资料(基准地价、市场地价);调用计算机辅助地价评估模块评估地价;确定地价、打印地价评估书;传递10、公告征询打印公告征询文件及宗地示意图11、收费打印收费单12、缮证打印证书13、发证审核办过程和办理意见;发证;档案归档表5-1 土地登记模块分类表由于不同审理项目,可能有所不同,故以上模块将根据用户具体情况对某些流程进行调整。
2)土地统计模块主要完成日常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规定的各种表格,可分为初始统计、年度统计和条件统计。
可以生成和打印各种统计报表,有关的基本模块存贮在应用逻辑层。
3)地籍档案管理地籍档案管理模块可分为地籍档案入库、地籍档案查询与检索和地籍档案调阅管理等功能。
(2)地籍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籍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