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过程与方法:
讨论: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

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

讨论: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 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难点: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特点。

北京紫禁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物,不仅表现为气势宏伟的三大殿和风格绮丽的角楼等,还突出地体现了皇权至上的设计思想。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课前准备:
图片《北京明代皇极门》、《北京天坛》、《北京八达岭长城》、
《嘉峪关长城》。

地图《秦长城》、《明长城》
表格《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部分:
由秦始皇、匈奴、孟姜女几个词,你想到了什么?生答:长城。

宇航员到达月球上,只能看见地球上的哪两个生答:长城
建筑物?和金字塔。

(二)讲授部分:
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
1.北京城
展示图片《北京明代皇极门》、《北京天坛》等。

讨论: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

学生分组讨
论,选几位
代表发言。

答案要点:
城市布局严整。

北京城有三重,最里面
是宫城,又称紫禁城,是皇宫所在地。

宫城
外面是皇城,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显示皇权
的太社稷。

左庙右土的形式是中国都城建筑
的传统形式之一。

皇城外面是京城,中央官
署分列于皇城南边两侧。

B、北京城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两边的街
道和建筑,左右对称。

这种相对称的建筑形式
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北京城建筑特色之二,
就是突出皇权之上的原则。

宫城是皇帝生活和
处理政事的地方。

宫城占地72万平方米,共有
房间九千多间,分布在皇极殿(太和殿)为中
心的六大殿周围,形成巨大的皇宫建筑群。

皇极
殿是皇帝召见文武百官和举行庆典的地方,其雄
伟的造型,凝重的气势,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沉
重的压抑。

皇城正门承天门(天安门)前石狮、
巨石雕刻、华表等,显示着皇权的神圣。

2、明长城
展示图片《北京八达岭长城》。

你们去过长城吗?站在长城上你将会有什么样学生自由
的感受?提到长城,你会想到什么?发言。

秦长城东起哪里,西到哪里?生答:东起辽东
展示《秦长城》图。

西至临洮。

明长城东起哪里,西至哪里?生答:东起鸭绿江,
展示《明长城》图。

西至嘉峪关.
比较一下:秦长城与明长城有什么不同之处 ? 学生自由发言 . 答案要点
A、明长城东部重要地段,多用条石和层砖砌成,
而秦长城为土筑。

B、明长城在一些重要关隘都修筑了坚固,
实用的关楼。

展示图片《甘肃嘉峪关长城》和《山海关》.
科学巨匠和巨著:
动手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的简表. 学生分组讨论,
(包括作者、著作、类别、影响) 选代表上台板书.
讨论: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选
几个代表回答.
答案要点:
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
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
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
耻下问的谦虚态度,27年成书的坚韧毅力等。

宋应星:对只追求功名利禄者的蔑视等。

徐光启: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
终于使利玛窦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

(三)课后作业:
调查报告:你家乡现今是否还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建筑或工程?你对这些建筑和工程的保护工作满意吗?你有什么建议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