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模拟试卷 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模拟试卷 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模拟试卷(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模拟试卷(七)

考核形式:闭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1、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
),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材料应进行(
)处理。

2、工艺过程是指(
3、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
) )传动链。

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 )。

4、在粘结情况下,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是切屑粘结部分和上层金属之间的摩擦,即切屑的(
)。

5、根据摩擦情况不同,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部分可分为两个摩擦区,即(
)和滑动区。

4、磨削机床床身导轨时,由于磨削热会使导轨产生中凸。

( ) 5、切削过程中的热效应将使加工表面产生张应力。

( )
6、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崩碎切屑。


7、硬脆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切除过程有所不同,其切除过程以断裂破坏为主。


)8、 磨削区温度影响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9、直线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和减环。


)10、采用 CAPP 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设计的优化和标准化。


)三.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 4 个答案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
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A )粗车-精车-磨削 (C )粗车-精车—超精车
(B )粗铣-精铣 (D )粗磨—精磨
2. 加工铸铁时,产生表面粗糙度主要原因是残留面积和(
) 等因素引起的。

(A )塑性变形 (C )积屑瘤
(B )塑性变形和积屑瘤 (D )切屑崩碎
3. 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
分力。

)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
(A )主偏角
(B )副偏角
(C)后角
(D)副偏角和后角4. 车削螺纹时,产生螺距误差、影响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主轴回转精度(C)传动链误差(B)导轨误差(D)测量误差
5. 在主轴箱体的加工中,以主轴毛坯孔作为粗基准,目的是( )。

(A).保证主轴孔表面加工余量均匀(B)保证箱体顶面的加工余量均匀(C)保证主轴与其它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D)减少箱体总的加工余量
6. 箱体类零件常采用(
(A)一面一孔(B)
)作为统一精基准。

一面两孔(C)两面一孔(D)两面两孔
7. 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
况称为。

()
(A)欠定位(C)完全定位(B)部分定位(D)重复定位
8. 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安排零件表面加工顺序时,要“基准先行”的目的是()
(A)避免孔加工时轴线偏斜(C)消除工件残余应力(B)避免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D)使后续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
9. 车床上安装镗孔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其工作角度将会比标注角度()
(A)前、后角均变小(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B)前、后角均变大(D)前角变大,后角变小
10.既可加工铸铁,又可加工钢料,也适合加工不锈钢等难加工钢料的硬质合金是()(A)YW 类(B)YT 类(C)YN 类(D)YG 类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有
A、试切法
B、调整法
C、定尺寸刀具法
D、自动控制法
2、消除或减小加工硬化的措施有(
A、加大刀具前角
C、提高刀具刃磨质量
)等。

B、改善工件的切削加工性D、降低切削速度
3、支持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等。

A、CAD 技术
B、计算机数控技术
C、生物技术
D、材料科学
4. 平面加工方法有()等。

A. 车削
B. 铣削
C. 磨削
D.拉削
5. 研磨加工可以()。

A. 提高加工表面尺寸精度C. 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B. 提高加工表面形状精度D. 提高加工表面的硬度
五、分析简答题(共40 分)
1、列出切削英制螺纹的运动方程式,并写出 CA6140车床进给箱中增倍变速组的四种传动比。

(6分)
2、切削变形规律切削力变形规律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变化规律刀具磨损与使用寿命变化规律(8分)
3、应用装配尺寸链分析解决装配精度问题的步骤如何(7分)
4、在 CA6140车床上用切断刀切断轴类工件,已知工件外径d=30mm,切断刀的标注角度如下:
6 , 12 ,2 4 , K 90 , K2 5 , 0。

(10分)
⑴试用主剖面参考系标注切断刀的各标注角度;
⑵若刀刃安装时高于中心 2 mm,试计算切刀刚开始切断工件时(暂不考虑切削速度的影响),切刀的
工作前角和工作后角,并在下图中标注、、、。

5、下图所示零件,各平面和孔已加工完毕,现在工件上铣槽,试:⑴指出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有哪些;
⑵选择定位基准面;⑶选择定位元件,并指出各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

(9 分)
下:(1)精车 A 面,保证直径尺寸 D1=;
(3) 精磨 A 面, 保证直径尺寸 D2=38mm 。

1 (2) 渗碳处理, 试用极值法确定 H1 的数值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模拟试卷(七)
2.图示齿坯在V 型块上定位插键槽,要求保证工序尺寸
H mm。

已知:d80
mm,
D 35 mm。

若不计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的影响,试求此工序的定位误差。

(7 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模拟试卷(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模拟试卷(七)答案
一、1、切削油,退火;2、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3、附加运动,成型运动;4、内摩擦;5、粘结区(或内摩擦区)6、最低成本;7、定位;8、夹紧夹具体;9、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二、××××√×√××√
三、
1、(C)6、(B)
2、(D)
7、(A)
3、(A)
8、(D)
4、(C)
9、(D)
5、(A)
10、(A)
四、1、ABCD 2、ABC 3、ABD 4、ABCD 5、BC
五、
1、答:u1= 18/45×15/48, u2=28/35×15/48 u3 = 18/45×35/28
u4= 28/35×35/28
2、答:①工件材料硬度.强度提高,切削变形减小;刀具前角增大,切削变形减小;切削速度增大,切削变形减小;进给量增大,切削变形减小。

②工件材料硬度.强度提高,切削力增大;刀具前角增大,切削力减小;切削用量增大,切削力增大;刀具磨损增大,切削力增大。

③工件材料硬度.强度提高,切削温度提高;刀具前角增大,切削温度降低;切削用量增大,切削温度提高;刀具磨损增大,切削温度降低。

④工件材料硬度.强度提高,切削磨损增大,使用寿命下降;刀具前角增大,切削磨损减小,使用寿命增加;切削用量增大,切削磨损增大,使用寿命下降;刀具材料切削性能不好,刀具使用寿命下降。

3、答 1)建立装配尺寸链,根据封闭环找出所属的组成环;2)确定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3)按装配精度要求对各组成件分配经济可行的加工公差。

4、⑴刀具标注角度标注如下左图A 向
4° A
90° 90° 4° 0° θθ6° 14°12°
5° 5° 6°
θ4°
12° ⑵工作角度计算:
Z X Y Z mm;L1=;L2 为磨前渗碳层深度(待求);L3=19mm
Q
sin
2
30 / 2
8
6 8 14
12 8 4
工作角度标注如上右图。

)))
5、解:⑴ 必须限制的自由度: X 、、 、、 ;
⑵ 选择定位基准面:第一基准:工件底平面 A ;第二基准:工件上侧面 B ;
第三基准 C :孔(允许不选)
Z
Y
X
3
六、
1、
是 尺 寸 链 的 封 尺 寸 如 下 : L0=(1)求 L2 A0=A2+A3-A1,则 (2) 求 L2 由 所以 L2= mm
2. 解:
1)通过极限情况,分析定位误差。

2)δH=Td/(2sin a )+TD/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