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复备人:主备人:复备人:刚才我们把8个果冻,按每2个一份地平均分了,现在你能把8个果冻,按每4个一份地分吗?能分成几份?学生合作每4个一份地分。
交流反馈:8个果冻,每4个一份,能分成2份。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表示“每4罐一份”。
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再填出得数。
通过圈一圈和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主备人:复备人:主备人:复备人:主备人:复备人:主备人:复备人:主备人:复备人: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得认真,而且还会分类。
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叫平移。
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移。
探究二、探究新知1.说一说推开窗户的动作是平移现象。
拉出拉杆箱拉杆的动作也是平移。
2.请伸出你的手,模仿一下这些平移运动。
3.移一移。
出示例题: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平移后小房子的方向是不变的。
小结平移的本质: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训练三、知识应用1. 用学具画一排小汽车。
2. 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拓展四、课堂总结学生讲一讲今天的收获五、布置作业教科书第33页练习七,第4题。
这些运动还是平移现象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现象。
探究二、探究新知出示例题3,观察这些游乐项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围着中心转动。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扇叶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旋转门是旋转现象。
请伸出你的手,模仿一下这些旋转现象。
感受旋转的方向: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小结:像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训练三、知识应用1.下面的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2.用教材第121页中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陀螺上的每个点转出来是什么形状呢?想象一下,再转一转。
和你想的一样吗?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不同的陀螺,看看能转出什么美丽的图案。
3.你能利用这一片花瓣,通过旋转,制作出一朵美丽的花吗?4.我们冬天看到的美丽雪花,也和今天认识的旋转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
谈话:你瞧,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吗?课件出示3个钟面图。
分针走到“3”的时候是几分?(15分)分针走到“1”的时候是几分?(5分)那么分针走到“10”的时候又是几分呢?(50分)主备人:复备人:6. 解答正确吗?小结:一个地球仪是8元,要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也就是在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因为56里面有7个8,所以能买7个地球仪。
训练三、深入理解,巩固练习1. 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1)你知道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2)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3)谁会列式解决?(4)为什么用除法计算?(5)解答正确吗?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2.一张电影票8元钱,我们有40元能买几张电影票?(1)谁来读读题?(2)你知道了什么?(3)怎样解答?40÷8=5(张)(4)为什么用除法计算?(5)解答正确吗?小结:因为一张电影票8元,要求“40元能买几张票”,也就是在求40里面有几个8,40里面有5个8,所以能买5张电影票。
3. 一根28米长的绳子,每7米分成一段,可以分几段?小结:因为每7米分成一段,要求28米长的绳子可以分成几段,也就是求28里面有几个7,28里面有4个7,所以可以分成4段。
4.(1)买6块手帕,一共需要多少钱?(2)用36元钱可以买几个茶杯?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5. 学校买来36本课外书。
(1)平均分给6人,每人几本?(2)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人?小结:把36本课外书平均分给6人,求每人几本就是把36平均分成6份,求一份是多少。
36本书,按照每人4本一份来分,可以分给几人,也就是求36里面有几个4。
所以这两道题都用除法来解答。
小结:小汽车的价钱,就是求24里面有6个几,像这样的问题也是用除法计算。
列式:24÷6=4(元)刚才我们解决的我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讨论。
小结: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也就是把总数按每份的数来分,求可以分成这样的数几份,或求每份是几,要用除法算。
主备人:复备人: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问题:1. 同学们做什么呢?问题: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问题:3.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分步算式综合算式53-24=29 53-24+38=6729+38=67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53-24+38=29+38=67问题: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
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
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48-8+17= 15÷3×5=问题:1. 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 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乘除问题。
你们真是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15÷3×5师引导观察这个算式,提问: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学生:先算15÷3=5 ,再算3×5=15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
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除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学生:从左往右。
15÷3×5=5×5=25我们先算15÷3,得出5,再把这个商5与原来的算式中的“×5”写在下一行。
接着我们计算5×5,其结果为25,将其写在第三行。
25也是整个算式的结果。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算(板书)训练三、巩固练习(一)计算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问题: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2. 第2题哪错了?3. 第3题哪错了?4. 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啊?拓展四、课堂总结:在解答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选择有关的条件和问题,认真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五、布置作业教科书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脱式计算书写不规范,应关注学生坨屎计算书写过程,时常巡视,对某些书写错误的同学要及时督促其更正。
主备人:复备人:课题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科书第四十八页例二板书设计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先算什么?在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应注意什么?教学过程二次设计预习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6÷3×2=15+10-8=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探究二、探究新知(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二、探究新知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二)小动物回家(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问题: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拓展四、课堂总结: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些什么?五、布置作业教科书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教学反思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及时贴切的评价尤为重要,应抓住时机鼓励和赞赏学生认真书写、过程完整,促进其认真仔细的良好品质的培养。
主备人:复备人:探究二、探究新知(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7×(7-5)(77-42)÷7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问题:1. 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
等号要对齐。
训练三、巩固练习(一)计算34-(28-13) 6×(7+2)(88-56)÷876-(12+25)(12-5)×3 48÷(8-2)问题:1. 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2. 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拓展(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四、课堂总结谁能说说今天的收获?五、布置作业教科书第51页练习十一,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