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习题4.1世界的物质性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习题4.1世界的物质性 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1.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这是因为()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
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2.2016年4月22日是第47个世界地球日。

中国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第47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表明()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③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人应该自觉地按照自然界的客观属性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④
D.①③
,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①④符合题意,B项应选;②③不符合题意。

3.昔日的舟曲“万山皆翠、空气清新”,然而当灾害发生后,人们才忽然发现曾拥有“陇上江南”美誉的小城早已“判若两城”。

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已让这里植被萎缩。

遥望被泥石流侵袭掩埋的舟曲,痛心之余人们感叹:愿世人哀之更要鉴之,常怀敬畏自然之心,以免后人复哀后人。

要“常怀敬畏自然之心”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破坏自然界是要受惩罚的
B.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界是不可知的
:自然界是客观的,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常怀敬畏自然之心”,正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表现,B项正确指出了要“常怀敬畏自然之心”的根本原因。

4.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具有客观性②物质具有可知性③物质是客观物质形态的主观映象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指出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通过感觉感知”,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说明物质具有客观性,故①②④观点正确。

③否定了物质的客观性,观点错误。

答案选C项。

5.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因为()
①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②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③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④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人类社会的构成是多层次的、复杂的。

整个社会有机体,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

这是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①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②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④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解释,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故含③的选项均应排除,答案为B项。

7.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登上月球、绕地球飞行、建成载人空间站。

宇航员在茫茫太空中发现的无论是暗物质,还是反物质,说到底只有物质。

这表明()
①神创论的观点是错误的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③自然界是物质的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驳斥了“神创论”的错误性。

故①②③④均正确,应选D项。

8.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

”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的客观实在。

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是否被人的意识感知而忽生忽灭。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还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不是“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的客观实在”。

★1.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就指出:“物、物质无
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这说明()
A.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的具体物质形态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哲学中的物质概念就是自然科学中的具体物质形态
C.物质概念就是各个具体事物的简单相加
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说明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的具体物质形态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故答案选A项。

★2.2016年3月19日,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颁奖活动在北京举行。

2015
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是在世界生命科学前沿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
科学家在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已经处于“并跑”甚至“领跑”的水平。

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
①表明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②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③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④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批判了“上帝造物”,故②③正确。

①说法错误,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④错在“客观存在性”,应是“客观实在性”,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故选C 项。

3.暗物质指的是那些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

人类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

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微波背景辐射等研究表明:人类目前所认知的部分大概只占宇宙的4%,暗物质占了宇宙的23%,还有73%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

暗物质的存在佐证了()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世界并非统一于它的物质性
C.自然界是不可捉摸的
,暗物质的存在说明暗物质是统一物质世界的
组成部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材料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观点。

材料二2016年3月29日,2016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

今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紧密围绕全国人大常委
会环境资源立法监督工作重点,大力宣传和贯彻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和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环保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地区和行业等进行调研和宣传报道。

根据材料回答:
(1)报告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观点?
,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体现了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必须尊重自然及其规律,否则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2)人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但是,人在自然面前不可随心所欲。

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