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ppt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ppt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智力发育正常 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 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 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 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 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 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 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 持相对稳定。
一.智力发展显著。
青少年期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 了长足发展。这个时期,他们的感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力不断增强,而且思 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提高。青少年逐步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 待周围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这时,他们会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 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问题。由于这 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 丧与不安。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3、求知欲强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青少年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这有利于增长知 识,但由于识别能力低,往往瑕瑜不分。这一矛盾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表 现得尤为突出,必须正视这一问题,给予适当引导。
4、情感懂得一些世故道理,但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常常不能 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俘虏,事后却往往为此追悔莫及,苦 恼不已。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二、自我意识增强。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或者说是对自我及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个体进 入青少年时期,随着对外界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开始对自己 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并且凭借这些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 言行。 由于对事物识别能力不足,看问题时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 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他们往往又会走入另一个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抑 郁不振,甚至自暴自弃。评价别人时也常带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而且,他 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 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录
一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 二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三 心理困扰---走出困境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
生理健康是指主要脏器无疾 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 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 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 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 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 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 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三、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青少年期第二性征的出现,意味着性机能的逐渐成熟。这一变化反映在心理上会 引起性意识的觉醒。所谓性意识,一般指青少年对性的理解,体验和态度。性意 识的觉醒,指青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别和两性的关系,同时也带来一些特殊 的心理体验,如有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性特征变化感到窘羞和不安,对异性的变化 表示好奇和关注等。早恋现象在中学生身上很普遍,也是基于此原因。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能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 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 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 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 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 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 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谢谢观看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一方面,尤其是自认为已经成人的青少年,强烈要 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 表现出心理“断乳”愿望。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对父母、成人及长辈又存在较多 的依赖性。因为青少年阅历还不够丰富,面对陌生或复杂的环境时,往往缺乏信 心,难做决断;同时,在经济上大多还靠父母,对家庭的依赖作为一种惯性影响 仍然存在。
困扰四 异性交往
一些在异性交往上遇到问题的青少年一旦得不到及时的正面引导,且遭受来自各方面 的误解和责备,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他们甚至可能做出缺乏理智的不计后果的“果敢” 行为。 策略: 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很容易产生性冲动,会对异性产生有别于同学间友谊 的希望接近的冲动。还有的会表现为对异性的广泛关注,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 ,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这一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要端正态度,培养健 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想无邪,交往时落落大方。有礼有节,注意 把握分寸,不可过于亲密,举止要端庄稳重,言谈文雅高洁。
困扰三 挫折适应
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因为挫折的不良影响大而易受伤害,甚至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失 常。 策略: 正确认识挫折。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它也可以成为自己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 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 改变不合理的观念。所有的挫折都与青少年自身的缺点或不足有关。 勇于再次挑战。为了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青少年就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将自己置身 于充满矛盾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磨练,向生活学习,而不是逃避现实。 主动离开“舒适区”,去做自己觉得害怕、能预见会遇到挫折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自 己成长的事情。当挫败感袭来时,青少年正视它、吸纳它、容纳它、消化它,最终把 它转变成可以被青少年的自我所掌控的能量。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四、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青少年在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心理特点,并非孤立存在,它们错综 复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 1、闭锁性和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青少年自尊心强,思想情感、个人秘密不愿 轻易他人吐露,如果长辈不能正确对待,他们极易造成心理上的闭锁性,这种闭 锁性导致了他们与父母、师长及交往熟悉的人之间产生距离,由于感到缺乏可以 倾诉衷肠的知心人,于是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感。这种状态与青少年随生活 空间的扩大而出现的交往需要,二者构成一对难以排解的矛盾。
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 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 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 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 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 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 活充实。
心理健康的标准
五、稳定、协调的个性。 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 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 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 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 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六、热爱生活。
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 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 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 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 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 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 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困扰二 人际关系
有些青少年每天独来独往,不敢与同学交往,不敢往集体宿舍,有些青少年学习 非常认真,为了不让自己的学习受到干扰,坚决不交异性朋友,以为如果结交了 异性朋友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使自己的学习变得一塌糊涂。 策略: 学习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人际关系能消除人的孤独感,缓解心理 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 ,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念,实现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三节
心理困扰---走出困境
困扰一 学习焦虑
更多的表现为考试焦虑。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 己未来前途的焦虑。 策略: 1.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 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2.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 习中去。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5、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青少年多朝气蓬勃,富于幻想,胸怀伟大的理想与信念, 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然而他们往往又是急躁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对现实生活 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以致在升学、就业等问题上遭受挫折,或一 旦困惑于现实生活中某些不正之风,又容易引起激烈的情绪波动,出现沉重的挫 折感,有的甚至悲观失望,严重的陷入绝望境地而不能自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