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
B.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承载或容纳的人口数
C.环境承载力就是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D.环境承载力就是目前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
2.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
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高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
据此回答: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完成3~4题。
3.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4.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5~6题。
“环境负担”公式:
EB=P+A-T
P—人口Population
A—消费程度Affluence
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
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 Burden
5.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6.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单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二、综合题
7.下图为“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对世界未来趋势的预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未注明曲线为人口、资源、污染曲线,其中①为____________曲线,②为____________曲线,③为____________曲线。
(2)20世纪以来,世界资源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人口增长约在________年达到最大值,此时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图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基础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13·保定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城市2012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2012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下图为“该国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30万
2010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35万
3.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4.有关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B.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不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可承载的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人口容量之内
D.如果不对该岛国的人口增长加以调节,则该国的人口总数将逐渐减少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为了简便,在估算环境承载力时,主要依据的指标是( )
A.粮食产量 B.气候资源 C.能源资源 D.生物资源
8.有关人口合理容量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越多,人口合理容量也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D.地区越开放,出口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
据此完成9~10题。
9.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 A.土地面积更广阔B.矿产资源更丰富
C.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D.草场资源更丰富
10.上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有( )
A.① B.② C.③D.④
二、综合题(10分)
11.(10
(1)__________。
(2分)
(2)根据各国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分)( )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3)表中四个国家中,人口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容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提升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②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
③加强环境保护
④限制外地人口进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5题。
人口合理容量(人) 5 160 4 030
年人均产值(元/人年) 2 027 3 460
河流含沙量(kg/m3) 0.023 2.252
【注】产值和消费不考虑通货膨胀
4.
A.环境承载力上升B.生态环境恶化
C.社会财富大幅度上升D.生活消费总量增加
5.能提高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 )
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林牧业比重
③拓展交通
④迁入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10分)
6.(10分)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口承载力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概念。
能容纳多少人,可以从资源、土地面积等不同角度得出结论。
材料二
(1)下列省级行政区中,2000年粮食供养人口数量大于实际人口数量的有(4分)(填正确项字母)( )
A.四川 B.贵州 C.湖南 D.广东 E.福建 F.广西
(2)上海人口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