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习题
一、选择题
1、有线电报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人用来传达生意信息
B.使人们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C.记者用来发送新闻报道
D.亲朋好友用它来传递亲情
2、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在虎门硝烟时的留影
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合影
3、近代中国人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A.书籍B.电影C.电话D.报纸
4、下列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
B.电影和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
C.照相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D.传统的社会习俗很难再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5、19世纪相继传入中国的两种交通工具是()
A.轮船汽车B.火车飞机C.汽车飞机D.轮船火车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清朝建立后,中国的男性都要蓄发留辫。
民国成立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剪辫”的浪潮,以示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材料二:民国时期,国人既保留传统的长衫马褂,也日渐改穿西服,而“中山装”则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男子服装。
材料三:不少年青人,极力打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桎梏,追求自由恋爱。
年青妇女不再沉默,
纷纷向传统礼教作出挑战,甚至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至于残害妇女的缠足陋习,在新思潮的冲击下,也日渐势微。
(1)上组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对你有何启示?
7、“要想富,先修路。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结合上述现代谚语,分析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传入中国后,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请举例说明。
8、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 B D B D
二、非选择题
6、(1)社会习俗的变化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尽管同我们现在的发展相比很有限甚至微不足道,但它却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
7、便利:如出行更便捷、促进了商品流通、信息传播更快等;举例略。
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