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结算

国际结算

国际结算现状及趋势分析031408229张庆庆当前我国国际结算方式主要以传统为主,特点是电子化程度不高,人工干预较多。

虽然国内开展国际结算的银行都加入 swift 网,结算效率、自动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冲击下,当前的结算自动化程度已不适应当今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

新一代贸易、结算合一网——BOIERO已运行。

我国银行应尽快加以研究并适应。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国际结算方式正朝着电子化、无纸化发展,这一点已是无须争辩的事实。

“九五”期间,我国国际结算业务电子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初步搭起了电子化的框架,逐步形成了安全、高效、规范的结算电子化服务体系,为在21世纪全面推动国际结算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就目前我国国际结算方式电子化现状及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探讨国际结算方式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银行国际结算电子化的现状为加快国际结算电子化,提高结算的效率,我国早在1983年2月加入“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组织。

它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的国际合作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赛尔。

该组织成立于1973年5月,1977年swift 网络正式运行,目前在全世界拥有会员国 189个(含地区),会员银行6700 多家,其全球计算机数据通讯网在荷兰和美国设有运行中心,网络的所有处理机( SCP、SP、RP)都集中在两大操作中心,在各会员国设有地区处理站,swift 系统日处理swift电讯 300 万笔,高峰达 330万笔(约日处理2兆美元)。

中国银行作为中国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1985 年 5 月13日,正式开通 swift。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也可以开展外汇外贸业务,这几个专业银行也加入swift 组织,开通swift。

目前,仅中国银行每日swift 发报量达4万多笔,采用swift方式进行收发电报已占到全行电讯总收付量的90%。

现其分行都建立swift网络,实现了国际结算部分业务自动化处理。

目前银行为客户提供结算方式主要有汇款、托收、信用证。

(一)汇款业务处理流程汇款方式有信汇、电汇和票汇,其中信汇和电汇在业务的处理流程中相同,1) 由汇款人填写电汇(信汇)申请书并交款和付有关费用给银行(汇出行);2)汇出行发电汇(信汇)回执给进口方(汇款人)表示业务已经开始;3)汇出行同时发 swift 报文给出口方(收款人)的当地银行(汇入行);4)汇入银行收到汇出行 swift 汇款报文后,通知出口方取款;5)收款人填写收据并提交银行;6) 汇入行向收款人解付汇款;7) 汇入行同时发付讫借记通知书给汇出行。

(二)票汇业务处理流程:1)由汇款人填写汇票申请书并交款和付有关费用给银行(汇出行);2) 汇出行向汇款人开出即期汇票;3) 汇款人将即期汇票寄给收款人;4)汇出行同时以 swift 报文形式将汇票通知书发给票面记载的付款银行(汇入行;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规定,有些银行是当汇款超过 5万美元或特殊约定时才发);5)收款人将汇出银行开出的银行即期提交汇入行;6) 汇入行根据汇票付款指示向收款人解付款;7)汇入行同时发付讫借记通知书给汇出行(目前大部分银行只借记,不发通知,而是通过对账单显示)。

(三)托收和信用证方式的业务流程各环节,基本上还是人工操作只是在托收业务中,当代收行收到托收行发过来的委托书及跟单汇票,并在付款人付款或承兑时,通过swift 网向托收行发付款指示。

上述是国际银行间部分环节实现电子化状况,国内银行及其分行与客户间的业务处理,由各银行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开发本行结算系统与 swift 网联接。

如在国内处于较高结算水平的中国银行,为提高结算自动化水平,与国际结算标准接轨,于1994 年开发新一代结算系统(1996年营运,1998 年在全国33个省200多个分行铺开使用)。

过去一笔从国外汇人的汇款通常需要 5 至7天才可解付,现在则缩短为 1天。

二、现阶段国际结算方式电子化局限性以银行为中心的 swift 网结算体系方式,与传统的手工凭票据结算比较,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时间风险。

但从结算风险、贸易安全性和使用成本看,仍然较大的局限性。

(一)存在较高结算风险swift 网和银行自己开发外勾 swift 网投入使用,仅是一种物理性的结算效率提升,贸易中物流和金流仍然是分离的,进出口商对其资金、货物和传统手工一样无法实现转移过程的监控,因此并未起到降低贸易信用风险、外汇风险、欺诈风险、单证风险和国家风险的作用。

如进口商采用货到付款的汇款结算方式,即出口商先将货物发出并自行将代表物权的货运单据寄给进口商,待进口商收到货物后,按合同规定将货款汇交出口商。

由于汇款结算方式是由汇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交给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性质上属于商业信用,银行对结算过程不提供任何付款保证。

在进口商收到货物后不按时如数支付货款,而出口商又无法对其货物转移实时监控情况下,常常承担钱货两空的信用风险。

(二)运作缺乏法律保障swift 作为国际银行间数据传输主干网,从1973年该组织成立至今,没有一套法律保障swift 正常运作。

当出现结算争议时,只能通过国际惯例裁决。

由于国际惯例适用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础,对双方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在缺乏法律的保证的情况下,银行、进出口商结算风险无凝大大增加,给国际贸易顺利进行带来障碍。

为了减少和消除国际结算风险,维护客户、银行自身的合法权益,保证正常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银行都要求从事国际结算人员理解、吃透结算国际惯例精神,找准共同行为准则。

(三)swift 系统平台不具开放性wsift网是国际银行间数据通讯网,其他个人及组织都不能通过该网进行业务处理,即 wsift网是封闭网络,不具开放性。

当客户进行结算时,仍和传统手工凭票据结算一样,到当地银行办理各种手续,同时客户办理结算受到当地银行工作时间制约。

客户进行国际贸易、国际结算时无法实现及时、高效、快速以及按已所需操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internet的新一代电子商务已能解决上述问题,满足进出口商直接参与、结算全程监控、结算高效需求,满足客户在全球任何地方、全天候每天24小时进行结算的需要。

(四)自动化、无纸化程度不高swift 系统的使用,相对传统手工结算无疑大大提高国际银行间结算速度。

然而,从上述结算业务流程看出,不少环节仍然需人工参与完成,大量的单证仍通过邮寄方式交付对方。

如现行“电开证”结算,即将信用证的主要内容通过 swift 网传递到期汇入行后,让汇入银行先行告知出口商做好交货准备,但出口商在实际操作中,不凭简电发货、交单、议付,而是等到正式信用证邮寄到后发货、交单、议付。

尽管国内几家主要银行都开发了自己系统,外与勾swift 网,内国内联行网联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算的自动化,但仍然解决不了客户(企业及个人)直接参与结算的现实问题。

(五)运作成本较高相对新一代电子商务发展,现阶段电子化结算成本仍然较高。

造成成本较高原因主要是通过 swift 系统进行国际结算不少环节仍然需人工参与完成;同时 swift 网用户开发配套系统复杂、昂贵,用户较少(相对Internet而言)使得银行间分担通讯费、管理维护费用较高。

(六)国际结算与其它业务分割处理就客户而言,现行国际结算与国际贸易是分割的。

即贸易结算与贸易货物合同、所有权转移是分开进行。

货款通过银行交割,货物及其所有权通过运输管道转移(如海运公司),客户无法进行过程监控。

三、我国国际结算电子化的发展趋势为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推动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向高效、无纸化发展,降低贸易结算风险、规范国际结算电子文件法律效力及争端解决方法,解决交易成本高企、贸易和结算分割、客户不能直接参结算及交易过程和结算过程无法实时监控等问题,欧共体与 swift 组织共同开发新一代贸易与结算合一的系统,已于1999年9月 27日向全球推出。

BOLERO由代表现行传统国际贸易物流的TT CLUB全球海运业共同保险俱乐部,目前其服务对象包括56个以上国家的海运、港口、货物承揽,业务涵盖全球 )2/3以上的货柜船队、1725港口)与代表金流的swift于1998 年4 月各出资50% 合资成立。

BOLERO 的用户包括了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商、银行、保险公司、运输行、承运人、港务机构、海关、检验机构等,BOLERO的运作以互联网为支持,以一核心信息平台为主构架,客户在透过一个单一窗口,直接与全球化的物流及金融服务社群连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换单据、核查数据,结算,完成贸易整个过程;同时客户通过权利注册申请,允许在线转让货物所有权。

银行作为 BOLERO 的主要成员之一,在为进出口商提供国际贸易结算与融资服务时,经授权进入BOLERO中心注册系统后,可进行在线开证、通知信用证、审单,并与银行自身电子结算系统连接完成付款清算系列信用证操作。

与 swift 网比较,其最大特点具有高度开放性、中立性、安全性和合法性。

首先 BOLERO采用新一代可延伸性标记语言(XML, Tensible Markup Language),使用者支付会员费后,可以在INTERNET或任何私人网路通讯协定(IP)系统与BOLERO联接,进行业务操作;其次BOLERO为避免重蹈一般 131 通讯流主导者也是交易者的利益冲突困境,定位为一个中立机构,只是负责提供安全通讯和线上监控贸易合同及所有权转移服务;第三,也是BOLERO 最为成功的地方,为提高安全性、合法性,Bolerointernational LTD公司进行一个史上规模最大的,针对电子商务的物权转移及货款支付等问题的法律研究,架构一套适用全球18个主要司法领域的法律体系,保证电子交易的法律效用及争端解决的办法。

BOLERO系统的出现使银行能为进出口客户提供进入一个更高效率、更安全可靠的贸易、结算环境,帮助贸易链中的各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000年9月止,全球10 大银行,已有9家加入BOLERO系统,成为先导。

面对金融日益一体化的现实,国内银行加入BOLERO电子贸易结算网络已成必然。

为此,应做好如下工作,为尽快加入该组织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加快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BOLERO技术、价值、观念、法律体系向各国渗透,国际结算将发生新的革命。

为迎接挑战,我国应加快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国际结算人才培养,除了对传统结算知识内容培训外,应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电子支付、结算惯例、电子交易规则内容培训。

台湾地区 2000 年秋季已在相关专业本科开设BOLERO内容课程,2001年正式招收BOLERO方向硕士层次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