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苏教版第 10 册年级:五学科:数学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方程复习教案(方程)使用日期4月21 课型练习主备人樊学新执教者樊学新第1课时 / 总46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具准备课前预习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师、生活动预设学习要点改进建议练习:1、下面的式子中,是等式的在后面()里画“√”。
X+18=36 () x+2﹥10 () 72-x() x=3 ()知识点: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复习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
练习: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在后面()里画“√”。
X+18=36 () x+2﹥10 () 72-x() x=3 ()知识点:复习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练习: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填序号)①3+x=12 ② 3.6+x ③4+17.5=21.5 ④48+x﹤63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判断】3、等式都是方程。
()【判断】4、方程都是等式。
()知识点:什么是等式的性质练习:1、解方程X-97=145 1.15+x=6.8 13.5-x=8.2 3x=3.9 x÷3=2.1 15x=240 28÷x=422、吴兵买了1本练习本和3枝铅笔,张兰买了同样的7枝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
一本练习本的价钱等于()枝铅笔的价钱。
【填空】知识点:怎么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边长0.8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2、光明书店上午卖出图书350本,比下午多卖出35本,下午卖出多少本?3、光明书店上午卖出图书350本,比下午少卖出35本,下午卖出多少本?4、书架上有上下两层书,上层有180本书,是下层书本数的3倍,下层有多少本书?(写在右边)作业设计板第一单元方程复习教案(方程)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确定位置使用日期4月22 课型练习主备人樊学新执教者樊学新第 2课时 / 总 50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2.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2.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师、生活动预设学习要点改进建议知识点: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练习:1、某学校为学生编学籍号,设定末尾用01表示男生,用02表示女生。
如果二年级4班的王浩是2005年入学,学号36,他的学籍号是05204361,那么他表姐李姗2003年入学,是五年级2班的9号同学,她的学籍号是( )。
2、. 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她坐在第()列第()行。
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6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___ _ ,_____)。
(1)用数对表示平行四边形四个顶点 的位置。
E ( , ) F ( , ) M ( , ) N ( , )(2)把平行四边形向左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E 1F 1M 1N 1。
用数对表示平移后四个顶点的位置。
(图略)E 1( , )F 1( , ) M 1( , ) N 1( ,)(3)把平行四边形绕E 点顺时针旋转90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E 2F 2M 2N 2。
用数对表示旋转后四个顶点的位置。
(图略)E 2( , )F 2( , ) M 2( , ) N 2( , )作 业 设 计板 书 设 计教 学 反 思苏教版第 10 册年级:五学科:数学教学内容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复习使用日期4月23 课型练习主备人樊学新执教者樊学新第 3课时 / 总51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难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具准备ppt一份。
课前预习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师、生活动预设学习要点改进建议知识点:复习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练习:1、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5 () 4和8 ()1和13 () 13和26 ()4和9 () 17和51 ()21和36() 22和55 ()、2、一种长方形的地砖长8厘米,宽6厘米,用这种地砖铺成一块正方形,至少需要()块地砖。
正方形的面积最少是()平方厘米。
3、暑假期间,小林和小军都去参加游泳训练。
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军每8天去一次。
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月()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4、3和7是21的()①因数②公因数③倍数{选择}5、8是24和64的()①因数②最大公因数③倍数{选择}6.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4和16 30和1015和9 21和28知识点是求最大公约数7.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2 和24 3和748和16 9和111、写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 4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2) 9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3) 9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4) 11和44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5) 8和11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6) 1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7) 已知A=2×2×3×5, B=2×3×7,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8)已知A=2×3×5×5,B=3×5×5×11,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六、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复习教学反思苏教版第 10 册年级:五学科:数学教学内容认识分数复习使用日期4月24 课型练习主备人樊学新执教者樊学新第 4课时 / 总52 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重点1.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难点1.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具准备PPT课件1份(呈现题目),课前预习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师、生活动预设学习要点改进建议知识点:单位“1”练习:1、“一箱苹果吃去”是把()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份,吃去()份,剩下()份,占总数的。
2、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是把()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份,一节课的时间占了()份。
知识点:分数的意义练习:1、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
每支铅笔占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2、有一根20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绳子长()米,每段绳子长是总长度的。
3、里有() 1 里有()个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素数。
5、表示()。
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还表示()。
6、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两段是这根绳子的。
7、一项工程9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8、妈妈买来7个苹果,已经吃了5个,已经吃了这些苹果的。
9、五(2)班有男生27人,女生3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知识点:真分数与假分数练习:1、分母是的5的真分数有(),分子是5 的假分数有()。
2、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个这样的单位分数就是最小的假分数。
3、在、、、、、、、这些分数中,真分数有____________,假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真分数都小于1。
()【判断】5、假分数都大于1。
()【判断】6、梨有12个,橘子的个数是梨的,橘子有()个。
【填空】知识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练习:1、用分数表示。
5÷6= 67÷20= 22÷19= 6分米= 米8毫米= 厘米23分= 7角= 元 6角7分= 元 3厘米= 米27克= 千克2、把下面的分数写成除法的形式。
=()÷() =()÷() 1 =()÷()3、分数,当()时,它是真分数;当()时,它是假分数。
4、把4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9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3段占全长的。
5、把3根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个米,是米。
6、米表示1米的,也表示5米的。
知识点: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练习:1= 3= 8= 4= =()=()=()=()知识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练习:1、把小数化成分数。
0.6= 1.3= 2.4= 0.17=1.25=2、把分数化成小数。
= = 4 = 5 = 3 = 1 = 1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是假分数的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5÷9= 18÷26= 54÷7=4、在○里填上﹥、﹤或=○0.2 ○0.7 0.56○○0.1255、要使是假分数,是真分数,的值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