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名称中国矿业城市转型的现实问题及发展趋势学生姓名康丽姣学号 *******系(部)经济系专业年级 06经济学指导教师宋希撰写时间 2010.05.15目录(格式要准确)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4)Key words (4)引言 (5)一、矿业城市的含义及我国矿业城市的发展历史 (5)(一)、矿业城市的含义 (5)(二)、我国矿业城市的发展历程 (5)二、我国矿业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6)(一)我国矿业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二)矿业城市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9)(三)矿业城市转型的必然性 (9)三、矿业城市转型的途径及发展趋势 (10)(一)国外矿业城市转型实例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10)(二)我国矿业城市转型的对策及发展趋势 (10)(三)实例研究 (12)四、结语 (13)注释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中国矿业城市转型的现实问题及发展趋势摘要矿业城市的转型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兴起和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任何城市的矿产资源都要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所组成的生命周期,因此矿业城市必然面临着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产业转型。
本文对我国矿业城市在转型中面临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具体从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几个角度系统分析了矿业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
通过对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的研究,结合国外矿业城市转型的经验,提出我国矿业城市的转型的最佳途径,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业城市;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Mining the reality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development trendAbstractMining of the city's transformation is a hot issu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mining citi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place and role. However, due to the non-renewable mineral resources, mineral resources in any city should be put through on - growth stage - maturity - decline of the life cycle consisting of, the mining city to face a depletion of resources caused by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this paper, transformation of mining cities in the great social, Jing Ji,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study such issues as Jin Xing, Ju Ticong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policies systematic analysis of several point of view of the mining city of industry restructuring issues, the content of Sha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Mining city on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mining city in transi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mining cities made the best way to promote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Mining City;Structure;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rcular Economy引言我国现有各类矿业城市178座,它们的兴起与发展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矿业城市面临着要素结构单一、产业结构畸形、产业价值链短且附加价值低、创新能力弱化等突出矛盾、城市产业体系封闭,这引发了矿业城市功能下降,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居民收入水平下降等突出问题。
因此,矿业城市转型问题也是国家和政府研究的重点课题。
我国理论界对矿业城市研究发展于80年代以后,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矿业城市概念分类、基本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问题的成因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这些研究为实现我国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矿业城市转型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好的研究矿业转型的问题,本文对我国矿业城市转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在考虑我国特有国情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成功转型的经验,解决我国矿业城市转型中的矛盾,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矿业城市的含义及我国矿业城市的发展历史(一)矿业城市的含义矿业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
这类城市是以当地或所辖的矿产资源开发,向社会提供矿产产品以及延伸加工产品,在一定时间内逐渐使人口聚集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特定行政区域。
矿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提供了大量的矿物能源和原材料,保障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发挥了带动用和辐射功能,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改变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二)我国矿业城市的发展历程1.我国矿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及其特征我国矿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较短,基本上是在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全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大幅度上升,在对当地的优势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攀枝花、马鞍山、大庆、白云鄂博等。
从矿业城市的基定义和形成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矿业城市具有以下特征:(1)经济结构的国有性质突出新中国建立后,中央各级政府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集中投向事关国计民生的工业项目,矿产资源采选及原材料工业作为基础产业的重点。
而我国大部分矿业城市形成是在这一时期,依靠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和计划配置资源模式建立起来的,如金昌、攀枝花等。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是国有性质的投资,这使得我国的矿业城市经济带有明显的国有性质和计划经济的特征。
(2)对矿产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在矿业城市中,矿业产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
但是随着矿产的勘探、开采、扩大生产到生产鼎盛时期,又随着市场需求的起落或矿产资源的枯竭而使矿业城市的经济出现衰退。
(3)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散性矿业城市的布局一般都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实际建成区比重低,还有的矿业城市中间还夹杂菜地、良田等非城市景观,集中度低。
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的存在,导致各单位各自为政的状态,是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
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都是弊大于利。
(4)城市化水平低矿业城市因矿而生,从业人员除了属于城市人口的矿业技术工人、转业军人以外,半城市化的“亦工亦农”人口比较大,其中包括大量的农民工。
所以“高农村人口”的构成又暴露了低层次的城市化水平。
(5)企业功能同城市功能的高度混同性矿业城市中主导企业办社会的情况很普遍,大中型企业既要进行生产建设投资,又要进行生活服务建设投资,并且承担一部分社会职能。
这样就派生出两个城市功能主体:一是以市政所在地为主体经济社会运行的城市功能圈;二是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经济社会运行的城市功能圈。
企业办社会这样的现象虽然是不合理,并且也给企业加重了负担,同时也分散了企业生产效益提高和产品的创新,但是在现阶段并不能马上废除,这已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制度改革的障碍。
2.矿业城市的类型及发展阶段矿业城市主要依据三种途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工业经济类型,可以分为:石油城市(大庆、盘锦、东营等);煤炭城市(平顶山、大同、唐山等);有色金属城市(白银、个旧、金昌、铜陵);化学化工城市(格尔木、自贡等);钢铁城市(鞍山、邯郸、包头等);陶瓷建材城市(宜兴、景德镇等);综合型城市(邯郸、唐山、淄博等)。
(2)按资源种类,可以划分为:金属矿产资源城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城市;森工城市;能源矿产资源城市;混合型资源型城市。
(3)按矿业与城市形成先后次序,可以划分为:无依托型,指在原先没有城市的地方,因矿业开发活动而形成的矿业城市;有依托型,指原先已有城市后因附近地区发现和开发矿产,因而使早先的普通城市具有矿业城市的功能。
二、我国矿业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一)我国矿业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矿业城市的发展是健康的,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随着矿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各项功能逐步加强以及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许多矿业城市为了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对矿产资源进行超强度的开发,矿业城市所依托的资源日趋减少甚至枯竭,城市经济日渐衰退,城市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与构建和谐城市的要求背道而驰。
矿业城市在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中度低,竞争能力不强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或者支柱产业地位。
部分矿业城市发展了矿业的延伸产业,即矿产品加工产业,最终形成了一条以采矿业为主导、关联度极高的产业链。
矿业城市一般都是大重工业,小轻工业;大国有企业,小民营企业;大工业,小农业的格局。
这种一业独大的产业结构给矿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致命的弊端,以至于出现矿衰城竭的局面。
这也是矿业城市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大多数矿业城市的都有了不同程度上的发展,但是绝大部分矿业城市的矿业结构仍然比较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