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2003年位居全球 500 强的我国高校只有 9 所,2017 年上升到 45 所。

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国大学发展却始终纠结于自身的文化认同。

中国现代大学起源于中日甲午战争后建立的西式学堂,目的在于学习西方以强国,与本土文化传统关联较少。

我国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中西大学理念之间的冲突持续存在于高等教育发展之中:一方面,现代大学在建制上基于西方大学模式;另一方面,作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核心的儒家文化传统仍在大学的日常运行中发挥影响。

西方经典大学理念强调知识的本体论意义,坚持从苏格拉底所开启并在柏拉图时代得以奠定的对知识和伦理加以反思的知识论传统。

而我国高等教育传统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知识,尤其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强调理论与实践、事实与价值、个体与集体的结合,强调学校与政治、社会、自然的结合。

两种文化传统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这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显著地体现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中。

根据 2016 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在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位居全球前 200 名的我国大陆高校有 19 所;在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有 41 所;而在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球前 200 名的中国高校只有 3 所。

事实上,整个东亚地区高等教育沿循西方大学模式的发展进程也受到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传统的极大影响。

东亚诸社会都在与西方大学模式的碰撞方面经历了相似的困难。

例如,日本高等教育同样面临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窘境。

然而,纵观世界,在西方大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的几百年间,很少有除东亚之外的其他非西方社会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

因此,我国及其他主要东亚社会的成就具有世界性意义。

如何将本土文化传统与欧美大学模式融合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顶尖高校面临的文化使命。

实现这一文化使命极有可能推动一种新的大学模式的产生,不同于西方主要大学中的单一文化现象,将以二元甚至多元文化为其最主要特征。

践行这一文化使命也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一场文化试验。

尽管全面实现中西文化融合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但在我国顶尖大学内已经出现了较为清晰的中西高等教育理念有机结合的迹象。

(摘编自杨锐、李梦洋《中国顶尖大学的文化使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大学要解决自身的文化认同的问题,必须先对知识的意义做出准确判断。

B.建制模式和文化传统的不一致,造成我国大学长期纠结于自身的文化认同。

C.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未能调和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以致难有突破性的发展。

D.只有形成新的大学模式,中国高校才能消除文化认同的纠结,实现文化使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切入,接着转入谈论我国大学文化认同的话题。

B.本文先揭示我国高校文化认同纠结的根源,再指出解决文化认同问题的重要性。

C.文末说中西文化融合之路是曲折的,是基于前文对中西大学文化传统差异的比较。

D.对于东亚的高等教育,本文从经历过的困难、现有成就及其原因进行梳理探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说西方大学较少有中国大学那样的文化认同纠结,应与现代大学建制于西方有关。

B.相比于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能体现文化传统,也更易受其影响。

C.西方大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成就比中国大,主要是因为西方大学单一文化现象突出。

D.从东亚地区高等教育已取得的成就,可以乐见我国高等教育在中西文化融合上的前景。

1.(3分)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要求选出A、B、C、D四项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

A项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句子,原文第2段的开头部分阐明了中西方大学和高等教育对知识意义的不同认识,并且指出“两种文化传统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这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显著地体现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中”,
可见A项后半句所说的“对知识的意义做出准确判断”是缺乏依据的,并且与前半句的“我国大学要解决自身的文化认同的问题”也不存在条件关系。

因此A 项是不正确的。

B项对第1段相关内容进行概括和转述,原文在提出“我国大学发展却始终纠结于自身的文化认同”观点之后,指出“我国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中西大学理念之间的冲突持续存在于高等教育发展之中”,接着从两方面加以阐述,一方面是“建制模式”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文化传统”,两方面不一致。

B项从因果关系角度进行概括和转述,符合原文的意思。

因此B项是正确的。

C项是对原文第2段“两种文化传统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这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的理解,但理解存在偏差,“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不等于“一直未能调和”,“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等于“(我国高等教育)难有突破性的发展”,而且从原文开头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是有突破性的发展。

因此C项是不正确的。

D项对原文第3段“如何将本土文化传统与欧美大学模式融合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顶尖高校面临的文化使命。

实现这一文化使命极有可能推动一种新的大学模式的产生”的转述,但在转述时把“消除文化认同的纠结”“实现文化使命”与“形成新的大学模式”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说反了,不符合原文的意思。

因此D项是不正确的。

2.(3分)D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论点、论据的分析。

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

A项是对原文第1段论证思路的分析,原文先从高等教育的成就谈起,然后以一句“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国大学发展却始终纠结于自身的文化认同”,转入对“文化认同”话题的谈论。

所以A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原文第1段后半部分对我国高校文化认同纠结的原因进行揭示,原文第3段后半部分指出“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顶尖高校面临的文化使命。

实现这一文化使命极有可能推动一种新的大学模式的产生”,可见,解决文化认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B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原文第2段开头部分比较了中西大学文化传统的差异,并且指出“两种文化传统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原文最后一段说“全面实现中西文化融合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融合”比“调和”更进一步,因此,鉴于中西文化因差异明显而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这一事实,可以说中西文化融合之路是曲折的。

所以C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D项是对原文第3段论证思路的分析,原文第3段开头部分指出于东亚的高等教育经历过的困难和现有成就,但并未对其原因进行说明。

所以D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

3.(3分)C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对事实的判断与推理。

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要求根据原文内容,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

A项是根据原文第1段有关我国大学对自身文化认同的纠结及其原因的内容,从西方大学的角度进行假设性的分析,推断合理。

因此A项是正确的。

B项是对原文第2段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两种文化传统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这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显著地体现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中”,B项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为主体进行分析和推断,符合原文的意思,所以B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C项是对原文第2段“而在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球前200名的中国高校只有3所”内容的分析和推断,做出了“西方大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成就比中国大”的推断,符合原文的意思,但这与第3段所说的西方大学文化现象单一是否存在逻辑关联,原文没有阐明,也推断不出。

所以C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原文第3段说,“纵观世界,在西方大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的几百年间,很少有除东亚之外的其他非西方社会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

因此,我国及其他主要东亚社会的成就具有世界性意义”,D项据此做出“可以乐见我国高等教育在中西文化融合上的前景”的推断,合情合理,所以D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讲评建议】
1.引导学生认识文本的体式特征,快速厘清论述的逻辑思路。

2.有意识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结合文本适当讲解相关的逻辑知识。

3.指导学生对语句进行精准细致的分析,准确捕捉其传递的信息,理清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