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早读材料 05一、间隔性默写(自我检测,动笔!!针对问题再背诵)68.《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他建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则是“”。
69.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面对别人的赞扬仍能保持理智,认为他的妻子赞扬他是因为“”,而客人赞扬他则是因为“”。
70.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规定“受上赏”的条件是“”,而“受中赏”的条件是“”。
71.保持司法公正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古代很多政治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诸葛亮就建议后主“,”。
7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73.《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 ”句描写了两岸重叠的悬崖峭壁之高,若不是在正午半夜“”,则从侧面烘托了山谷的幽深。
74.世间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胸襟和境界。
韩愈在《马说》中列举了三种不能发现人才的现象,首先是“策之不以其道”,再次是“”,还有“”,而这最后者尤其耐人寻味。
75.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借孔明的房子来写自己的陋室,“”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
76.《小石潭记》中“”一句既正面写游鱼的自在,又侧面表现潭水清澈,而“”一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游鱼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情态。
7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来的形状,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的状态。
7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湖光春色图,动的有江上“”,静的有水边的“”,景色明丽,充满活力。
79.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描写了有风时水面上月光浮动的样子,用描绘了无风时水中的月影如玉璧。
答案68.彼竭我盈惧有伏焉69.私我也欲有求于我也70.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7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7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73.隐天蔽日不见曦月74.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75.南阳诸葛庐何陋之有76.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77.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78.沙鸥翔集岸芷汀兰79.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二、文言词语积累(结合例子,体会记忆,然后诵读、记忆)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四)【迨】①及,到,等到。
例1、迨诸父异爨。
例2、然卒迨于祸。
(然而终于遭到了祸殃。
柳宗元《三戒》)②乘,趁着。
请迨其未必陈而击之。
(未必陈,没有完全摆好阵势。
)【殆】①危险。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②几乎,差不多。
例1、且燕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例2、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③副词,表推测,大概,恐怕。
例1、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例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
”(2009广东卷,(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贷】①宽恕,宽容,饶恕。
例1、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
(《明史海瑞转》徐阶被免去宰相回乡居住,(海瑞照样)查问他家,毫不宽免或一点也不宽容。
)例②推御。
责无旁贷。
③借,借出。
例1、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
④借,借入。
例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河监侯。
例2、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2010全国卷Ⅱ卷,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采分点: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
)【逮】①到,等到。
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2006上海卷,等到天黑回来,那些钓得的鱼与午前一样。
)②赶上,达到。
例1、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2004全国Ⅱ卷,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
)例2、盘龙形甚羸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
(周盘龙看上去非常瘦弱,也不善言谈,可是在和敌人战斗时却勇敢果断,其他将领都赶不上他。
)③追上,赶上。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
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2006北京卷,景公跟着他,在途中兼程却没追赶上。
令车驾追到晏于家中,也没赶上他。
)④趁,趁着。
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
(《左转》分,指分楚国的土地。
)【绐】欺骗,哄骗。
例1、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项羽本纪》)例2、出门,绐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
(2005北京春招,出门之后,(髯樵)欺骗副手,转到别的道路上快跑,到河岸边。
)【怠】①疲倦,疲乏。
及其怠而踬也。
(柳宗元《蝜蝂传》直到它疲倦不堪而摔到了。
)②怠慢,轻慢。
守卒皆怠炎。
(炎,人名。
)【带】①环绕。
例1、襟三江而带五湖。
例2、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
(2006天津卷,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
)(还,旋,匝,婴)【殚】尽,竭尽。
殚其地之出。
【啖】①吃。
日啖荔枝三百颗。
②给……吃。
将炙啖朱亥。
(李白《侠客行》将,拿;炙,烤肉;朱亥,人名。
)③引诱,诱惑。
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④犒劳。
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
(2011年辽宁高三二模,张士诚多次用金钱布匹犒劳将士,伺机攻打。
)【但】①只,仅。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②只是,不过。
例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2007广东卷,(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终都是。
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例2、无他,但手熟尔。
③只管,尽管。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④白白地。
何但远走,亡匿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为?【党】①古代的社会基层组织,五百家为一党。
后来泛指乡里,常“乡党”连用。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②亲族。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列子歧路亡羊》)③偏袒,袒护。
党同伐异。
子党于师人。
(子,你;师人,老上司。
)④勾结。
(狼)性贪而狠,党豺为虐。
(《中山狼传》比)其余略【蹈】【依据搭配法解词】①踩,踏。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②实行,实践。
予幼从先生授经……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祭妹文》幼年时你跟从老师诵读四书五经……一旦长大成人,立即亲身来实践。
此义项的词还有“行、验、履”。
)③敲,叩击。
凿地以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汉书·苏武传》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
)④遵循,遵守,恪守。
循规蹈矩。
蹈节死义(遵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⑤赴,朝某方向走。
例1、蹈死不顾。
例2、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⑥因袭,走别人走过的路。
蹈袭前人。
【得】由“获得,得到”引申语义,依据搭配法灵活翻译。
(1)名词。
心得,体会,感悟,收获。
例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例2、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促织》不如自己前去寻找,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
)(2)动词。
①得意,满足。
例1、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史记·管晏列传》(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很是得意。
)例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兰亭集序》)又引申为“贪求、贪得”。
戒之在得。
②捕获,捉到,俘获。
例1、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如果它咬到人,就没有医治的办法。
但把它捉了来,风干以后,制成药饵。
)例2、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
(2005北京卷,(楚灵王)俘获了庆封,让他背着斧质在诸侯军中巡行示众。
)③掌握。
例1、然不得其术,试之不成。
(《板桥三娘子》可是由于没有掌握它的使用秘诀)④具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荀子·劝学》)通“德”,感恩。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能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
)(3)形容词。
①融洽。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记王忠肃公翱事》某某太监也很守法,和王翱相处得很融洽。
)②对,正确。
此言得之。
(《六国论》这句话说对了。
)(4)副词。
必须、应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德】①恩惠,恩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施恩、加惠。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③感激,感恩。
例1、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
(这两个义项皆由“恩德,恩惠”引申来。
)例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2007广东卷,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
)④心意。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登】①熟,成熟,收获。
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2011新课标卷,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辆,(工作量太大)。
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
”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
)②加封,升任。
登轴,进任要职。
③进用;选拔。
登用,进用;登臣,进用官吏;登拔,选拔。
④科举考试中选。
登博学弘词科。
(欧阳修《新唐书》)【敌】①抵挡,抵抗。
学万人敌。
寡不敌众。
②相当,匹敌。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
(《孙子兵法谋功》)势均力敌。
③攻击,进攻。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蒲松龄《狼》)【籴】购买,买进谷米。
例1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他在许多地方分别设置掌管巡察的官吏,每十天、一个月,都要写出当地州县雨雪丰歉情况,报告给转运使官署。
丰收了,官府用高价收购粮食;歉收了,就用低价卖出粮食)【第】①只,仅仅。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②只是,不过,但是。
例1、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观之……例2、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2006广东卷,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到罢了。
”)③只管,尽管。
第往观之。
④即使,假使。
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⑤住宅。
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2010重庆卷)⑥等级。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
(过了十多年,书生由于考取一甲进士而官至宰相。
)⑦评定等级。
锷第赏,以死事为下,衍曰:“此非所以劝忠也。
”(种锷评定奖赏的等级,把战死者作为下等的奖赏对象。
穆衍说:“这不是用来勉励士兵尽忠报国的做法”赋分点:第、所以、劝)⑧考取。
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
(2011浙江卷)【颠】跌倒,仆倒。
例1、自以为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2009全国2卷,自认为不能广泛的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
)(踬、踣、蹶)例2、及至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
(2005辽宁卷,等到平地,便不再控制,结果被马摔下,几乎致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