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学院《茶文化学》课程论文1摘要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古人告诉我们,好茶需要好水来诠释,泡好茶则需要好茶具陪衬。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茶具自成一体,成为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具用器考究,说它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点也不为过。
习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熟悉和了解茶具。
合适的器具可以让你的茶各归其位。
比如:泡绿茶用玻璃杯,泡花茶用盖碗,而乌龙茶要用全套的功夫茶具。
因为茶具不仅可以衬托出茶汤的色泽,更对茶汤滋味和香气有影响。
古往今来,但凡讲究品茗情趣的人,注重品茶韵味时都强调“壶添品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认为好茶用好好的茶具,犹如红花绿叶,相映成辉。
知堂老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中国茶具由粗到精,由繁到简,由单一功能到多重功能演变,它融会了汉魏晋南北朝的朴拙、唐宋的精美、元青花的异彩、明清的繁复。
茶具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体现了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技术水平和人们审美观点,浸润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茶具;演变;发展;茶文化AbstractWater is the mother of tea, tea machine as the father. The ancients tell us, good tea need good water to interpretation, the tea is in need of good tea set background. In China's tea culture, tea set, tea culture become an organic whole oneself become an inalienable important component.Tea set with device fastidious, say it for tea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little too much. Acquisition of tea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s familiar with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 set. Appropriate instruments can let your tea every man to his position. Such as: bubble tea in a glass, bubble scented tea, and oolong tea with tureen with full set of kung fu tea set. Because tea set can not only serves as a foil to the colour and lustre of tea, the tea flavor and aroma has influence. Through the ages,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est in tea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 flavor is emphasize "pot add tea, tea pot art interest increase value", think good tea with good tea set, like safflower greenery, exterior design.Know don the old man said: "tea when in WaWu paper window, spring green tea, with simple but elegant ceramic tea set, with two or three drink half, the idle, is worth ten years of dust dream".Chinese tea set from coarse to fine, by numerous to Jane, by a single function to the multiple functions, it represent han,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plain elegant, yuan blue and white the reason fo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heavy and complicated. Thousands of years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 in China reflects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culture, economy, technology level and people's aesthetic view, infiltrates the broad and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heritage.Key words:Tea service; Evolution; Development; Tea culture浅谈中国茶具的演变1 引言品茶是一门艺术,除品尝的美味以外,通过欣赏茶具设计和茶室装饰,从中可以获得艺术的享受,增加知识。
中国茶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精湛的技艺和文化。
在茶艺活动中讲究精茶、真水、活火、妙器,茶具在茶艺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正所谓美食配美器,作为茶的祖国,自热茶类繁多,不同的茶类使用不同的茶具,因此,茶具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茶文化乃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茶具又是茶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发展带动了茶具的发展,不同时期的茶具烙上了不同时代的印记。
使得茶具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茶具的材质、品种、造型和式样的演变,与时代特征、民族风俗以及审美情趣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论粗糙、精致,在某种程度上,茶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
茶具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走过了一条极其曲折漫长的道路。
[1]一、唐代以前茶具的萌芽及其文化溯源唐代以前,我国茶具艺术的发展无疑还是缓慢的,一直沿着由土陶- 硬陶- 釉陶这么一条曲线前进。
饮茶起源于巴蜀,始于西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茶由巴蜀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叶生产地区不断扩大,饮茶从上层社会逐渐向民间发展。
农耕文明培育了我国古人对自然的依赖,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所具有的特殊亲和感,而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正是切合这一需求的。
[2]从晋代开始,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广受宗教徒的青睐。
佛教、道教徒与茶结缘。
以茶养生,以茶助修行。
从饮茶起始,就有了客来敬茶的礼节,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成了普遍的礼仪。
两晋南北朝,茶文学初步兴起,产生了《荈赋》等名篇。
这一切充分说明,两晋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
茶具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在这一时期是其重要的孕育阶段,而佛教、道教徒及儒教的文化根源和民族大融合的社会背景给茶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营养,使茶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了器物文明和中华文化传承相统一的特点。
二、茶具器物文明的进一步确立和唐文化的全面繁荣“言茶必曰唐”,大唐中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茶饮之风也随之呈风起云涌之势,在这一社会大氛围的影响之下,中国茶具首次从食、酒器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一个体系,为品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文化博大精深,社会各阶层的文化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茶具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能体现出这一点。
唐代除了对茶具器物文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所使用的也就是茶圣陆羽推崇的茶具外,宫廷茶具及民间茶具对中华茶文明发展的作用同样功不可没。
宫廷饮茶,虽说不一定有僧侣、文人对茶的清趣、雅意等精神实质的领略,却一定要做到毕其仪,美其器,从这个角度讲,它直接促进了茶具的发展。
宫廷茶具奢侈豪华,选材极为考究,制作相当精良,每一件茶具都是当世难得一见的艺术品,可以认为其作为身份地位的标志要大于作为茶具的意义。
[3]民间茶具与宫廷茶具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质朴而实用,蕴涵着淳朴的民风。
唐代的民间茶具大多是由遍布大江南北的窑场烧造的,其工艺水平当然不可能达到宫廷茶具的水准,整体水平尚嫌粗糙,茶具配套规模较小,但就其品种和功用而言,却也不多让。
器物的具体形式体现着特定时代的精神、制度文化——即人的总的生活方式。
茶具从食、酒器中分离而自成体系,正反映了唐代繁荣的社会文化及当时人们较为开放的生活方式。
[4]三、五代宋元时期以精巧的宋茶具为代表的茶文化的继续繁荣五代十国时期,尽管战乱较为频繁,但茶具器物文明在唐代的基础上还是有了一定的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五代十国时期的茶具与唐代相比深厚了其人文性。
中国人十分讲究与大自然的关系。
任何自然形态的东西,一进入生活领域,将必定是人工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而如何才能和谐,最关键的是顺其自然。
尽管宋代过分追求形式的斗茶及华丽的点茶法的流行给茶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使宋代茶具对茶文化精神实质的把握在一段时期有些偏离,但总的说来,茶具器物文明的高度还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唐宋陶瓷工艺的兴起是唐宋茶具改进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人们的日常品茶跨越了仅仅是生理需要的阶段,而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为全民族所共有的文化,而茶和茶具也就成为珠联壁合的文化载体。
饮茶进入艺术品饮的唐宋时代,人们不仅开始讲究茶叶本身的形式美和色、香、味、形四佳,也开始讲究起茶具之完备、精巧,乃至茶具本身的艺术美,以增加人们的感官享受,达到心地的进一步调适和谐。
[5]元代茶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茶叶加工,还是饮茶方法,抑或是使用的茶具,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渡时期。
由于元代的多民族融合趋势,以汉文化主导的茶具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一定的融合。
四、返朴归真的明茶具及其文化境界的回归与演变进入明代,茶具艺术的发展总体呈现出一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趋势。
明代对茶具去粗存精、删繁就简的历史性突破,从根本上推动了茶具器物文明对传统文化境界的回归。
中国的茶道糅合了中国人的传统特性,诸如中庸、俭德、明伦、谦和等内涵,而这一内涵的本质与明茶具返朴归真的境界是一致的,返朴归真正是对茶文化本质的回归。
这一切都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释道合一的功能。
明代,白色的茶盏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