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油泵

抽油泵


4. 型号
CY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冲程
G
L
Z 整筒泵
抽油泵 泵径
管式 吸阀可捞
CYB-55/3GZ:泵径55mm, 冲程3m,管式泵,整体泵筒。
六、配套工具
抽油泵管柱上通常有油管、 筛管、气锚、磁防蜡器、泄 油器、回音标、油管锚、扶 正器等 抽油杆柱上常见有脱接器、 防脱器、防蜡器、扶正器等。
六、配套工具
作用:坐住内筒。
②内筒:与柱塞、游动阀连在一 起;由抽油杆下放,坐于外筒。 ( 3 )优点:提抽油杆,内筒, 柱塞,两阀便提出,方便检修。 (4)缺点:泵径小,产液量低 。
杆式抽油泵
(5)定筒杆式泵 内筒坐于外筒。 抽油杆带柱塞在内筒往运动,实现吸 排油,固定阀在内筒下。 (6)动筒杆式泵(图4-5(b)) 柱塞坐于外筒之内,固定阀位于柱塞 顶部,游阀在泵筒顶部。 内筒(泵筒)连抽油杆,并沿柱塞上 下往复运动。 优点:泵筒动,(可使外围环空液体产生 旋涡运动) 防止泵周围砂子下沉,避免 卡泵。 游阀在顶部,停抽时,游阀关,可防 止砂子进泵筒内。 缺点:不宜在偏斜井眼中工作,筒与 油管间产生磨损。
试 吸 力 法
灌 注 法
下泵要求
(1)、按要求核对深井泵的泵径、类型 、检验合格证等,检查泵的完好性。
(2)、下井油管螺纹上,均匀涂上密封 脂,然后将泵及下井工具下入井内,完成 生产管柱。
(3)、完成抽油井生产管柱后,油管试压 15-20MPA,稳压10分钟,压降不超过1MPA为 合格。
8.下杆
主体
销钉
密封垫
抽油杆
撞击头投入20min后再 投20-80m抽油杆,油管 液面下降后再起
投20-80m抽油杆,油管 液面下降后再起
4.起泵
起出的油管应放在不少于3道油 管桥上,泵及其它工具要高架 ,要详细检查油管及泵,要查 处本此检泵的原因,查不出原 因不能盲目完井。
5.探冲砂
工作人员要穿戴好劳保用品,水 龙带要系好保险绳,动作要迅速 ,听从指挥人员指挥。 冲砂管柱探砂面,笔尖距油层上界 20m时下放速度应小于0.3m/min,大 钩悬重下降10KN-20KN为标准,连探 两次,误差小于0.5m ,记录砂面位 置。
4
抽油泵工作失灵,游动阀或固定阀被砂、蜡或其他 赃物卡住。
5
井下发生抽油杆断脱故障,使深井泵不能工作。
管 式 泵 检 泵 原 因
6
为了提高泵效率或提高泵的参数。
7
为了改变油井工作制度,需要加深或上提泵挂深度。
8
发生了井下落物或套管出现故障,需要大修作业。
(二)检泵工序过程
压井(洗井)
起抽油杆
泄油器泄油
下 抽 油 杆 及 活 塞
下 光 杆
调 防 冲 距
摆 驴 头 挂 好 悬 绳 器
9.试抽交井
启动抽油机,关流程闸门,井口蹩压2.03.0MPa,停抽油机,稳压5min,井口不刺不漏 ,压力不降,验证油管及泵完好,开生产闸门 ,交采油队管理。
下泵
配下泵管柱
探砂面冲砂
起泵
下抽油杆
试抽交井
1.压井
(1)根据油层稳定静压值,按要求计算密度,附加压 力1-1.5MPa 计算公式为: (p静+p附)*100 ρ密度=
压 井 液 选 择 方 法
H
地层静压,MPa 油层中部 深度,m 附加压力,MPa
(2)对于老井补层或新井试油作业按原钻开油层时的修 井泥浆密度。
六、配套工具
泄油器 销钉式泄油器
活塞 主体
销钉
密封垫 抽油杆
投20-80m抽油杆,油管 液面下降后再起
六、配套工具
撞滑式泄油器
油管 外管 剪钉 滑套 密封环 扶正接头
撞击头投入20min后再 投20-80m抽油杆,油管 液面下降后再起
六、配套工具
9、脱接器 脱接器是在抽油泵活塞直径大于上部油管内 经的情况下,用于抽油杆与活塞之间的对接和脱 开,解决小油管下大直径抽油泵的井下工具。
六、配套工具
7、强磁防蜡器 • 强磁防蜡器的作用是防止结蜡对出 油造成的影响,减少蜡卡造成的生 产故障。强磁防蜡器装在泵的吸入 口下方,在含蜡油流进入泵筒之前, 首先流经磁防蜡器,对油流进行磁 化处理,可达到预防或减缓含蜡原 油中蜡的析出。
六、配套工具
六、配套工具
8、泄油器
泄油器是抽油泵的一种配套工具,在 起下油管时泄油器连通油套管通道,将油管 内的液体泄到油套管环形空间。有些泄油器 还可配合完成不动管柱的洗井作业。这样可 以改善井口操作条件,减少井场污染,同时 提高井内液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井喷。 目前在各油田上应用的主要有液压式 和机械式两大类。
第二章 抽油泵及维护保养
石油工程系 刘世恩
第一节 有杆式抽油泵
一、有杆抽油泵的用途及分类
抽油泵是机械能转化为流体压能的设备 主要 组成
工作筒(外筒和衬套)、柱塞、游动凡尔(游 动阀)、固定凡尔(固定阀)
管式泵和杆式泵(按与油管连接方式)
分类 常规泵和特种泵(按用途)
抽油杆
油管
二、抽油泵结构组成
泵筒 柱塞 游动阀
(图2-1)
1. 工作筒(又称泵筒)
内有衬套(缸套),
(磨损后)可更换。
尾管
固定阀
阀座
2. 柱塞 空心柱筒,之上装游动阀 (排出阀)。 外圆有防砂槽(环、螺旋
柱塞
形)。
3. 固定阀—吸入阀
(又称凡尔,球阀)
装在泵筒下端(一般在泵筒下接
游动阀
的尾管内)。
4. 游动阀—排出阀
固定阀
随柱塞往复运动。 (在柱塞上)
四、抽油泵排量计算
1. 柱塞上行 上冲排液量(体积):
有效冲程
抽油杆面积
q1 S效 (F f 杆)
柱塞面积
将柱塞与杆环形体积油带出。 2. 柱塞下行
下冲排液量(体积):
q2 S效 f 杆
杆上行离出油管 S效 长。下行杆体积挤出油。 3. 泵总排液量
q q1 q2 F S效
六、配套工具
10、抽油杆防脱器 • 抽油杆柱在上下往复变速运 动过程中,由于井斜所造成 的油管安装中心与抽油杆柱 重力方向的不一致,使柱塞 和抽油杆柱受到附加扭矩, 由于抽油杆柱运动方向的变 化,这个扭矩的方向也随着 改变,形成了对抽油杆柱螺 纹的旋松扭矩。 • 防脱器的作用是可以释放抽 油杆上下运动过程所产生的 旋转扭矩,防止抽油杆脱扣。 抽油杆防脱器多安装在中和 点以下,中和点以上易脱扣 位置也应加防脱器
六、配套工具
11、音标
音标在井筒内油管上安 装的声音波反射装置 (测试液面)
七、检泵
1
油管结蜡检泵:为防止结蜡,按照油井的结蜡规律, 生产一定时间后就要进行检泵。
管 式 泵 检 泵 原 因
2
由于泵漏,使油井产量下降或达不到正常产量。
3
当动液面或产量突然发生变化时,为了查明原因, 采取恰当措施,需要进行探砂面与冲砂等。
(2)、严格按要求,自上而下计算下井管柱的各段 油管长度、根数和管柱总长度。
(3)、计算管柱深度时,应包括油补距高度。 (4)、下井管柱配好后,油管桥上多余油管,应用 明显的记号隔开。
深井泵深度计算
油补 油管挂 泄油 泵以上油 泵长 泵深 = + + + + 距 短节 器 管长度
7.下泵
深井泵密封性检验
六、配套工具
六、配套工具
如目前很多油田的抽油机井都下入 了内径为Φ83mm和Φ95mm的大泵,而用 的是内径为75.9mm的3″油管,活塞不能 通过油管下井; 只有把活塞随泵筒先下入井内,但活 塞的上部必须在下井前与脱接器的下半 部相连接,然后在最下端的一根抽油杆 的下端接上脱接器的上半部,随抽油杆 下入井内,在泵筒内完成对接。 需要检泵起管柱时上提抽油杆当脱 接器上行至接在泵筒上部的脱卡器时, 使脱接器上、下两部分脱开,从而实现 分别起出抽油杆和油管的目的。
(恰好等于泵筒内总的吸液量 F S效 ) 因此表征为,上冲程大量出油、下冲程少量出油。
4. 每日排液量
Q 60 24 F S效 n 1440F S效 n
分 时 每分钟冲次
(往返一次排液量 F S效 ,一分钟往返n次, F S效 n )
上面是考虑杆、管静变形之后实际冲程下的排液量。
提冲砂管至离砂面3m以上开泵循环正常后 下放管柱,冲砂至设计深度后,保持循环 至出口排量25m3/h,出口含砂量小于0.1% ,视冲砂合格,并上提油管20m 以上,沉 降3小时左右复探砂面,记录深度。
6.组配下泵管柱
配 下 泵 管 柱 注 意 事 项
(1)、准确丈量油管,累计长度误差不超过0.3%。
管一起下井。 (2)游动阀 装在柱塞上,由抽油杆起 或下。 旋转
管塞
(3)固定阀 ①固定式:装在泵筒下的尾管 上,随油管取或下。 ②活动式:下工作筒后投入, 可打捞。 (4)管式泵优点 柱塞直径大,产液量高,泵筒内 径与油管内径近等。
2.
杆式泵
( 1 )特点:柱塞、泵筒、游阀、 定阀连成一体由抽油杆下井。 (2)有两个工作筒 ①外筒:接在油管下端。
球阀
球座
三、抽油泵工作原理(单作用) ①上冲程(柱塞上行):游动阀受 上液柱压力而关,油管上部液体排出 ,柱塞下部压力降低,固定阀开,泵 内进油(油、套环空的油); 上冲程:游动阀开,固定阀关,由 柱塞排液,地面出液,泵筒内进液。 ②下冲程:泵筒内液体受压,游阀 开,固定阀关,柱塞下部油进到柱塞 上部,待柱塞上行提出。 下冲程:游动阀开,固定阀关,泵 筒内液体进柱塞上腔,(伸出地面的 杆排液)地面部分出液。
5. 理论排量 不考虑杆、管静变形,理论冲程下排液量。
Q理 1440F S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