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进单位事迹材料(最新)

先进单位事迹材料(最新)

先进单位事迹材料(最新)事迹材料关键是要写得既具体,又不繁琐;既概括,又不抽象;既生动形象,又很实在。

总之,就是要写得很有说服力,让人一看便可得出够得上先进的结论。

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事迹材料方面的范文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几年来,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单位爱国卫生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广泛开展各种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部机关先后荣获十堰市文明单位、全省支持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爱国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爱国卫生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有关部门人员具体实施,全体干部职工参与,人人有责的环境卫生工作机制,使得部机关环境卫生工作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

二、建章立制,完善卫生管理监督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爱国卫生工作责任制,保持良好机关形象。

二是健全完善卫生管理制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提出了“四化”、“六无”的要求,即办公室清洁卫生要作到“亮化、净化、美化、绿化”;公共场地要实施“无纸屑、无果壳、无痰迹、无杂物、无污水、无蛛网”;同时将个人环境卫生行为的考核与个人创先评优挂钩,有力地保证了制度的贯彻执行。

三是落实卫生检查制度。

我们每周都要机关环境进行一次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开展活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软环境建设。

结合部机关搬迁,我们对办公设施统一进行了更新,开展了一次文化上墙活动,请全市知名书法家制作了12幅组工格言警句匾牌悬挂在部机关走廊,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开展了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把文明创建与普法教育、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专项工作相结合,开展了以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主题实践活动,在机关形成了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

四、综合治理,提高爱卫工作整体实效。

一是大力抓好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环卫意识。

利用集中学习机关,加大对环卫知识的宣传。

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戒烟日等重大环保纪念日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

二是开展讲文明、讲卫生的养成教育。

我们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不乱扔废弃物;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自觉回收废纸、旧电池等;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上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街道、清洗护栏、清除小广告等,使大家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

三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职工体质。

为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职工体质,我们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等业余文化兴趣小组,开展了各种友谊比赛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一直认为: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抓住了教育科研的今天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明天。

为此我们非常重视科教室的建设,重视对教育科研的管理,保证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经费。

科教室是专门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搞好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论证、立项、申报和实施研究、结题、成果推广等工作,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指导,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协助和辅导全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先后制定了《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条例》、《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管理条例》、《教育科研考核与评估办法》等制度,并按要求落到了实处。

教科室以解决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架设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为工作原则。

在实践中,教科室力求将工作体现在“三个服务”上:1、为学校制订前瞻性的发展规划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2、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规范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点。

3、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服务,加固教育发展的“支撑点”。

遵循这样的原则,教科室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近几年来,教科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教科研活动,同时抓好课题组自身的建设与管理,较好地发挥了学校教科研的整体实力和整体优势。

教科室加强了对课题的过程管理,力求使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教科室注意引导课题组将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教科研工作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通过努力,许多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成绩。

新课程改革伊始,我们就认为:教育科研也要与时俱进,当前教育科研的方向就是探索研究课题与课程改革的结合点与磨合区。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轮,立身其中,我们欣喜的发现:我们所研究、实验的教育科研课题的许多内涵与理念和“新课标”是不谋而合的。

有鉴与此,科教处提出了教育思想的人文性、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教学过程的真实性的教学总体思路,将教育科研纳入了学校的工作考核。

要求从课程的设置、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彻底改变教学中教师独霸课堂的旧习,从关注老师的“教”变为关注学生的“学”,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角色的互换等。

为了从源头上保证了“双主”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开展,我们对教师的备、教、批、辅、考各个环节都进行审查、筛选,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监控,为教师构建了便于实验的良好氛围,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为此,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竞赛等活动,先后组织了“人人争上课改合格课”、“林楼初中首届名师、教坛新星”的评选、毕业班复习研讨课等,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去考察学习,购买了杜郎口全套课堂风暴教学光盘,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研讨,大大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完善了学校科教处的各项制度建设,常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教育科研培训形式多种多样,我校的教育科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和热情大大的提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风气已初步形成。

课题研究更是方兴未艾,教师们自觉地把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们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和氛围初步形成。

每年全校教师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都在二十篇左右。

近一年来,我校教师坚持利用每周六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使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教育界崭露头角,很多年青教师很快成长起来;老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付出总有回报,近年来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赛课中屡次获奖,王文礼老师、常家兴老师、王家权老师、林志光老师今年获县“教坛新星”称号。

我校学生也在各种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市一等奖一人,县一等奖一人,县二等奖三人,县三等奖一人;物理竞赛获县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三人;化学竞赛获县一等奖二人,二等奖三人,三等奖一人。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更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校均在全县农村初中里名列前茅。

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科研给我们带来的甜头。

由于近年教育教学质量较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宿州市文明单位、萧县文明单位、县示范初中、县一类初中、县先进集体。

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托临近省会长沙的区位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空间,大力推进县域绿化步伐。

经过不懈的努力,长沙县以其“绿色、美丽、文明”的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取得了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的双赢局面。

近三年来,我县加大了生态建设的力度,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绿化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加强了造林绿化及其成果的保护,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稳步提高我县经过了“大灭荒”和“全面绿化达标”后,正着手生态林建设,已完成了退耕还林、长防林、植被恢复费异地造林等生态工程造林万亩。

严格执行限额采伐,打击毁林犯罪活动常抓不懈。

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有机构、有人员、有设备,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

据“十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有林地面积达78419公顷,比“八五”期间增长了890公顷;林分蓄积达2705189立方米,比“八五”期间增长了768660立方米;四旁树蓄积235935立方米,比“八五”期间增加24272立方米,而宜林地(包括新的采伐、火烧迹地)仅1096公顷,比“八五”期间减少114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林木绿化率达%,数据充分展现出秀美山川的新长沙形象。

(二)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城乡的绿化起点高近几年来,全县每年义务植物都在150万株以上,义务植树尽责率都达95%以上,各单位以义务植物活动为契机,对各自院内进行了高起点、高质量、大手笔,大投入的绿化美化,我县112个企事业单位已有107家实现了绿化达标,绿化达标率95%以上,其中35家单位达到“园林式”、“花园式”单位标准,占有院落单位总数的%。

(三)加强了城市林业生态圈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味我县城市林业生态圈是长沙市城市林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三条河流、6条公路、7个主题公园。

目前已做好了“三河六路七公园”的定址勘界埋桩工作,高标准完成了临长高速、机场高速、绕城高速两侧30米宽的绿化带建设,绿化里程长达60公里。

本年度的400亩环城林带建设已完成绿化4公里,植树近万株。

在城区则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发展大环境绿化。

形成了松雅河林带、城西林地、城东防护林三大绿化屏障,已建成6682亩国家生态公益林,并纳入五一广场为中心、半径25公里的长沙市市级生态林保护范围。

通过积极实施大环境绿化建设,目前城区绿地面积公顷,绿地率%,绿化覆盖面积公顷,绿化覆盖率%,公共绿地面积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创造了最佳的人居环境。

(四)加强了道路绿化,形成了城乡绿化新格局我县道路绿化进展良好,上了一定的档次,绿化普及率达100%,基本上是道路建设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哪里,在乡村,近200公里的省道、国道两侧全面绿化,325条县乡公路两旁都栽植1—2行行道树,树种以樟树、杨树、水杉为主。

在城区,道路绿化已成为城区绿化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地势和周边建筑等情况,植树造景灵活多变,形成一街一品、一路一貌的道路绿化特色。

天华路、星沙大道城区28条道路45公里的绿化里程,共栽植行道树15600余株,道路绿化面积万平方米。

同时加强道路绿化管理,绿化养护责任到人,定期施肥,定期喷药,定期除草保洁,提高了县城的道路绿化水平。

(五)加大了绿化苗木推介力度,搞活了当地经济绿化苗木是我县的主导产业,针对当前发展形势,我县主要在产品的宣传推介上做文章,先后承办并参加了两次省花博会,制作画册1万本,光碟XX张,并配备了互动文格式触摸电脑软件,向社会全面介绍了长沙的名、优、新花木品种,并组织了花木经营户到江浙一带参观学习,扩大了销售渠道,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设了销售网络,通过采取“政府规划,大户带动,公司经营,市场运作”的方式,使花木在规模和品质上都有快速提高。

全县花木总面积已发展到万亩,种植品种达200多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花卉苗木产值达亿元,其中产值达100万元的花木大户有近100户,全年花木销售收入达亿元,人均增收200元,涌现了诸如黄兴精品园、跳马百果园、红桎木基地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花木园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