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一.开头要简单引用材料。
这样能更好地防止一动笔写就出现偏题、离题现象,同时能给阅卷老师一个信息——我的作文是围绕材料来写的。
二.引用材料后要分析材料。
材料一般会有多个立意、写作的角度,我们要围绕等下自己将会得出的观点对材料进行定向分析,使材料和观点之间更好地过渡、衔接。
这样能进一步防止出现偏题、离题现象,也能再给阅卷老师一个信息——我的观
点是分析材料后得出的,不是简单的套作。
三.引用、分析材料后要明确提出(得出)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明确、突出、集中。
上面的三个步骤在第一段中完成。
(第一段约150字)
四.在第二段中再次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确保观点明确、突出、集中。
注意尽量不要原文照搬第一段中引用、分析材料后要明确提出(得出)自己的观点的话,以免给人一种第二段只是简单重复第一段结尾的感觉。
(第二段约50字)
五.在作文的结尾部分,要注意再次带一带、点一点材料和自己的观点。
这样能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同时能再在文章的结尾给阅卷老师一个信息——我的作文始终是围绕材料来写的。
(结尾段约100字)
材料一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
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大锁“啪”的一声就被打开了。
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3 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
多向解读
解读一“钥匙”是开锁的工具,它最了解锁的“心”,所以只轻轻一转就能“轻而易举”地打开锁。
一般而处、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人的思想、情感而言,“心”是指思想的实质和情感的隐秘之处。
只有把握他人内心情感的脉络,才能打开对方封闭的心灵之窗。
“铁棒”天生不是开锁的料,只会砸“锁”撬“锁”——但这样一来,锁就变形了,“心”就受到伤害了。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没有抓住事物的关键或问题的症结,不讲科学、工作方法。
解读二不能全盘否定“铁棒”,它也想开锁,只是采用的方式不正确,可见解决问题应追求合理的途径,“钥匙”就能开锁,情况是会变化的;有时锁孔被堵塞无法打开,“砸”“撬”也是对当前规律的一种变通,也是无奈之下的一种选择。
解读三“钥匙”是开锁的工具,但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如果开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