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 六一二OO 七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化学 试题A 卷(化工生工二两院各专业用)注意:学号、姓名和所在年级班级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试卷作废。
一. 计算题。
将某电导池盛以 0.02 mol dm 3 KCl 溶液(25C 时其电导率为 0.277 S m 1),在25C 时测 得其电阻为 82.4 Q,再换用0.005 mol dm 3 K2SO4溶液,测得其电阻为 326.0 Q 。
求:(1) 电导池常数 K(l/A) ; (2) K2SO4溶液的电导率;(3) K2SO4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二. 问答题。
在进行重量分析实验时,为了尽可能使沉淀完全,通常加入大量电解质(非沉淀剂),或 将溶胶适当加热 ,为什么?试从胶体化学观点加以解释。
三. 计算题。
)均相反应2A+B 3Y+Z 在一定温度体积下进行,测得动力学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4 反应温度T/K 300 300 300 320 cA,0/mol m-3 1 2001 200 600 800 cB,0/mol m-3 500 300 500 800 A,0/mol m-3 s-110864.827.011 530其中cA,0及cB,0分别表示 A 及B 的初始浓度; A,0 月 A 的初始消耗速率 ,即,假定反应速率方程的形式为(1) 确定分级数 ,的值和总反应级数; (2) 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四. CH4气相热分解反应 2CH4 C2H6 +H2的反应机理及各元反应的活化能如下:CH4 CH3- +H-,CH3- + CH4 C2H6 +H- H- +CH4 CH3- +H2 H- + CH3- CH4 已知该总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试求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五. 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在 25 C 时为1.448 V: Pt | H2( p ) | HCl ( b=0.1 mol - kg-1, =0.796 ) |Cl2( p ) | Pt(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计算氯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E (Cl |Cl2|Pt )。
六. 推导题。
气相反应2A(g) Y(g),是二级反应,反应开始时只有 A ,压力为pA,0 , 试推导反应系统的总压力 p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
七. 选择题1、 在等温等压下影响物质的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 ()(1) 是表面积 A ; (2)是表面张力 ;(3)是表面积 A 和表面张力;(4)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2、 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总大于同温度下平液面的蒸气压。
是不是 ?()3、 微小颗粒物质的熔点 与同组成大块物质的熔点的关系是:()。
E1=423 kJ-mol-1 E2=201 kJ-mol-1 ; E3=29 kJ-mol-1 E-1=0 kJ-mol-1 。
(1) ;(2) = ; (3) ; (4)不能确定。
4、朗缪尔等温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2) ;(4)5、 某反应,若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A= Ac cB,则当cB,0>>cA,0时,反应速率方程可约 化为假二级反应。
是不是 ?()6、 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该化合物初浓度为1 mol dm — 3, 1 h 后其浓度为0.8 mol dm 一3,2 h 后其浓度为0.6 mol dm — 3,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数k= 。
7、反应 CO(g) + Cl2(g) COCl2(g)实验测得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dc(COCl2) / dt = kc(Cl2)n - c(CO)。
当温度及CO 浓度维持不变而使 Cl2浓度增至原来的3倍时,反应速率加 快到原来的9倍,贝U Cl2的分级数n 为:()。
(1) 1 ; (2) 2 ;(3) 3 ;(4) 1.5。
8、反应速率系(常)数随温度变化的阿仑尼乌斯经验式可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
是不是?9、 对行反应A B,当温度一定时由纯 A 开始,下列说法中哪一点是不对的:( )。
(1) 开始时A 的反应消耗速率最快; (2) 反应的净速率是正逆二向反应速率之差; (3) k1/ k-1的值是恒定的; (4)达到平衡时正逆二向的反应速率系 (常)数相等。
10、 低温下,反应 CO(g) + NO2(g) ==CO2(g)+ NO(g) 的速率方程是 u = k{c(NO2) }2 试问下列机理中,哪个反应机理与此速率方程一致:()。
(1) CO + NO2 CO2 + NO ;(2) 2NO2 N2O4 (快),N2O4 +2CO 2CO2 + 2NO (慢); (3) 2NO2 2NO + O2 (慢), 2CO + O2 2CO2 (快) 。
11、 简单碰撞理论可以说明质量作用定律及温度对速率系 (常)数的影响,但它不能从理论上算出活化能。
是不是?()12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13、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与其浓度的关系为: ()。
(1)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增强; (2)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变弱;(3) 浓度不影响离子强度;(4)随浓度变化,离子强度变化无规律。
14 0.005 mol kg — 1 的 BaCl2 水溶液,其离子强度 I = 0.03 mol kg- 1。
是不是?( )15、原电池的正极即为阳极,负极即为阴极。
是不是 ?() 16、 电池 Hg | Zn(a1) | ZnSO4(a2) | Zn(a3) | Hg 的电动势:( )。
(1) 仅与a1, a3有关,与a2无关;(2)仅与a1, a2有关,与a3无关;(3) 仅与a2, a3有关,与a1无关;(4)与a1, a2, a3均无关。
17、 在电解时,阴极电势必须 于阳离子的析出电势,阳离子才能在阴极析出;而阳极电位必须于金属的溶解电势,金属才能从阳极溶解。
18、 电解质使溶胶发生聚沉时,起作用的是与胶体粒子带电符号相 的离子。
离子价数越高,其聚沉能力越 ,聚沉值越19、由瑞利公式可知,分散介质与分散相之间折射率相差愈大,则散射作用愈显著。
是不是?()(1) (3) ,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20、某水溶液发生负吸附后,在干净的毛吸管中的上升高度比纯水在该毛吸管中上升的高度低。
()21、通常物理吸附的速率较小,而化学吸附的速率较大。
()22、写出AgI 正溶胶的胶团结构式: 2006-2007-1A 卷答案物理化学(一)-2试卷A 卷参考答案 一. 计算题。
解:(1) K(l/A)= E R = 0.277 X 82.4=22.8 m 1 (2)E (K2SO4) = = 22.8 + 326=0.07 S m 1(4 分)(3) m (K2SO4) = =0.07 S m 1 + 0.005 mol dm 3 = 0.014 S m2 mol 1 (6 分)二. 问答题。
解:加入大量电解质能显著降低动电电势,使溶胶易于聚沉。
适当的加热可加快胶粒的热运动 ,增加胶粒互相碰撞的频率,从而使聚沉机会增加。
二者都有利于沉淀完全 。
三. 解:(1)由实验1,3知,cB,0不变,cA,0减半,而 A,0仅为原来的1/4;可知 =2。
由实验 1,2 知,cA,0 不变,cB,0 从 500 mol m-3 降到 300 mol m-3, 而 A,0 从 108 mol m-3 s-1 降到 64.8 mol m-3 s-1;可知 =1。
故总反应级数n= + =3从实验1,2,3可以计算出300 K 时,kA(300 K)的平均值。
kA(300 K)=1.5 x 10-7 m6 - mol-3 - s-1从实验4可以计算出320 K 时,kA(320 K)的平均值。
kA(320 K)=2.25 x 10-5 m6 - mol-3 - s-1(2) 把(1)的结果代入阿仑尼乌斯方程,得解得:Ea=200 kJ - mol-1 四. 计算题。
解: k=,=;=+ + —即=++ —Ea= (E1 +E2+E3 — E — 1) =(423+201+29 — 0) kJ-mol — 1&, nbsp; =327 kJ-mol — 1 五.计算题。
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8分) 解:(1)电极反应:H2(p )=== H+ + eCl2( p ) + e ===Cl- 电池反应: H2(p ) + Cl2( p ) === HCl (b=0.1 mol - kg-1 , =0.796)(2) E = E (Cl |Cl2|Pt) E (H+|H2|Pt) ln a (HCl)=E (Cl |Cl2|Pt) ln a 2|Cl2|Pt) = E+ ln a = [1.488 2X 0.05916 lg (0.1 X 0.796)]V=(1.488 0.130) V = 1.358 V将式(1)代入式(2),得:E (Cl 六. 解推导题。
Y(g) t=0 总压力 2A(g) Y(g) pA,O 0 pA(pA,0p = pA + (pA,0pA = 2p - pA,0(pA,0 — pA) \,0 — pA) = (pA,0 + pA) (1)—=kA,pt 经整理 p = pA,0 七 .1.4. (1)吸附为单分子层(3) 吸附于表面上的分子无相互作用力5. 是6. 零级 0.2 mol - dm — 3 - h — 1 13. (1) 14.不是 15.不是 16.(1) 17.18. 反,大,小 19.是20.不是21.不是22. 卷亏:OO 六一二OO 七 学年第 物理化学 试题B 卷(化工生工两院各专业用)注意:学号、姓名和所在年级班级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试卷作废。
一. 对于以等体积的 0.008 mol - dm -3AgNO3溶液和0.01 mol - dm -3 KI 溶液混合制得的AgI 溶胶,用下列电解质使其聚沉时,其聚沉能力的强弱顺序如何? (1) MgCl2 ; (2) NaCl ; (3) MgSO4 ; (4) Na2SO4。
二. 用活性炭吸附 CHCl3时,0 C 时的最大吸附量为 93.8 dm 3 kg -1已知该温度下 CHCl3 的分压力为1.34 X 10 4 Pa 时的平衡吸附量为 82.5 dm 3 - kg -1,试计算:(1) 朗缪尔吸附等温式中的常数 b ;(2) CHCl3分压力为 6.67 X 10 3 Pa 时的平衡吸附量。
三. 21 C 时,将等体积的 0.0400 mol - dm-3CH3COOC2H5 溶液和 0.0400 mol - dm-3 NaOH 溶液混合,经25 min 后,取出100 cm3样品,测得中和该样品需 0.125 mol - dm-3的HCl 溶液 4.23 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