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分类和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分类和处理


爆发核实
1 核实诊断 2 确认爆发
准备和组织 现场调查
1 人员安排 2 物资准备
1 病例发现 2 病原体检查 3 个案调查 4 三间分布分析 5 环境调查
1 隔离病人 2 保护易感人群 3 采取紧急控制措施
资料整理
1描述疾病过程 2 描述三间分布 3 分析传染 源和传播途径 4 评价干预效果 5 证实病因
1 完善控制措施 2 促进病人康复
确认爆发终止
工作总结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调查步骤
核实诊断
初步了解 发病情况
病理及相关 资料收集
检验假设
进一步分析
深入调查
初步分析
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假设 采取措施
采取防治措施 及其效果评价
总结报告
(参考P46 ---47)
火警
火警 119
医救 120
SOS 110
国际救援
刑警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主要内容与程序
其它每个环节都规定了2小时的报告时限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干预
1 隔离病人和留观密切接触者
2 在CDC的指导下,负责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的日常消毒和终未消毒
3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知识
4 开展易感者的预防投药或应急免疫 接种
(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
--------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进行
(6)治安保障
(7)物质保障
(8)经费保障
(9)社会动员保障
(10)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11)技术储备与保障
(12)其它保障
—— 宣传、培训和演习
(1)公众宣传教育 (2)培训 (3)演习
伤害预防
伤害流行特征:
◦ 全球死亡的10%是伤害致死(2002年死亡:520万) ◦ 伤害死亡的高发年龄为15~59岁 ◦ 伤害死亡中男性占2/3 ◦ 伤害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自杀、战争伤害、
(五) 事件分类
疾病暴发(Disease Outbreak ) ------局部地区、短时间(同一潜伏期)、突然 发生(同源暴露)、同一种疾病、大量患者
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 ------------- 气象、地质、海洋、生物、地震、洪水、 火灾等等
人为事故(Accident) -------------- 战争与暴力、恐怖活动、交通事故、意外爆炸、
程序,防止院感等 5 加强疫情监测,报告程序和报告时限 6 开展社区宣教,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 7 除害灭病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1 责任报告单位: 责任报告人:医疗卫生工作者
2 报告程序和时限:
程序: 一是卫生系统的内部报告
二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逐级报告
时限:
省级人民政府向卫生部报告的时限为1小时
(2)信息共享和处理 (3)基本响应程序
基本应急 扩大应急 (4)指挥与协调 (5)新闻报道 (6)应急结束
——— 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2)社会救助 (3)保险 (4)调查总结
—— 保障措施
(1)通信与信息保障
(2)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3)应急队伍保障
(4)交通运输保障
(5)医疗卫生保障
群体中毒、化学事故、放射事故、人为火灾等
海啸
甲型H1N1流行
恐怖事件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一)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
——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之原则
1 建立应对的预案和工作常规(制度) 2 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建设和储备、能力
培训、日常演练、对伍建设 3 做好应急药品和物品的准备 4 做好职业防护,严格传染病就诊隔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 义、分类和处理
一 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 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 的重大传染病(如鼠疫、 霍乱、肺炭疽、O157、 SARS等)疫情,群体性不 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 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 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 康的事件
(二 ) 特 点
时间上:突然发生(可造成长时间影响) 空间上:影响面大 性质上:对人与环境危害大 形式上:政治、社会、心理上造成紧张与恐慌 处理上: 反应迅速、紧迫及时
前期
指事件的酝酿期和前 兆期。此期应立刻采取紧 急应变措施,将可能受到 影响的居民疏散到安全地 方,保护即将受波及的设 施,动员紧急救援人员待 命,并实施发布预警消息, 协助群众作好应对准备
打击期
指事件的作用和危害 期。不同性质的突发事 件,其打击期长短不一 如地震和建筑物爆炸可 能只有数秒,旋风和球 场暴乱最长会持续几个 小时,而传染病爆发和 洪涝灾害则能连续达数 月之久
(三) 事件分级
IV 级(一般): 兰色表示

ⅲ 级(较重): 黄色表示
ⅱ 级(严重): 澄色表示

ⅰ 级(特别严重):红色表示


引自《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四) 事件的分期
◆ 间期 ◆ 前期 ◆ 打击期 ◆ 处理期 ◆ 恢复期
间期
指突发事件发生前的平 常期。此期应积极制定预 案,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 件的预防策略和措施,防 止可避免的事件发生;建 立与维护预警系统和紧急 处理系统,训练救援人员, 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充分 的准备
(1) 工作目的和原则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3) 预测预警 (4) 应急响应 (5) 后续处置 (6) 保障措施 (7) 宣传培训和演习
—— 工作目的和原则
以人为本、依法规范 职责分明、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资源整合 信息共享,依靠科学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平战结合、军民结合 公众参与等原则
处理期
指灾害救援或爆发控制期。此期的主要任务包括:救 治伤病人员,展开紧急公共卫生监测,预防或处理次生 灾害;封锁疫源地,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消 毒,紧急展开疫苗接种和个人防护;调查事故原因,终 止危害的扩大,清除环境中残存的隐患,稳定社会情绪 等等
恢复期
指事件平息期。这个时期 的工作重点是尽快让事发或 受灾地区恢复正常秩序,包 括搞好受害人群躯体伤害的 康复工作,评估受害人群的 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可能产 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进 行预防和处理;修建和复原 卫生设施,提供正常的卫生 医疗服务
—— 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组织体系框架 明确突发事件预测、预警、 报警、接警、处置、结束、 善后和灾后重建等环节
(3)应急联动机制(保证高效 通畅)
—— 预测预警
(1)信息监测与报告 (2)预警 (3)预测预警支持系统 (4)预警级别与发布
—— 应急响应
(1)分级响应 (指事物性质分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