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自我管理

大学生自我管理

本讲座要讨论的是微观层次——大学生个体的 自我管理。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关于个体自我管理,以下两个定义值得我们借鉴。一是 美国马茨学院的爱德华·吉·奥基夫教授在其《自我管理与 ABC方法》一书中的定义,认为:“自我管理不是我们创造 出的使我们自己适合进入的一个模子。它是我们创造出来的 一个选择,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关于我们将如何管理我们的动 机、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学习习惯、我们的人际关系以及任 何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的一种选择……作为它的最基本的方 面是关于我们将如何引导我们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处于我们 所希望状态的一种决策。”二是中国学者方卫渤和肖培在其 《管理自己》一书中的定义,认为:“自我管理是指处在一 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调动自身能动性, 规划和控制自己的行动,训练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完善和调 解自己心理活动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开发、自我教 育和自我控制的完整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自我管理是一种自觉的社会行动。个人的自觉就在于能 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因此,大 学生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应该包含着社会发展目标、高校 教育目标、个人学习生活目标和个人有效行为四者之间的 (相互)关系及其有机的统一。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什么是自我管理?
从宏观而言,是人类为了获取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权力而 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合理筹划和控制的过程。1981年,对未来 问题最富有权威的“罗马俱乐部”总裁奥雷利奥·佩西向人们 提交了一份关于人类未来的研究报告:《未来的一百年》。 他在报告中指出:“学会如何治理世界,必须首先学会如何 管理我们自己。”这里的“管理我们自己”就是指整个人类 的自我管理;
浅谈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主讲人:
讲课内容
•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素质目标 •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步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是新产业、新职业不断兴起的时代。对于21世纪的大学生 来说,要在新世纪立足,除了迫切需要掌握不断更新的专 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还需要学会自我管理以及掌握自我 管理的技能。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一、自我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进一步要求, 自我管理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共同面临的而又必须解决的 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失衡, 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不断耗竭,人口的急剧膨胀,热战和冷 战的持续不断,这一切都迫切要求人类要学会管理自己; 市场竞争的激烈,学习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心理的失控 和身体的失调,这一切都迫切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强自 我管理;知识经济的到来,终身教育的产生,管理工作方 式的不断分散化,个人自主性的增强,这一切都要求人们 实施自我管理。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据此,可以看出,自我管理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首先,从管理主体看,自己就是自我认识的主体,是自 己的管理者。
其次,从管理对象看,自我管理以自己为认识和管理的 对象,具体说,就是以自我所拥有的内在资源如思想观念 (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动机等)、时间、情绪、行为、 身体、信息等为管理对象。
第三,从管理工具看,自我管理以自身素质,尤其以自 我认知(意识、想象、思维、创造力等)和自我情绪、情感 和自我意志等学识和心理品质等为工具去管理自我。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因此,就本质而言,在个体自觉地塑造自我的活动中, 自我管理实现了创造者、创造资料(工具)和创造对象的一 体化,三者都是同一个“自我”,它们与人的躯体和内在素 质融于一体,这也是自我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最根本 的特征。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三、大学生实施自我管理的意义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是创造自我价值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所谓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有用物对人的意义、重要性, 或人对有用物的估价与评价。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是人。人是 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创造者,当然也是物质价值和精神价 值的享用者。社会要求每个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 的享受者。但是人要创造价值,首先必须具有自我价值,即 具有满足社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条件和能力。
其中个人学习生活目标是自我管理的核心,社会发展目 标和高校教育目标是个人学习生活目标赖以确定并实施自我 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个人的有效行为则是自我管理、自我发 展的具体实践,是个人学习生活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和 保证。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正是为了有效地协调学习生活 的各个内外要素,充分利用大学所提供的实践条件,最大限 度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从中观、微观来说,是社会团体或个体,为在社会中获 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以及为不断地满足物质和精神上 的需要而对本身的观念或思想以及行为进行筹划和控制的过 程。香港博士陈运明在其《关于学校多层次自我管理的研究》 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学校有效的管理体制应是学校层次 (学校整体)、团体层次(指学校内各教师、学生团体小组) 和个体层次(指学校内各教职员工和学生)三层次自我管理 的有机结合。”这里的自我管理就是指中观、微观层次的自 我管理。
当然,自我管理也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它同样遵循管理 学的一般法则,即它同样必须以目标为导向,以计划、组织、 控制为基本职能。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涵义(概念)
基于上述分析,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学生为了 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 的要求,充分地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卓有成效地利用和 整合自我资源(价值观、时间、心理、身体、行为和信息 等),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 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活动。 这是广义角度的理解;如果从狭义角度来看,自我管理、自 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呈金字塔形排列,自我管理在 金字塔的最底部,它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其他活动的实 现都应建立在有效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