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FT—LCD显示及驱动电路的设计

TFT—LCD显示及驱动电路的设计

⑤电路设计简单,保证系统设计的稳定性。
目前,世界上有两大视频解码芯片生产厂家:PHILIPS和TI公司,其代表产品有SAA7112(Philips)、SAA7113(Philips)、TVP5150(TI)和TVP5146(TI),这几款视频解码芯片在实际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TVP5150以其优良的性能在这一方面占据优势:
[3]殷侠,智能仪器设备原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8月
[4]余永权,89系列(MCS-51兼容)Flash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年1月
[5]
[6]
②要有同步信号,保证视频图像信号的正确采集和传输。
③能够对信号进行Y/C分离。由于数据必须通过LCD屏口传
回存储器存储,而LCD屏支持的是ITU-RBT656等视频格式,因此必须对视频图像数据进行Y/C分离,生成YUV(即YCbCr)色差信号,符合ITU-RBT656视频流格式。
④功耗低。因为本系统中用到四路图像转换电路,如果每一路的功耗大的话,那就造成系统的功耗大,对系统电源、系统布局等都造成影响。
图3-1TVP5150引脚功能
3.2.2
通道选择寄存器如图3-2所示:
图3-2通道选择寄存器
视频通道切换数据如表3-1所示:
表3-1
3.3
1、要求输入通道采用AIP1A通道。
2、视频输入模式允许NTSC-M、PAL (B, G, H, I)或者SECAM模式。
3、数据输出为8-bit ITU-R BT.656模式。
图4-1SPI控制时序
4.2.2单片机对
单片机对TVP5150数据写入方式采用IIC控制。一共由两个控制端,即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分别对应于5150的两个引脚SCL、SDA。数据采用8位发送方式进行。IIC控制有三个固定标准,即开始、结束和应答信号。当SCL为高电平时,SDA有一个高到低负跳变时为开始信号。当SCL为高电平时,SDA有一个低到高正跳变时为结束信号。每传输完8位数据时控制器件给一个应答信号后方可继续传输,否则终止传输。传输步骤如图4-2所示:
图2-3 DPI电路设计
图2-4 寄存器系统设计中图像的输出为PAL制式的模拟视频信号,图像信号只有转换为数字信号才能够被系统处理器进行处理和控制以及数据传输,需要对图像信号进行转换。在设计这一部分电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能够完成模数转化(ADC),实现视频图像信号的数字化。
感谢我的同学三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小组人员的资料收集
感谢学校提供的教学环境以及系科提供的实验室
论文得以完成,离不开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真诚的感谢老师的无私帮助和关怀。
参考文献
[1]李雄杰《电视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培仁,基于C语言编程MCS-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①单片机产生一个起始条件;
②单片机发给TVP5150从设备地址(OXB8H)。标为读操作,等待TVP5150响应;
③单片机接收到TVP5150响应后,DSP发出给要配置TVP5150寄存器的地址,等待TVP5150响应;
④收到TVP5150响应后,DSP发送要读取寄存器数据信号,等待TVP5150响应;
图3-4复位电路
3.3.2 A/D采样电路
A/D采样电路由三电容组成如图3-5所示,其中29脚REFP为地电位采样量化点,即当采集到的信号低于REFP就为“0”。29脚REFM高电位采样量化点,即当采集到的信号高于REFM就为“1”。
3.3.3 晶振电路
晶振电路如图3-5所示,TVP5150芯片晶振采样14.13838M晶振。但芯片工作正常时,芯片9脚可输出一个27M晶振同时供给液晶显示屏,为液晶屏提供时钟信号。
(l)TVPS150配置的写操作
STC12C5412AD作为I2c主设备对从设备,TvP5150做初始化写操作时,按下面步骤进行:
1)单片机产生一个起始条件;
2)单片机发出一个TVPS150的从设备地址(为OXBAH或OXBSH)并标明为写操作,等待TVPS150响应;
3)单片机接收到TVP5150的响应后,DSP发出给要配置TVP5150寄存器的地址,等待TVPS150响应;
4)接收到TPV5150,的响应后,单片机发送要配置的数据,等待TVP5150响应;
5)接收到TVP5150的响应后,发送停止位,结束一次配置。在进行配置寄存器(OX00H一OX8FH)时,TVP5150需要一段延时来完成当前的配置,此时TVPS150的SCL保持为低,通知配置尚未完成。在软件实现中,一般不用查询SCL的状态的变化,而是将延时时间配置为需要的最大延时64us
图4-2TVP5150 IIC传输步骤
第五章
5.1
5.1.1 电源芯片的选取
5.1.2功能分析
5.2
5.2.1升压原理
5.2.2 升压电路
5.2
5.2.1降压原理
5.2.2降压电路
6.1软件流程图
6.1.1
液晶显示器主程序流程图
N
Y
图6-1主框图
数据传输子程序
Y
N
Y
N
YN
图6-2数据传输子程序框图
图3-5晶振电路/A/D采样电路
3.4
系统中对TVP5150的配置是通过与单片机oM642连接的I2C线完成的,TVP5150的I2c总线由串行数据输入输出线(SDA)和时钟输入输出线(SCL)组成的,TVP5150只能作为从设备,STC12C5412AD作为主设备,I2C总线最高传输速率为400Khits/s。
③内部自带程控增益放大电路(PGA)以及很好的电位钳置电路,能够捕捉微弱信号,具有很好的信噪比(S/N),保证了信号稳定正确采集。
3.2
3
芯片一共有32个引脚,引脚功能图如图3-1所示。1、2脚是信号输入脚,其中11至18脚是数据输出脚,5、6脚接晶振,21、22脚为IIC控制引脚,24、25脚为行、场输出引脚,29、30脚为A/D采样功能引脚。
N
Y
图6-3主框图
6.2 TVP5150 IIC程序见 附录一
第七章
7.1 硬件调试
7.1.1 调试方法
7.1.2 调试数据
7.2软件调试
7.2.1 编译环境
7.2.2 调试波形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准备资料,查证资料、整理资料、编写论文,最后终于顺利的完成论文。回首自己求学期间的点点滴滴,无数感慨涌上心头。时光匆匆飞逝,三年的努力与付出,随着论文的完成,终于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划下了句点。
③单片机接收到TVP5150响应后,单片机发出给要配置TVP5150寄存器的地址,等待TVP5150响应;
④收到TVP5150响应后,单片机发送要读取寄存器地址数据,等待TVP5150响应;
⑤接收到TVPS150响应后,发送停止位,结束一次读寄存器地址操作。
2)由单片机向TVPS150发送读取寄存器数据的命令
(l)TVPS150配置的读操作
当要读取当前的TVP5150的状态时,需要通过I2C总线启动对TVP5150的寄存器的读操作,整个读操作由两个部分组成,步骤如下:
l)向TVP5150写入要读取的寄存器的地址
①单片机产生一个起始条件;
②单片机发给TVPS150从设备地址(OXB8H)。标为读操作,等待TVPS150响应;
关键字
视频解码 LCD显示 单片机
第一章概述
1.1
1.2
SPI
IIC
图1-1 系统框图
第二章
2.1
上把物质分为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自然界中,大部分材料随温度的变化只呈现固态、液态和气态。液晶(Liquid Crystal)是不同于通常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一种新的物质状态,它是能在某个温度范围内兼有液体和晶体两者特性的物质状态,也叫液晶相或中介相,故又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⑤接收到TVP5150响应后单片机发送停止位,结束
第四章
4. 1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颇具生命力的机种。单片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
通常,单片机由单块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内部包含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等。因此,单片机只需要和适当的软件及外部设备相结合,便可成为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
摘要
TFT—LCD显示及驱动电路设计由视频解码电路,LCD显示电路,电源控制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四个模块组成。视频源产生模拟视频信号,由TVP5150视频解码把模拟视频信号解码输出数字视频信号,由LCD液晶屏显示。对视频解码和液晶显示器的配置是通过单片机完成的。本设计主要针对高校电视技术实践课程设计,应用于视频解码输出教学,实现信号处理可视模块化教学方案。
①满足视频解码芯片的选取要求。在TVP5150芯片内部有一个9位高速的带模拟处理器的A/D转换器;有专门的场同步信号和垂直同步信号,保证信号的正确采集;内部有专门的Y/C分离电路,实现视频解码数据按照ITU-RBT656输出;
②芯片本身的功耗才115mW,功耗低,便于系统多路采集设计;电路设计简单,内部自带可编程的ROM以及支持部分RAM。
液晶最早是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Reinitzer)于1888年发现的。他在测定有机物的熔点时,发现某些有机物熔化后会经历一个透明的呈白色混浊状态,并发出多彩而美丽的珍珠光泽,只有继续加热到某一温度才会变成透明清亮的液体,这是人们对液晶认识的开始。次年,德国物理学家莱曼(O.Lehmann)使用偏光显微镜对这些酯类化合物进行了观察,他发现这些白而浑浊的液体外观上虽然属于液体,但却显示出各相异性晶体特有的双折射性。于是莱曼将其命名为液晶晶体,这就是液晶的由来。
单片机经过1、2、3、3代的发展,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它们的CPU功能在增强,内部资源在增多,引角的多功能化,以及低电压底功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