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载波聚合演进讨论

载波聚合演进讨论


内部公开▲
-- Convergent Equipmen

Shared EPC
1*SA
FDD RRU
TDD RRU
Air Conditioner BBU TRM
共享EPC
PWS
BAT

共享配套(塔、电源,传输等); 共享传输 FDD和TDD共BBU(主控板, 电源、告警模块); 共享 BBU基带池资源(FDD BBU和TDD BBU通过IBP组成BBU POOL);
BBU
S1/X2 RRC
CC板
RRM
TDD基带处理板 PDCP RLC MAC PHY
FDD基带处理板 PDCP RLC MAC PHY
FS5C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7
内部公开▲
FDD+TDD载波聚合演进建议
1、GSM refarming,有部分频谱用于FDD LTE; 2、GSM、FDD共站,共BBU场景; GSM&FDD可以共天馈(FDD和GSM共天馈,或者仅共天面(目前看都是2天线,两 个制式频段接近,但覆盖差异还会有,并且各自对边缘覆盖的要求有差异,FDD覆盖不一定能满足,这种需要想办法提升,调 整天面可能会影响GSM覆盖,或者更换独立电调天线); 3、FDD和TDD跨BBU; 4、FDD天面朝向和TDD天面不一定一致或者有重叠覆盖,影响FDD+TDD CA的触发比例;

通过在主辅载波之间灵活调度,避免同频干扰; 实现基于CA的控制信道干扰技术,从而更有效的规避邻区同 频干扰。
下行 上行
PCell
SCell1
SCell2
5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载波聚合分类及标准化进展
带内连续载波聚合
载波 1
LTE-A 载波
CA演进和优化
内部公开▲
现网设备支持情况
广州现网目前已经全部升级未601P02版本,该版本对CA的支持情况: 已经支持F频段内DL 2CC聚合,包括带内连续聚合;
已经支持E频段内DL 2CC聚合,包括带内连续或非连续聚合;
已经支持D频段内DL 2CC聚合,包括带内连续或非连续聚合; 已经支持F频段+D频段DL 2CC聚合; 支持以上频段的宏微RRU间DL 2CC聚合; 现网测试版本: D频段内DL 3CC聚合;
2014 Q4, 2 CC’s CA in Intra-band 外场商用部署. 2014 Q4, 2 CC’s CA in Inter-band 外场商用部署.
10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0
终端已量产
芯片商 高通 Marvell 手机 三星 NOTE4 小米 NOTE
带内非连续载波聚合 带载波聚合
载波 1
LTE-A 载波
带外载波聚合
Band A
载波 2
载波 3
Band A
载波 2
载波 3
LTE-A 载波
Band A
载波 1
……
Band B
载波 N
带内连续载波
LTE-A 载波
载波 3
带内非连续载波
Carrier 2
LTE-A 载波
LTE-A 载波
目前协议已经定义的CA频段组合:
BBU1 TDD基带板 FS TDD基带板 I B P CA协同 BBU2 TDD基带板 FS TDD基带板 FS FDD基带板 I B P FS TDD基带板 BBU1 TDD基带板
下行

一个Scell包括一个下行载波和一个可选的上行载波
上行

交互

PCell
SCell1
SCell2
最多有5个小区可以同时为UE服务。

3GPP协议R8中规定系统带宽最大为20MHz,也即系统带宽最
上行可根据需要选择配置PCell
4
大至100Mhz。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2Q3
14Q2 14Q3
12Q3
14Q2 14Q3
12Q3
14Q2 14Q3
12Q3
FDD LTE CA
Carrier 1 <=20MHz Carrier 2 <=20MHz
TDD LTE Y 2014 Intra-band CA
Carrier1 <=20MHz LTE-A Carrier

Inter-band CA
2 1
终端兼容
频谱资源更有效利用
基于系统负荷分配
CC1
CC2
兼容R8/9终端,R10终端可 以获得更快的速率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9
载波聚合CA终端芯片产业链进展
Chipset Vendor Qualcomm Altair Sequans 13Q1 2014 H2 13Q2
6
TD-LTE (Band 39)
TD-LTE (Band 40) 50MHz
2370 2575
TD-LTE (Band41) 60MHz
2635 MHz
30MHz
1885 1915 2320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对标FDD,TDD下行速率优势明显
CA开启后
■ 相对于关闭CA的单用户定点中差点吞吐量提升90%,扇 区平均吞吐量提升约10%
■ 载波负荷基本趋于平衡,同时基于负荷的切换明显减少
■ 对于R8/9终端无任何影响 ■ 开启前后,切换性能一致 ■ IRAT包括重选和重定向功能正常
3
吞吐量增益
协调调度获得10%左右的 扇区吞吐量增益
■ CSFB功能正常
~15年 *对标FDD 20MHz*2 ~16年 *对标FDD 20MHz*4 16年+ *对标FDD 20MHz*6
性能目标
FDD下行峰值
TDD下行峰值
150Mbps 220Mbps
300Mbps 330Mbps 子帧配置2(3DL:1UL)
450Mbps 495Mbps
新技术引入
下行
2载波聚合 2流传输
(包括D、E、F频段内,F+D跨频段)
数据卡 中兴 MF251
(支持D频段内、E频段内)
(支持D频段内、E频段内)
备注:目前苹果下一个版本Iphone6S已 经支持CA。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1
目录
CA基本原理和优势 CA版本现状和路标 CA运营管理
Carrier 1 <=20MHz LTE-A Carrier Carrier 2 <=20MHz LTE-A Carrier
Y2013
Inter-band CA
Carrier 2 <=20MHz LTE-A Carrier
LTE-A Carrier
LTE-A Carrier 2

In 2013, 2 CC’s(CC<=10MHz) CA in Inter-band 已经商用部署.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Unfied Antenna
IP Cloud
16
内部公开▲
FDD+TDD载波聚合演进建议
优势: 基于SDR平台开发的LTE TDD/FDD产品在混合 组网会带来如下优势: 共CC:进程间通信,时延短、开销少; 同算法:基于相同基准,判决更准确; 跨系统的多载波调度时信息交互时延小, 更高效; 支持集中式调度器;
© ZT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3
内部公开▲
后续载波聚合支持路标
2015Q2
2015Q4
2016Q2
DL 4CC聚合(Trial) F+3D; 2F+2D;
2016Q4
功 能 路 标
DL 3CC聚合(Trial)
DL 3CC聚合(商用版本) F+2D;3D; UL 2CC聚合(商用版本) FDD+TDD 聚合( Trial ) B3/B8+B41/B40; 宏站跨站CA;

服务小区:主小区PCell和辅小区Scell 每个UE有一个Pcell,包括一个下行载波和一个上行载波 根据载波聚合的能力,一个UE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Scell,每 主、辅小区同时为UE提供业务,但所有信令仅在PCell与UE间 36.331-b40定义maxSCell-r10最大值4,加上主小区,也即
载波聚合CA技术方案
载波聚合
■ 每个载波占用的现有的LTE频带: 5M/10M/15M/20M。 ■ LTE-A UE可以发送或接收上一个或多个载 波,而LTE UE只能利用一个载波。 ■ 载波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

载波聚合的优势
灵活调度带来的收益,包括频率选择性增益和联合调度增益。 充分利用连续的和非连续的频率,增加系统的吞吐量。 提升峰值速率,明显提升用户体验 CA的主辅小区间可以更灵活的做负载均衡。可以不需要UE在 小区间做切换,只需要考虑做多载波调度或者跨载波调度
载波聚合技术演进讨论
目录
CA基本原理和优势 CA版本现状和路标 CA运营管理 CA演进和优化
载波聚合的引入
提升频谱带宽
基站

载波聚合(CA)技术引入 F+D跨频段载波聚合组网
增加站点规模

带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