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考选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考选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考选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

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包装,并在网上大量销售。

完成下列各题。

1. 电商企业在中、东部地区加工、包装、销售的主要优势是A. 距离市场较近B. 土地成本较低C. 人才资源丰富D. 运输距离较短2. 依托电商销售农产品可提高西北地区农业①规模化水平②自给率水平③商品化水平④专业化水平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1. A 2.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商的优势及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知识迁移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题详解】电商在中东部地区将西北地区出产的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是由于中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地域差异大,且经济相对发达,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A对。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土地成本高,B错。

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毒药人才需求不很迫切,C错。

农产品的生产地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不会因在何处包装、加工而产生变化,D错。

故选A。

【2题详解】电商销售农产品,可以使得销售范围扩大,销售量增大,有利于西北地区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水平的提高,而自给率会降低,故选C。

下表为2017年我国上海、浙江、陕西和新疆四省(市、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表(单位:%)。

完成下列各题。

3. 甲是A. 新疆B. 上海C. 浙江D. 陕西4. 乙、丙两省(市、区)建设用地比重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有①人口密度差异②矿产资源开发程度③经济发展水平④城市公共服务水平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3. A 4.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区域差异,意在考查学生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3题详解】读图可知,甲省区未利用土地占比最大,应为新疆,乙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且建设用地占比较大,应为浙江,丙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建设用地占比少,应为陕西,丁建设用地占比最大,应为上海。

故选A。

【4题详解】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为浙江省,丙为陕西省,两省在人口密度上差异较大,浙江省人口密度大,陕西人口密度小,且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高,陕西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建设用地占比相差较大,而两省区的城市服务水平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没有明显差异,故选B。

美国生猪养殖实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5. 美国生猪养殖场集中分布在甲带内,主要影响因素是A. 自然环境B. 饲料供应C. 交通条件D. 市场需求6. 乙农业带为A. 棉花带B. 混合农业带C. 亚热带作物带D. 水果和灌溉农业带【答案】5. B 6.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5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位于美国的玉米带,生猪养殖分布在玉米带内,可以为生猪生长提供丰富的饲料供应,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无关,故选B。

【6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乙位于美国南部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丰富,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种植,主要有水稻等作物,故选C。

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

7. 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8. 图中折线反映了A. 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B. 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C. 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D. 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答案】7. A 8.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次产业及城市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7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④所占比重最小,应为农业(第一产业),而②③比值较高,应为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则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二产业,再结合数值来看,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应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大约在60-80%左右,所以①为城镇人口比重,故选A。

【8题详解】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①为城镇人口比重,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二产业,④为第一产业,城镇人口比重上升,A错。

第一产业比重略有降低,但是由于总产值升高,第一产业产值不一定降低,B错。

第三产业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为正相关的关系,是城市化动力,C对。

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呈负相关,D错。

故选C。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

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

9. 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0. 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B. 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C. 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 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答案】9. D 10.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及防治,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9题详解】黄浦江沿岸地区纬度低,蒸发量大,①错。

河网密度小,汇集地表径流少,不易发生内涝,②错。

地势低平,流水缓慢,洪水下泄不畅,容易发生内涝,③对。

夏秋季节多发台风,暴雨导致短时间内流量增大,形成内涝,④对。

故选D。

【1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使得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高,B对。

黄浦江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河流淤积少,A错。

在短时间内,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抬升,C错。

地下水水位升高,与防汛墙没有关系,D 错。

故选B。

总和生育率是妇女在生育年龄期间,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数值低于2.1为低生育水平,下图为1980-2015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化图。

11. 1980-2015年,我国A. 新生儿数量持续增加B.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C. 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D.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12. 1995年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偏低的原因有①女性人口比重低②子女养育成本高③医疗卫生条件改善④妇女生育观念改变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11. C 12. 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1题详解】读图可知,1980-2015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再增加,总和生育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数量波动减少,A错。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受多重因素影响,与短时间内的总和生育率关系不大,B错。

由于总和生育率降低,所以人口出生率降低,自然增长率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C对。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但不会在短时间内变为负值,D错。

故选C。

【12题详解】总和生育率是新生儿数量与育龄妇女比值,与女性人口比重高低无关,①错。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子女养育成本高,使得妇女生育率降低,②对。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影响人口平均寿命,对总和生育率影响不大,③错。

由于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妇女生育观念发生变化,④对。

故选C。

【点睛】生育率水平是出生率水平的基础,一般说来,妇女生育率愈高,出生率也愈高;生育率愈低,出生率也愈低。

出生率变动除受生育率影响外,还受育龄妇女人数在一个人口集团中所占比例大小的影响。

在同一生育率水平下,育龄妇女比例大的人口集团,其出生率高。

从整个国家范围来看,在一个时期内人口性别构成变动不大,对出生率变动影响小,但在一个地区,由于行业结构不同,人口的性别构成可能有很大差别。

例如重工业城市女性人口比例小,妇女在同样生育率水平下,该地区的出生率就较低,主要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

完成下列各题。

13. 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A. 动力辐合上升B. 热力辐合上升C. 动力下沉辅散D. 热力下沉辐散14. 易形成这种大物理状况的是A. 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B. 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C. 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D. 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答案】13. B 14.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热力环流原理的掌握情况,总体难度不大。

【13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等温线向上凸出,说明该地气温较周边地区高,气流在垂直方向上上升,在近地面等压线向下凹,说明该处气压较周边地区低,是由于受低压系统控制,气流辐合上升所致,是热力原因造成的,故选B。

【14题详解】夏天内陆地区的湖泊气温较周边地区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A错。

冬季岩石降温快,气流沿山坡下沉,B错。

郊区与城市之间,由于城市热岛效应,郊区为高压,下沉气流,C错。

冬季暖流流经地区,气流上升,D对。

故选D。

随着产业升级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相继进入我国。

下图为2000-2016年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演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5. 2000-2016年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演化的特点是①空间差异扩大②从城市核心区向郊区迁移③大分散,小集中④从城市核心区向远郊扩散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6. 2016年,影响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市空间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①地价②劳动力③集聚④市场规模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15. D 16.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布局,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掌握影响空间布局的因素,总体难度一般。

【15题详解】读图可知,外资研发中心分布空间逐渐从核心区向近郊和远郊扩散,空间差异变小,由原来集中分布在核心区与近郊,分布区域逐渐扩大,而并非是从核心区向郊区迁移,分布特点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从核心区向外围扩散,故选D。

【16题详解】研发中心对于劳动力需求不大,而市场是面向国际市场的,②④错。

随着城市用地逐渐紧张,地价成为影响布局的主要因素,小集中体现了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可以加强信息的交流与合作,①③对。

故选A。

近年来,浙江多地将农作物秸科、农药包装物等分散分布的农业废弃物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完成下列各题。

17. 影响农业废弃物分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土地B. 技术C. 资金D. 劳动力18. 与分散处理农业废弃物相比,集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A. 促进产业集聚B. 降低运输成本C. 提高规模效益D. 促进产业协作【答案】17. A 18.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事物分布的因素及集中处理的优点,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农业废弃物主要是由农作物秸秆及农药包装物组成的,而这些物质主要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有关,与技术、资金、劳动力无关,故选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