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明城址变迁

昆明城址变迁

UNIQUE & PPT PRESENTS
昆明市绿化
气候条件: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城区温度在0—29℃之 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是著名的春城。
地域条件:盆地受南北断裂带地质构造的影 响,山脉和湖泊呈南北向展布。城 市三面靠山,南滨滇池,具有依山面水的良好自然环境。
植被条件:优秀的气候使得此地的鲜花四季绽放,姹紫嫣红,让昆明独占花城之 美誉。
UNIQUE & PPT PRESENTS
近期建设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远期围绕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目标,合理规划布局 昆明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
UNIQUE & PPT PRESENTS
UNIQUE & PPT PRESENTS
UNIQUE & PPT PRESENTS
大区域性国际旅游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云 南省的省会;现代化开放城市及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北城(昆明主城):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厚的金融商贸 综合服务中心,大昆明城市的核心区。人口规模220万人; 用地220km2。(现状245万人,180km2) 东城(呈贡新城):形成高质量新兴工业、科研文教园区; 国际行政和国际商贸区;以花卉产业为特色的生物产业基 地、现代城市物流业中心。人口规模95万人;用地100km2 (现状5万人,5.5km2) 南城(晋城-新街新城):依托便捷的交通优势、依山傍 水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沿环湖高速公路形 成组团式发展的新型旅游度假城。人口规模75万人;用地 80km2。(现状2.7万人,3km2) 西城(昆阳-海口新城):以磷矿精加工、机械制造、电 子仪表、旅游服务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城。人口规模60万人 ;用地60km2。(现状11.1万人,13km2)
规划了“环状加放射的规划路网”,为昆明路 网框架规划奠定了基础。
UNIQUE & PPT PRESENTS
1982年版昆明城市总体规划
1982年昆明市辖四区(盘龙、五华、官渡、 西山),四县(安宁、呈贡、晋宁、富民) 总面积:6235KM2,总人口194.9万人。
昆明城市在过去历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 指导下建设起来,已初步形成城区、近郊 区、远郊工业城镇三个层的结构布局。城 市干道网络已基本形成“方格、环形、放 射”路网结构。
根据规划确定的“楔形”绿地空间,结合 “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共享等原则,将滇 池草海打造成城市重要的生态景观空间,锁定 进行以“水”为本,以“绿”为主,在空间结 构安排上,结合地形地貌,通过河道的自然划 分,形成5个半岛,呈“手”掌形,通过展延 环湖路线型,最大限度展示绿色渗透景观空间, 围绕水面,沿湖滨简历生态保护带,筑起一道 生态屏障。
清末 1936年 1962年 1978年 1993年 1995年 2002年 2006年
UNIQUE & PPT PRESENTS
昆明市规划
昆明城市定位:大山大水城市布局结构,充分展示昆明的山水城市之美,把昆明建 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
UNIQUE & PPT PRESENTS
UNIQUE & PPT PRESENTS
昆明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发展任务:挖掘历史文脉,突出文化优势,把昆明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 存在问题: 第一,作为城市发展内核的历史文脉被割裂。
第二,城市原有的大山大水空间格局被破坏。 第三,城市的人文之湖滇池受到严重污染。 第四,城市的街区和建筑风格没有特色缺乏个性。 第五,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第六,城市的管理缺乏文化视野和战略眼光。
昆明市规划
1根据明代风水大师汪湛海设计,昆明城将与昆明北边的蛇山(长虫山)共同构成吉 祥如意“龟蛇相交”图。
UNIQUE & PPT PRESENTS
明清时期昆明龟城城墙、城楼
1943年版昆明城市计划
城市发展形态为依托老城同心圆外扩,商贸等 核心功能布局依托火车站、盘龙江向东、向北 拓展,文教区安排在西北部(至今延用),工 业区安排在东部丘陵地为主,可理解为跳开昆 明平坝第一空间落位,相对形成隔离。居住区 安排在西南部靠近滇池,城市规划总人口85万 规划用地面积170KM2,人均综合用地达200M2。
目录
昆明的城址变迁 昆明市规划 昆明市绿化 昆明市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省会,首批中国文化历史名城,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 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
昆明城址变迁
1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滇池东岸就 有远古人类繁衍生息。
2公元前三世纪楚将庄蹺率二万将士入滇“ 变服从俗”并在滇池地区建立了统一国家。
3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郭昌以兵威服滇王, 建立益州郡,郡治所滇池县(今晋城)。
4从唐初开始,滇池流域的开发的重心逐步转 向滇池北岸。唐永泰元年(765年),地方政 权南诏国在今城区范围内筑拓东城,成为南 诏东都,后改称鄯阐城,实际上就是南诏国 的陪都,大理国亦如此,这段历史长达490年。
城市发展轨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