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度动态检测报告

年度动态检测报告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本次检测工作任务与目的*************************************,投产***年****月。

经济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矿山规模为中型企业,采矿方法为地下开采,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上下山;从业人数:截止2014年底职工在册人数为***人;设计生产能力**万吨,根据批复,我矿为高瓦斯矿井,生产能力为**万吨/年,按可采储量计算尚可服务**8年。

根据《河南省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技术指南》等相关文件要求,****矿积极响应省厅要求,展开了储量动态检测管理工作。

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公示要求,我矿具有编写本单位矿山储量动态检测报告的资质。

通过资源储量动态检测,详细阐述了我矿井本年度的采矿范围、采矿方法、采矿工程施工情况、施工目的及结果、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矿产资源储量综合利用、剩余储量估算等情况,来总结本年度矿山开采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矿区开发工作建议,提交储量动态检测报告,为下年度合理组织矿井生产,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提供建议和改进方法。

第二节矿山位置、范围及交通1.矿区位置*******位于*******内,属岳村管辖,地理坐标为***°**’*”~**°**′**″;北纬:**°**′**″~**°**′*″。

*******的采矿许可证号为(****************************),共有**个坐标点依次连接而圈定,矿区范围为******平方公里,井田边界西至第*勘探线,东至第*勘探线,南至**正断层,北部以二1煤层露头线和****断层为界。

2.矿界范围我矿面积:****平方公里。

开采矿种为煤炭,批准开采二1煤层,限采标高为+***~-***,矿区范围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核发的***个拐点坐标圈定(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有效期***年,自***年**月至****年*月。

*******拐点坐标一览表3.交通条件*******东北距**省省会**市**Km,西距**市**Km。

距京广铁路、新郑车站**Km。

矿铁路专用线和**铁路专用线相通,**地方公路在距****矿南部*Km处经过,东距**高速公路和***国道分别**和**Km,北距***公路**Km。

交通十分方便。

*******交通位置图4.地形地貌区内地形起伏不平,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总体西南高、东北低;本区地貌成因类型属构造剥蚀地貌,地貌单元为丘陵;水系属淮河流域;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区内主要有**、*寨、**等几个行政村,工业以建材(耐火粘土)、采矿、运输等为主,农业以小麦、玉米等为主。

水电状况良好,区内经济相对发达。

第二章地质勘查与采矿第一节.以往地质勘查工作评述*******的地质调查和开采历史非常悠久,可靠史料表明唐代采煤业已经盛行。

外国人**在***~***年间,***在***~***年间曾对****煤田作过调查;***年****对较大范围内进行过调查。

大规模的勘查开发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原地质部**测绘大队第**分队于19**年**月完成****井田1∶5000地形图测绘32.728km2,完成钻探工作量为15287.41m/50孔(与现矿井同范围完成钻探工作量为6104.10m/17孔),此次勘探大多集中在-15 m水平以上,河南省地质局**地质队19**年*月~19**年*月对本区进行的勘探,并综合本区以往所有地质资料提交了《******煤田*****矿区地质勘探报告书》,提交二1煤层资源储量******万吨,其中A(111b)级***********万吨,B(122b)级*******万吨,C(333)级**********万吨。

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地质依据。

*******现矿区位于该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的中部,包含现矿区范围。

2)****矿务局19**年~19**年历时20余年对本区进行了补充勘探,此次勘探目的是为****矿井生产和开拓延伸提供地质资料,完成钻探工作量29037.30m/88孔(与本次核实同范围完成钻探工作量为18994.59m/45孔),质量较可靠。

1988年9月***矿务局综合本区所有地质资料提交了《****煤田****矿补充勘探地质报告》,1989年7月煤炭工业部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以(89)豫煤生字第410号文《关于对****矿务局****矿补充勘探地质报告》的批复,批准二1煤资源储量***万吨,其中二1煤A(111b)级储量为***万吨、B(122b)级***万吨、C(333)级***万吨。

本次核实是依据该报告,该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包括本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现矿区位于该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的中部。

3)2007年7有~2007年12月历时半年,**************有限公司为*******编写《*************************************矿井地质报告》,并由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进行批准。

批准保有资源储量*****万吨,其中(111b)****万吨,(122b)*****万吨,(333)*******万吨。

该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包括本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现矿区位于该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的中部。

4)2008年11月~2009年2月,山东中煤物探测量总公司完成了***********32采区瞬变电磁勘探,提交有《***************采区瞬变电磁勘探报告》,施工测线47条,测深点1376个,试验点10个,检查点60个,总计物理点1446个,全区质检率为4.36%,电阻率相对平均误差±2%,均满足《规程》和勘探设计要求。

5)2010年河南理工大学**、**教授等对*****水体下采煤进行了论证,提交了《**************水库下采煤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采区水库下采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确认****采区水体下采煤是可行的,水库对矿井生产无影响。

但水体下采煤,要严格按规程实施,密切注意矿井水位、水量变化情况,贯彻落实“**************区水库下采煤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

6)2011年****公司为*******编写《*************************************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并由国土资源部文进行备案,资源量******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万吨,其中(111b)********万吨,(333********万吨,消耗资源储量********万吨。

此报告可作为编写动检报告的基础报告。

7)2012年,我矿编制《2012年煤炭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截止2012年底查明量剩余***万吨,保有储量*******万吨,其中(111b)*********万吨,(333)**********万吨。

由省厅专家进行评审,****国土局进行备案。

8)2013年,我矿编制《2013年煤炭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截止2013年底查明量剩余****万吨,保有储量****万吨,其中(111b)*****万吨,(333)****万吨。

由省厅专家进行评审,****国土局进行备案。

9)2014年,我矿编制《2014年煤炭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截止2014年底查明量剩余****万吨,保有储量****万吨,其中(111b)***8万吨,(333)****万吨。

由省厅专家进行评审,****国土局进行备案。

第二节.矿产开采现状本矿区位于河南省****煤田东部,行政区划主体位于*******。

矿区内煤层埋藏较深,发育较稳定,煤质中等,矿区构造-复杂型,煤层为典型的“三软”煤层,顶、底板不易管理,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现有*个井筒,*******主井、付井、****立井、*****风井和******风井;开拓方式: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开采方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矿井通风方式为对角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井下生产工人采用矿灯照明。

截止201*年底矿山查明资源储量****万吨,保有资源储量*****万吨,其中保有资源储量中(111 b)类**(**万吨,(333)类*****万吨。

第三节.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主要影响因素*******在水文地质单元上位于****复向斜岩溶裂隙承压水水文地质区的西段南翼,即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内有溶岩地下水的补给区转化为迳流区的地带。

矿井主要含水层有:寒武、奥陶系(∈3CH +O2M)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太原组下段灰岩(C3TL1-4)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太原组上段灰岩(C3TL7-8)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二1煤层顶板砂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

主要隔水层有:本溪组(C2B)铝质泥岩隔水层;太原组(C3T)中段砂泥岩隔水层;二1煤层底板砂泥岩隔水层;上、下石盒子组砂泥岩隔水层。

据矿井突水台帐资料和区域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井充水因素主要是地下水、构造裂隙水、老窑水,而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不占主要地位。

目前全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89m3/h,最大排水能力为2975m3/h。

二1煤层直接顶为Ⅰ级顶板,多为泥岩、次为砂质泥岩,个别为砂岩,厚度一般5~7m,不稳定,易垮落;老顶为大占砂岩,距煤层顶板0~10m;底板多为泥岩或粉砂岩,厚度5~6m。

二1煤层硬度F小于1,属典型的“三软”不稳定煤层。

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4.58m3/t,绝对涌出量8.54 m3/min,煤层自然发火等级为三级,为不易自燃煤层。

煤尘不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为12.03%。

第四节.本次工作评述1.本年度工作概况及质量评述1.1 本次工作概况****矿根据要求,组织地质、测量、绘图、煤质等专业技术人员分部门按季度对该矿矿产资源储量动用情况进行了动态检测。

首先收集和整理以往地质资料、各月、各季煤炭采出量表、各面、各头煤层赋存情况、核查报告等有关资料;然后进行了现场查询,对本矿生产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最后对本矿井下所做的工程进行数据实测;第四在实测成图的基础上,计算本矿2015年度动用资源储量并编写报告。

具体工作如下:(1) 现场查看了矿区地形地貌,详细调查了矿井的实际生产能力、回采率及矿井生产中的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情况(收集资料)。

(2) 井下检测方法:用钢尺、经纬仪下井按地质测量规程实测掘进巷道的长度及回采工作面的位置。

经纬仪,读数到15″;钢尺测距,读数到0.03m,然后使用全站仪复核(实测)。

(3) 下井检测路线为:检测主要路线:****工作面上下付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