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对策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命脉,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也是推动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发展“实体经济”所必需的人才保障。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政策的变化,我国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发展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就是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
借助国家资助制度和免学费制度,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上得起学,也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国家会提供全面的支持。
中等职业教育的大门将向任何一个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敞开。
除了将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下一步要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要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到更高水平,以下是对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几点看法:
一、打造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术高超的技师队伍。
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壮大“双师”队伍。
为提高教学质量,可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的方略。
根据教学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实际的工作,制定具有吸引力的相关政策,要求企业可以让教师以一个员工身份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并且能以员工的标准和角度进入到工作状态之中,并达到一定的时间长度。
通过产学结合、校企业合作使教师获取企业的先进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或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提高薪酬待遇,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
这样既弥补了“双师”师资的不足,又加强了
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还为学生拓宽了就业的道路。
二、强化校园学风建设,改变不良学习习惯。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改良学生学习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学风。
中职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未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影响到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要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明确学习对未来的重要性,打造坚韧的学习性格。
帮助他们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乐观应对,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1、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加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其课程设置的改革方向上,中职学校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型人才,提高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科学设置专业,以适应市场变化。
寻求与企业合作之路,探索与企业紧密对接的模式,没有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发展的原动力,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需求紧密结合。
为此,学校应成立由专职教师和专业岗位的专家组成的专门机构来研究制订教育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形式和内容。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中职学校应积极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多渠道、宽领域地进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完成从知识、技能到能力发挥的转变,适应社会要求和职业岗位群的多项需求,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适应就业岗位。
例如:学校也可就地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