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常用词汇总1、听:(一)单指听。
如‚夫子式而听之‛;引申为理会。
‚先王胜其法,不听而泣‛(二)听从。
‚谏而不听,则逃之‛‚其势宜听‛(读四声)(三)治理、判断。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垂帘听政‛(读一声,旧读四声)(四)任从、由着、放任。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听其自然‛(读四声)2、临:(一)从高处往地处看。
‚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居高临下‛引申为从上监视着。
‚上帝临女‛又为从上面到下面来。
做敬词‚请君临之‛用于抽象意境,表示遇到。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二)对着书画的范本进行摹做。
‚临摹‛(三)众人相聚而哭。
‚卜临于大宫‛特指众人定时在灵柩前哭。
‚朝暮临‛(旧读四声)3、量:(一)、(读一声)动词,计算物体容积。
‚为止斗斛以量之‛。
引申为量长短。
‚石称丈量,径而寡失‛(二)、(读四声)名词,斗斛一类的量器。
‚谨权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三)、(读四声)才具,才华抱负‚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四)、(读四声)审查,揣度。
‚量敌而后进‛‚量力而行‛4、因:(一)动词,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二)介词,表示通过的意思。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三)介词,表示由于的意思。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发展为‚因为‛(四)名词,缘由。
‚无因而至前‛(五)副词,于是。
‚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5、完:(一)、完善、完整。
‚巢非不完也‛‚初入无完群‛先演变为双音词‚完整‛(二)、修缮,修葺。
‚大叔完聚,缮甲兵‛‚父母使舜完廪‛作动词是表示使之完整6、官:(一)、行政机关(指处所)。
‚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不能治千人者,使处于万人之官‛可理解为‚官府‛。
引申为行政职务。
‚敢告不敏,摄官承罚‛可理解为‚官职‛又引申为行政机关的首长。
‚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二)、耳、目、口、鼻、心合成五官‚人之百事,如耳目口鼻之不可以相借官也‛7、行:(一)、(读hang二声)名词。
道路。
‚遵彼微行‛(二)、(读xing二声)动词。
走、走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引申为‚走了‛。
‚使子路反见之,知则行矣‛又为实际地做,实施。
‚闻斯行诸‛‚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三)、(读xing二声)副词。
将,快。
‚别来行复四年‛‚鄙夫行衰谢‛(四)、(读xing四声)名词。
行为,道德上的表现。
‚行比一乡‛‚听其言而观其行‛(五)、(读hang二声)行列。
‚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儿女忽成行‛8、遊:(一)、闲逛,随意旅行。
‚屈原既放,遊于江潭‛‚含哺而熙,鼓腹而遊‛引申为有目的的旅行,多指求仕。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遊大人已成名乎‛(二)、交往,交际。
‚请息交以绝遊‛、有时可以写作‚游‛但与水有关的游不可以写作遊9、振:(一)、摇动,抖动。
‚六月莎鸡振羽‛‚新浴者必振衣‛引申为举起来。
‚振长策而御宇内‛。
又为振奋,奋发‚振奋人心‛‚萎靡不振‛。
引申为发生,发出。
‚木体实而花萼振‛(二)、救济。
‚振穷困,补不足‛‚又从而振德之‛。
多写作‚赈‛。
10、操:(一)拿住,握在手里。
‚操吴戈兮披犀甲‛‚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二)操守,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
‚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引申为品行、品德。
‚虽贾人,有贤行‛11、纳:(一)收,收进。
与‚出‛相对。
‚夙夜出纳朕命‛‚十月纳稼禾‛又为让他进来或进去。
‚闭门不纳‛又为收容。
‚诸侯谁纳我‛(二)献纳,上缴‚纳玉于忘与晋侯‛‚纳此以请死也‛12、制:(一)裁制(衣裳)。
‚制彼裳衣‛(二)写作(作品)。
‚答客指事之制‛‚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三)禁止,遏制。
‚人不能制‛‚履至尊而制六合‛(四)规定。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进京不度,非制也‛13、偷:(一)苟且,不严肃。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二)薄,不厚道。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三)懒惰。
‚其下偷以幸‛‚使百姓免尽而众庶不偷‛(四)偷盗,偷窃。
‚楚有善为偷者‛‚求问产案父老偷盗酋长数人‛14、收:(一)逮捕。
‚此宜无罪,女反收之‛(二)收取,收掩。
‚余收尔骨焉‛‚好收吾骨瘴江边‛(三)聚集,收集。
‚行收兵‛‚汉辄使人收其精兵‛(四)收容,接纳。
‚辱收寡君‛(五)割取成熟的农作物。
‚畜积收臧于秋冬‛‚夫春生,夏长,秋收‛15、封:(一)加土培育树木。
‚宿敢不封殖此树‛引申为聚土筑填。
‚封王子比干之墓‛(二)古代帝王把土地分给人作为他的领土和封邑。
‚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
‛(三)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
‚封泰山而禅梁父‛(四)界域,疆界。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五)大。
‚羿淫游以佚田兮,又好射夫封狐‛(六)封闭,封合。
‚封书谢孟尝君‛16、坐:(一)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叫做‚坐‛。
‚席不正不坐‛(二)座位,名词。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后写为‚坐‛(三)因。
犯的罪(或错误)。
‚坐法去官‛(四)因。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17、廉:(一)堂的边。
‚设席于堂廉东上‛比喻操守气节。
‚砥砺廉隅‛‚廉隅自守‛。
(二)在财物的取与上严格要求自己,不贪。
‚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引申为清白高洁,洁身自爱,有节操。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三)价格低。
‚以其价廉而工省也‛18、危:(一)高。
‚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噫吁戏,危乎高哉‛引申为不稳,不安定。
‚高而不持‛‚高邦不入‛‚居安思危‛(二)二十八宿之一19、布:(一)麻布。
麻织品成为布。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二)先秦的一种货币。
(三)陈列,展开。
‚布币而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20、渐:(一)流入。
‚东渐于海‛引申为浸泡。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潃‛引申为慢慢渗透,习染。
‚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二)进。
‚疾大渐‛引申为徐进。
‚鸿渐于干‛又引申为事情逐渐发展。
‚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21、劝:鼓励,奖励。
‚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我戮之不详,赦之,以劝事君者‛又表示奋勉。
‚举善而交不能,则劝‛22、居:(一)坐。
‚居,吾语女‛‚居下位而不获于上‛名词,住处。
‚闻其名居,不告而退‛动词,当、任。
‚功成而弗居‛‚居之不疑‛(二)用于‚有顷‛,‚久之‛,‚倾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了一段时间,语气较虚。
23、离:(一)分散,分离。
与‚合‛‚即‛相对。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若即若离‛(二)、遭受、触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这个意义上写作‚罹‛24、取:(一)拿,拿来占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又为从中取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二)攻取,攻下,占领。
‚秦人伐晋,取武城‛‚大破之,取阳晋‛(三)娶妻。
‚取妻如之何?‛‚君取于吴为同姓‛25、穷:(一)阻塞不通。
与‚通‛‚达‛相对。
‚阻穷西征,严何越焉‛引申为尽头。
‚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穷焉‛(二)极,尽。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无穷无尽‛。
26、聪:耳力好,听觉敏锐。
与‚聋‛相对。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引申为听得清楚。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引申为明智。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27、放:(一)驱逐。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屈原既放,三年不复得见‛(二)放纵,不检束。
‚放僻邪侈,无不为已‛‚放其心而不知求‛28、举:(一)举起来,抬起来。
‚吾力足以据百钧,却不足以举一羽‛,有用于抽象意义表示自己超出一般人。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引申为举荐,提拔。
‚举其偏,不为党‛‚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引申为发动,发起。
‚晋不更举矣‛‚大举进攻‛(二)攻下。
‚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三)形容词,全。
‚举世皆浊我独清‛‚举国欢腾‛副词,全部。
‚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29、斯:(一)砍。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二)代词,这,这个,这样。
‚于斯三者何先?‛‚何故至于斯‛(三)连词,那么,这样……就。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0、伐:(一)砍,砍伐。
‚伐其条枚‛‚坎坎伐檀兮‛(二)进攻,征伐。
‚公伐诸鄢‛‚蔡溃,遂伐楚‛(三)夸耀。
‚愿无伐善,无施劳‛‚孟之反不伐‛【征最初是褒义词,伐最初是中性词。
征用于天子进攻诸侯,有道的进攻无道的,伐用于诸侯之间的战争,不分上下】31、策:(一)竹制的马鞭子。
‚振长策而御宇内‛动词,打马使前进。
‚策其马曰‛。
今有双音词‚鞭策‛(二)写字的竹简或木简,简策。
‚文武之政,布于方策‛发展为一种文体。
贾谊‚治安策‛(三)计策,计谋。
‚曾不能画一计,出一策‛‚出谋划策‛‚手足无策‛(四)蓍草做的筹码,占卜用。
‚乃端策而拂龟曰‛‚龟策不能知此事‛(五)拐杖。
‚夸父弃其策,是为邓林‛动词,拄或扶。
‚策杖从我游‛‚策扶老以流憩‛32、仇:(一)对,俦类,俦辈。
‚公侯好仇‛引申为配偶。
‚嘉耦曰妃,怨耦曰仇‛(二)仇敌。
‚与子同仇‛‚亦辄为报仇‛33、发:(一)把箭射出去。
‚一发五豝‛‚射者正己而后发‛‚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引申为派出,派遣。
‚于是使人发驺征庄辛于赵‛‚发使使燕‛(二)出,出发。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发郢都而去闾兮‛‚朝发夕至‛引申为起,启用‚舜发于畎畝之中‛(三)启封,开。
‚书未发‛‚韩信使者至,发书‛特指开粮仓赈济灾民。
‚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又特指花开。
‚忽忆两京梅发时‛用于抽象意义,启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又为阐发。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34、徙:(一)迁移。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政,是吾忧也‛(二)调职,多指降职。
‚徙齐王信为楚王‛‚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35、存:(一)不及物动词,存在。
与‚亡‛相对。
‚臵之亡地而后存‛‚侯之门,仁义存‛使动用法,表示使不死,使不亡。
‚已却秦存赵‛(二)思念,关心。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引申为问候。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36、问:(一)提出问题,询问。
‚敢问何谓也‛引申为追究,责问。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吏毋得问‛又为问候、慰问。
‚太官致餐,侍医视疾,使者临问‛(二)赠送,馈赠。
‚杂佩以问之‛‚何用问遗君‛(三)音信,书信。
‚书问致简‛37、直:(一)不弯曲,与‚曲‛‚枉‛相对。
‚木直中绳‛引申为正直。
‚能使枉者直‛‚伏清白以死直兮‛引申为有理。
‚上自魏其时,不直武安‛(二)当,对着。
‚直东序西面‛‚诸左方王将居东方,直上谷‛引申为轮班,值班。
‚入直殿中‛(三)物与价相当,价值。
‚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又为报酬。
‚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四)副词,意义略同‚特‛表示‚只‛‚只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五)副词,简直。
‚然则群臣直莫敢忠主忧国以争社稷之利害‛38、齿:(一)排列于唇前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