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报告
《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课例研究报告
研究主题: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研究课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小小新闻发布会》
研究团队:
主持人:刘苗苗
授课人:白雪梅
参与人:唐丽丽,王聪聪等全体语文组成员
指导教师:邢清民
3月
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学生从“会背会写”逐渐转变为“能言会道”,说话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交水平的标准。
那么,作为言传身教的老师,怎样将这一本事教给学生,或者说老师自己如何上好“说话课”或者“口语课”,成为了我们很多人的困惑。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
它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言这东西,能够说是又简单又复杂。
简单,因为七八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掌握了;复杂,因为可能几十年还掌握不好。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因此说话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在三四年级段这样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示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由此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在于服务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正是口语交际的最终训练目的。
三月初新学期伊始,我校领导就已开始部署本学期各组的课例研究活动事宜。
语文教研组第一次教研会在四楼会议室召开。
会议上低段、中段、高段互相结合,针对“口语交际”展开讨论。
组长唐丽丽说:“高年级段的学生在说话交际方面已形成自己的方法和风格,而且能独立完整地描述一件事情。
”
低年级段王聪聪老师说:“一年级的孩子们刚刚入校,还未从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转变过来,说话及表示没有达到独立自主的程度,大部分依靠老师教或者模仿她人。
”
后来,我们将口语交际课研究的对象定位在四年级的学生身上。
原因有以下几点:1,四年级的孩子年龄段都处在八九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观表示意识。
2,四年级的口语交际课较之一二年级和五六年级的过低和过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能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从而更好的根据学生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3,研究中级段的口语交际,既能够检测低级段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能够为高级段的口语学习夯实基础,探索实践,寻找更适合上好“口语课”的方法,与师与生都是双赢。
最初,主持人刘苗苗老师将课例研究主题定为“如何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经过商讨,集体的智慧是强大的,我们最终将课例研究的主题定为:借助口语交际活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将课例定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小小新闻发布会》。
授课老师为四年级语文老师白雪梅。
初次接触这个主题,说实话我们无从下手,但未知领域的探索,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我们不怕尝试,不怕失败,只要能在
探索口语交际的这条道路上自我挖掘、自我实践、自我突破、自我成长、自我收获,我们愿意秉承本真,一路前行。
二、理论意义
口语交际关系着人的社会交往的成败和事业发张的大事。
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就应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把口语交际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
其次,儿童从进入小学后,能基本正确的运用语法进行交谈,可是要能达到运用语言熟练交流的程度,还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小学阶段是儿童口语能力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
抓紧这一时期对小学生进行规范的、严格的口语交际训练,有助于她们学会运用口语,学会与人交际,对她们的一生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发展她们智力的强有力手段,坚持口语交际训练,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专一的注意力、快速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人的素质培养上,历来能说会道、能言善辩都被人们称道。
可是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重知识能力,重书面轻口头的情况,素质教育要创设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要重视人的发展规律,人的听说能力是协同发展的。
而且这种发展主要在交际实践中进行,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三、研究目标
1.经过阅读专业书籍,学习口语交际课堂实录,训练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