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徐珊妹
曲师大教科院
摘要: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它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以受到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大学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力欠佳,制约其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付,以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措施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从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其核心为学生积极主动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顺利完成自学任务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既有综合性的特点和复杂的结构.它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对学生有效的管理自我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发挥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大学的管理更加自由,松散,大学生自由支的余地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鉴于高等教育和管理的特点,自主学习应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然而,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则让人堪忧,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大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学习能力.显著差异来源主要是小学的应试教育是学生的学习以升学为主,学习在这种外在动机的支配下不得不积极主动的学习.然而当升学目标一旦实现,这种外在动机随之减弱甚至消失,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动力,动机的减弱或消失将导致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降,因而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这主要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厌学;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绝大多数学生不清楚什么是自主学习和如何自主学习.因此,有必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其在愉悦的环境中实现知识的内化.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大学生是能动的个体,其自主学习是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习得知识经验的过程,此过程是与个体不断积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分不开的.发现并解决问题是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自主学习有助于个体在积极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中激发起问题意识,实现知识经验的习得.
(二),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非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而是一个能动的学习者.大学生生活在学习费为较为浓厚且宽松的环境中,强化其学习的外在刺激物较为分散,刺激使个体难以有针对性地对某一刺激物作出相应的反应,大学生在外在学习刺激物分散的情况下,其个体学习的外在动机弱于中小学阶段,从而出现随波逐流,堕于积极主动学习的情况,个体学习的自主性很大程度上被抹杀了.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个体的学习在内部动机的作用下实现,个体可以自主能动的探究知识.能动性是以自主性为前提且反过来对自主性起强化作用.个体能动的学习,势必会青花起学习的自主性.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种行为过程和结果,它受到人的心理因素的制约,这种心理因素更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的意识上,即创新意识.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有识青年,对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其创新意识的有无或强弱都将影响着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而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可以自主的探究知识,发现新问题,通过自主对知识的建构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体需借助发散性思维或创新思维,这两种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前提..外化的结果必然内化,个体在解决中经常使用这两种思维方法,救治这两种思维方法就会被个体内化,成为个体心理和行为活动的习惯方式,那么个体的创新意识将在无意之中得到了培养.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强化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自我概念是一个动力系统,有研究发现,高自我概念学生在学习中更为积极,能够不断地认识自己.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当前很多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定位于应付考试和毕业后的就业.很多学生在毕业之际选择考研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通宵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从而削弱了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大学生应该明确自主学习是大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业概念,对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应该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多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会,与高年级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和策略,从而使大学生对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培养成就动机.
(二),培养正确的归因方式,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学习归因对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自我效能的培养都有重要影响.大学生应谨向积极的内部归因,把学业的成功归因为能力强,学习努力等可控的内部因素,不断增强学习自我效能信念.在学习与挫折时,适当采用"运气不好"等外部因素归因的方法,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策略,制订合理目标,重新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归因与进一步动机激发之间的良性循环,提升其自我效能感,高效能的学生比低效能的学生更多使用自主学习策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从而使他们愿意学习,在行为上成为一个真正的积极参与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的策略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三)联系相关策略和技能,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如何探讨有效的自主学习干预模式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国外在自主学习教学指导模式的研究上成果颇多,如旨在促进学生对社会科学进行探究学习的"学习循环探究模式"等等.除了进行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内化学习技能外,教育工作者还可以进行诸如时间管理训练,归因技巧指导,元认知能力的训练等等,以使大学生学会合理的利用时间,劳逸结合;掌握积极归因的技巧,提升自我效能感;根据情景特征不断调整学习状态,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从而在元认知上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四)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案,优化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内在条件,也需要外在的社会支持和物质保障系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优化教学环境,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估系统.
1,高校应给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大力加强教师,实验室,图书馆,电脑机房和心理咨询室等的开发和建设.
2,学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完善课程结构,加
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使大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色选择学习内容和导师,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应以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研活动.
参考文献
[1]周炎根,桑青松.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40-142
[2]宋毅,王言根.大学生学习改良刍议[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