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初始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单位:江门凌云涂料有限公司
实施日期:2016年10 月10 日
目录
1 事故风险分析 (3)
1.1 危险性分析 (3)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3)
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4)
2 应急工作职责 (4)
2.1 应急组织机构 (4)
2.2 工作职责 (4)
2.2.1 岗位员工职责 (4)
2.2.2 班组长职责 (5)
2.2.3 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5)
3 应急处置 (6)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6)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6)
3.2.1 厂区危险目标初始火灾的处理 (7)
3.2.3 槽车初始火灾的处理 (7)
3.3 报告事项 (8)
3.3.1 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 (8)
3.3.2 报告内容 (8)
4 注意事项 (8)
1 事故风险分析
1.1 危险性分析
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中,危险性分析结果,本公司所涉及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性、易爆性、易挥发性、毒害性、流动扩散性、腐蚀性等。
本公司危险化学品均具易燃易爆性,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由于仓储、生产设施质量问题或者操作失误,而导致危险化学品泄露,泄露出来的液体具有易挥发性,若通风不良,会造成易燃蒸气聚积,达到爆炸极限,一旦遇到火源(如雷电火花、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以及其他点火源),则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初始火灾受季节影响较大,如遇到夏天,温度较高,泄漏出来的液体,挥发更快,且易达到其闪点而发生闪燃。
另外,在雷雨高发期季节,储存、生产设施若防雷防静电设施失效,则会发生雷电火灾事故。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的区域、地点或装置有:
(1)公司的甲类车间生产区、包装区;
(2)甲类仓库的危险品。
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危险化学品初始火灾可能出现的预兆:
(1)出现危险化学品泄露;
(2)周边有点火源存在,如电气设施使用非防爆电气设施,使用铁制工具处理泄露液体,法兰静电跨接或静电接地失效,防雷设施失效等。
2 应急工作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甲醛车间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刘德培、苏宏均、徐光业、周景荣、周景艺、王祖光、屈代江、王刚生。
其中,刘德培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2.2 工作职责
2.2.1 岗位员工职责
(1)发现初始火灾,立即关闭相关防火门;
(2)使用现场灭火器进行灭火;
(3)呼喊周围人员参加到灭火和报警;
(4)报告班组长或应急小组组长;
(5)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
2.2.2 班组长职责
(1)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
(2)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3)若初始火灾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则立即疏散本班组人员,并立即上报本车间应急小组组长;
(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
2.2.3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2)根据初始火灾发生趋势,下令按操作规程紧急停车;
(3)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4)根据初始火灾发生趋势,组织疏散车间员工到指定地点;
(5)若初始火灾进一步恶化,演变成车间级火灾,则立即上报企业应急指挥部,请求启动企业应急预案或厂区应急预案;
(6)接受和执行企业应急指挥部或厂区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
3、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初始火灾处理包括公司危险目标初始火灾的处理。
在火灾尚未失控之前,迅速采取正确措施,控制火灾。
一旦火灾失控,应急小组组长,应立即下令应急人员撤离现场,封锁现场,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或厂区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
应急小组组长应根据火势和现场情况,决定是否拨打119报警电话要求当地消防队的救援。
3.2.1公司危险目标初始火灾的处理
(1)立即关闭着火点相关装置;
(2)对于发生在设备的着火点,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3)对于泄露在地面上的液体的初始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
(4)当小型火灾进一步扩大时,启动泡沫消防系统,用泡沫消防栓进行灭火;
(5)若发生一般可燃物初始火灾,可使用大量的水或消火栓灭火;
(6)若初始火灾会涉及到电气线路或设施设备时,则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
(7)当初始火灾威胁到相关装置或仓储时,应启动冷却系统,对受威胁的装置进行冷却;或将受威胁的库区储存桶,转移至安全空置区。
3.2.3 槽车(卸货时)初始火灾的处理
(1)装卸液体罐口着火时,现场装卸人员可先用随车携带的灭火器对准罐口将火源扑灭。
(2)由于槽车罐体本体破损或因高温变形而出现裂纹,使液体外流,槽车司机可利用附近的排水沟或挖沟,让液体流入沟内燃烧,控制火势,防止蔓延。
3.3 报告事项
3.3.1 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
3.3.2 报告内容
(1)着火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2)已着火液体的名称、着火的原因,火势情况;
(3)已采取的措施,报告人及电话。
4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注意冻伤;
(3)对于大部分危险化学品初始火灾,用水灭火基本无效;
(4)灭火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