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思维训练专项训练姓名班级第一讲整数、小数四则的巧算例1,计算67×68×69-66×68×70解析:寻找同因数是关键,观察我们发现,除了68这个同因数之外是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创造同因数“69”。
66×70=66×(69+1)=66×69+66原式=68×(67×69-66×70)=68×(67×69-66×69-66)=68×[(67-66)×69-66]=68×[69-66]=68×3=204例2.计算 1.22+19.25+37.28+55.31+73.34+91.37+109.40解析:观察发现,式子中共有7项,相邻两项的差:19.25-1.22=37.28-19.25=55.31-37.28=73.34-55.31=91.37-73.34=109.4 0-91.37=18.03.因此,这7个加数恰好组合成一个等差数列,于是:解法1:依据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进行计算1.22+19.25+37.28+55.31+73.34+91.37+109.40=(1.22+109.40)×7÷2=387.17解法2:因为项数7是奇数,可以按照公式“和=中项×项数”进行计算:1.22+19.25+37.28+55.31+73.34+91.37+109.40=55.31×7=387.17强化训练1.计算562+442+12×442.计算786+871+618+167+382+129+833+2143.计算233+322+344+433+455+544+566+655+677+766+788+877+899+9884.计算993-884+774-665+555-446+336-227+117-85.计算2008×4+2007×5+2006×6+2005×7+2004×86.计算249×0.3+24.9×3+2.49×30+0.249×3007.计算18000÷2÷3÷4÷5÷68.计算37037×54第二讲 分数四则的巧算例1, 计算 561562812814114717+++ 解析:观察发现,相邻两个加数的整数部分,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相邻两个加数的分数部分,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1。
于是想到: (1)如果给整数部分再加上7,与原来的7合成14,再与原有的14合成28,……以此内推,最后到2个56,等于112,所以,原来的整数部分应该是112-7=105;(2)如果给整数部分再加上561,与原来的561合成281,再与原有的281合成141,再与原有的141合成71,最后得到2个71,等于72,所以原来的的分数部分应该是561556172=-。
于是:原式=(7+7+14+28+56-7)+(561+561+141+71-561) =(56×2-7)+(561271-⨯) =5615105例2,计算28511651771211+++ 解析:观察发现,原式可以化为19151151111171731⨯+⨯+⨯+⨯, 于是猜想采用裂项相消法有,)7131(41731-⨯=⨯,)11171(411171-⨯=⨯,)151111(4115111-⨯=⨯,)191151(4119151-⨯=⨯。
于是原式=19151151111171731⨯+⨯+⨯+⨯ =)7131(41-⨯+)11171(41-⨯+)151111(41-⨯+)191151(41-⨯ =)191151151111111717131(41-+-+-+-⨯ =)19131(41-⨯ =574强化训练(二)1.计算91)919(91)9118(91)9127(91)9136(91)9145(91)9154(91)9163(91)9172(91)9181(⨯-+⨯-+⨯-+⨯-+⨯-+⨯-+⨯-+⨯-+⨯-2.计算20÷6+40÷9+50÷12+60÷15+70÷183.计算2401302161271441241261219011875115481123619⨯+⨯+⨯+⨯+⨯+⨯+⨯+⨯4.计算1439999439994399439++++5.计算714213012011216121++++++6.计算151111191971751⨯+⨯+⨯+⨯第三讲整除例1,有一个五位数,1 5 4,已知这个数能被36整除,这个5位数最大是多少?解析:根据整除的知识:(1)因为36=4×9,所以这个数能被4和9整除。
(2)一数能被9整除的条件是,各个位数上的数的和能被9整除。
已知的三个数1+5+4=10,所以,其余的两个数的和只能是8或者17时,10+8=15,10+7=17,这个五位数才能被9整除。
为了使得到的数最大,要填的来两个数的和取17,这样,百位和十位上两个里就只能填9和8。
(3)一个数能被4整除,的条件是末两位数能被4整除。
这个五位数的末两位数是4,所以十位上的里只能填8.于是,这个五位数是15984。
例2,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
他们算了一下,如果每只船人数相等,每只船能做6人就要比每只船坐9人多租2只船。
这个班有多少人?解析:每只船的人数相等,既可以坐6人,也可以坐9人,这说明这个班的人数是6和9的公倍数。
可能是18人,36人,54人,72人……,如果是18人,两种坐法所需要的船相差是18÷6-18÷9=1(只),不符合题意;如果是36人,两种坐法所需要的船相差是36÷6-36÷9=2(只)符合意义所以,这个班的人数是36人。
第四讲多边形例1 左下图,梯形ABCD的面积是36cm2,E是BC的中点。
求阴影三角形AED的面积?解析:让三角形ABE绕E点旋转,使BE与EC重合,得到的三角形AFD,如右上图。
因为AE=EF,所以,三角形AED和三角形EFD的面积相等。
也就是说,三角形AE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FD的一半。
因为,三角形AFD的面积与梯形ABCD的面积相等,所以,三角形AED的面积是36÷2=18(cm2)例2,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上底AB=15cm,高BC=30cm,两条对角线相交于E。
已知三角形ABE的面积比三角形ECD少150cm2,求直角梯形ABCD 的面积。
解析:题中关于三角形ABE和ECD,除了知道他们面积相差以外,其他一无所知。
因此,不可能直接从这两个三角形入手。
观察发现,如果给这两个三角形都拼上一个三角形EBC,那么,三角形ABC与三角形BCD面积的差任然是150cm2。
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5×30÷2=225(cm2),三角形BCD的面积是225+150=375(cm2),,DC的长是375×2÷30=25(cm),梯形ABCD 的面积是(25+15)×30÷2=600(cm2)。
强化训练1.一个长方形,长和宽都增加4cm,面积增加44cm2,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底AD=13.2cm,E是AD的中点,已知梯形EBCD 的面积是79.2cm2,求梯形的高。
3.下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64cm2。
E、F分别是相邻两条边的中点,三角形AEF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学校体育场是长方形,宽是100m。
张老师晚饭后散步,以每小时3km的速度绕体育场走一周,正好用10分钟。
这个体育场占地多少公顷?1,宽增加13cm,就变成一5.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8:5,如果长减少7个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法厘米?6.如图,ABCD是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E、F分别是AB、BC的中点,AF与CF交于G,四边形AG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第五讲长方体与正方体例1,一个正方体木块,表面积是16cm2,把它截成8个体积相等的小正方体木块,每个小木块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解法一:解答这类题目,绝对不能不假思索的人为每个小木块的表面积是16÷8=2(cm2)。
首先应该想到,怎样才能把一个大正方体截成8个体积相等的小正方体。
第一步,沿着垂直于高的方向,把正方体截成体积相等的2“片”;第二步,沿着垂直于宽的方向,把正方体截成体积相等的4“条”;第三步,沿着垂直于长的方向,把正方体截成体积相等的8“块”;1。
从上面截的过程可以想到,小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等于大正方体一个面的41×6=4(cm2)。
由此可以算出小正方体的面积是16÷6×4解法二:上面的过程说明,小正方体的棱长是大正方体棱长的一半,即棱长缩小了2倍。
根据正方体的棱长扩大或缩小2倍,表面积扩大或缩小2×2=4倍,体积扩大或缩小2×2×2=8倍,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6÷4=4(cm2)。
例2,一个长方体,高18cm,底面是正方形,侧面展开后恰好也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解析: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等于长方体底面的周长,宽是长方体的高。
已知这个长方体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说明这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等于18cm。
又知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是正方形,所以这个正方形的棱长是18÷4=4.5(cm)。
由此可以求出:长方体的底面积是(18÷4)2=20.25(cm),长方体体积是0.25×18=364.5(cm3)。
强化训练1.把两个同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棱长的总和是96cm,原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2.一个棱长3cm的正方体木块,表面上涂满了漆,把它全部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
其中,三个面上有漆的有多少块?两个面上有漆的有多少块?一个面上有漆的有多少块?各面上都没有漆的有多少块?3.用长6cm、宽4cm、高3cm的长方体,拼成一个体积尽可能小的正方体,需要多少个这样的长方体?拼成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把一根100cm长的长方体木料截成5段后,表面积增加了80cm²,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有一根长方体木料,两个底面都是正方形,4个侧面的总面积是7.2m²。
如果这根木料的长度是4.5m,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6.某建筑工地挖一个地基坑,长50m、宽24m、深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