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平生著作、 译作十分丰富,其中《撒哈拉的故事》 《万水千山走遍》《雨季不再来》《哭 泣的骆驼》《我的宝贝》《闹学记》 《滚滚红尘》等散文、小说、剧本更是 脍炙人口,在全球华人社会广为流传, 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 人
• 《撒哈拉的故事》以率真、乐观的笔风记 叙了她和丈夫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那一段 难忘岁月。有她和丈夫之间的生活琐事, 有当地的民俗民风等等,属于散文形式。 她并没有这段波折的故事里过多的挥洒笔 墨,但就是那几句轻描淡写的字句仍可以使 读者深刻的感到她那段生活里的苦不堪言 却爱莫能助.
《撒哈拉的故事》
——黄泽晴
三毛 台湾作家。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 海县人。原名陈懋(mào)平,1946年改 名陈平,笔名“三毛”。1964年入中国文 化大学哲学系,肄(yì )业后曾留学欧洲, 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那利岛并以当 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情感真挚的 作品。1981年回到台湾,在中国文化大学 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专职从事写作和 演讲。1991年1月4日自杀而死,终年48岁。
赏析:用当时的天气衬托荷西的辛 苦。
片段赏析
黄昏了,太阳正落下地平线,辽阔的沙漠 被染成一片血色的红。这时鼓声响了起来, 它的声音响得很沉郁,很单调,传得很远,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是婚礼,这种神秘的节 奏实在有些恐怖。我一面穿毛衣一面往罕 地家走去,同时幻想著,我正跑进天方夜 谭的美丽故事中去。
赏析:动静结合,用沙漠的色彩和 鼓声衬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片段赏析:
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太阳升到头顶上了, 我将一块湿毛巾盖在荷西的头上,又在他 打赤膊的背上涂油。荷西的手磨出水泡来, 我不会做什么事,但是我可以压住木条, 不时拿冰水上来给他喝,也将闯过来的羊 群和小孩们喝走。 太阳像溶化的铁浆一样洒下来,我被晒 得看见天地都在慢慢的旋转。 荷西不说一句话,像希腊神话里的神祗 一样在推着他的巨石。 我很为有这样的一个丈夫骄傲。 过去我只看过他整齐打出来的文件和情 书,今天才又认识了一个新的他。
• 金色松软的沙滩表层上似乎总留有三毛一 串吹散不去的足迹,虽只是片浅浅凹陷的足 印留痕,却是承起了一位伟大的女性.因为喜 爱,所以追求.
• 三毛对于沙漠的渴望是内心洋溢而出 的一种对生活超逸不俗的情趣,当驻足 于三毛的撒哈拉世界,鸽灰色的天空,沙 丘山峦,风土人情中, 可以感受到她超 逸豪放的意性勃发飞扬.前世回忆似的 乡愁是三毛对撒哈拉神往的最后解释.
问题: 1.三毛的原名?后改名为? 原名:陈么体裁? 散文 3.作者以什么样的笔风叙述了她与谁在哪里的一段怎样的 岁月?
以率真、乐观的笔风记叙了她和丈夫在撒哈拉沙 漠生活的那一段难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