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规划实践》
总结报告
本人照片
姓名:李思琳
班级:国贸092
学号:0901020121
组别:U08
总结文章名
总结1 总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总结2 个人述职
述职2.1 本人贡献
述职2.2 本人不足
述职2.3 团队精神
述职2.4 对“下一次”的规划
总结3 团队述职
团队3.1 每位成员的贡献
团队3.2 每位成员值得改进之处
团队3.1 团队协作及其效果
总结4 业绩分析
业绩4.1 投资分析
业绩4.2 筹资分析
业绩4.3 生产分析
业绩4.4 营销分析
业绩4.5 现金流分析
业绩4.6 盈利分析
业绩4.7 其他分析
总结5 思考
思考5. 1不同融资方式的实际利率各是多少?你认为应如何安排?
思考5.2 不同产品的研发投资效益应如何分析?
思考5.3 不同生产线的投资效益应如何分析?
思考5.4 五个市场的开拓投资效益应如何分析?
思考5.5 ISO认证投资的效益应如何分析?
思考5.6 教材上的演示方案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如何改进?
总结6 企业管理能力
管理6.1 决策流程是否合理有效。
你们是如何管理的?有何经验教训?你认为合理有效的决策流程应该是怎样的?
管理6.2 企业报表能否正确及时编制。
你们是如何管理的?有何经验教训?你自己掌握了报表编制的方法了吗?你独立编制了几张报表?哪几年的?感觉如何?你会使用报表吗?使用了多少次?效果如何?
管理6.3 经营方案能否正确及时录入系统。
你们是如何管理的?有何经验教训?你参加过数据录入吗?成功率为多少?感觉如何?
总结7 课程收获
收获7.1 与以前理论课程学习的关系
收获7.2 与以后课程学习的关系
收获7.3 与将来工作的关系
收获7.4 对个人素质完善与提高
总结8 意见与建议
总结9 自选题目(同学根据自己的心得自拟题目发挥)
生产线的建设,产品与市场策略
一条自动线的折旧是3M,每年要缴纳1M的维修费,一条生产线每年可以生产4个P1,P1的直接成本是2M,若按照P1的单价是5M/个,5×4—2×4-3-1=8M,根据市场分析得知P1的价格与年数成反比,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P1的利润越来越低。
若这条生产线转产为P2或者P3那我们的利润会更高,加上机会成本,P1在第三年之后的利润相当薄甚至为负,所以我们决定在第一年建两条P1的自动线,在第三年时放弃P1的生产,将P1的生产线转产为P3或P4。
所以我们第一年一共建了四条生产线,两条自动的P1两条自动P2,第二年由于我们太过谨慎错过了扩大生产,在第三年时我们增加了两条生产线,随后我们根据我们现金流状况来决定是否增加生产线,虽说整体上我们是量力而行,但是第二年错过的时机已经潜在的为我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所以说生产线的扩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尽早。
在经营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细节方面的问题,就是自动的生产线最好在第二个季度开始建设,这样是在第二年初投入使用,这样可以减少一年的折旧和管理费,虽然整体来说数目不是很大,想想破产有时也只是1M的事情,你就不会因为麻烦而忽略这个细节了,“细节决定成败”永远是条真理。
2、在市场策略方面,我们一直是根据我们的生产线来决定开拓几个市场,由于
我们是在第四年年才完成8条生产线的扩建,所以我们没有开拓国际市场,发现时“亡羊补牢”也已经晚了,所以说六年的经营市场开拓也最好尽早,为最后一搏做最充分的准备。
广告投放及订单的选择
对于订单,我觉得我们第一个失误就是一开始没有搞懂交货期和账期,尤其是账期,以至于我们在第一轮和第二轮都不知道怎么收应收账款,不过在第三轮我们已经知道了,也就是正式决赛的那一轮。
选单,我只能说尽量量力而行,也就是说最好的订单就是什么时候生产出来就能够什么时候卖出去,然后及时拿到货款,选账期我也偏爱于选1Q或者2Q的,但是如果真的没有那么短的账期的话为保证产品能够尽量卖出,3Q4Q的账期也会选择,不过在算完订单以后我
会对所选的订单做一个调整,也就是说把先生产出来的产品尽量先交账期短的,做到应收账款能最快的到账。
对于广告的投放,我觉得我们班的广告的投放比较疯狂,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投放量大,有时候一个市场一个产品投2-3个广告费都只能排到后面;二是广告投放过于集中,这一点我认为应该是每个小组都认真研究了市场的预测,结果导致我们的广告都集中投放到那些产品价值预期高的市场,其实我觉得如果这时我们用一个逆向思维,转而把广告投放在那些产品价值预期比较低的市场,虽然产品价值低1-2个M,但是其实广告费投得少,而且有可能投比较少得广告就能获得二次选单甚至是多次选单,我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还有其实我觉得广告的投放也是紧随着产品的,比如说我们组在后来有生产P4,因为其他组生产P4的比较少,所以P4的广告不管投在哪个市场,只要比较少的广告费都能够选单有的甚至还能进行二次选单,但是P2和P3的广告竞争战就打的很惨烈,因为我们有一年P3的产量太大,所以一个试产不得不投放5个广告,但是好像其他组有比我们组投放的更多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恶性竞争。
课程经验与收获
1、要临危不乱
我们的选单有过三次失误,一次是没有高清楚交货期的概念,其实当时没有看清楚也有一部分原因,第二次是我们对一组选单中得两个订单产生分歧,拿不定主意,错过了选单,第三次是在遇到了大多是三个两个一个交货期的时候,我们顿时都很慌乱,没能及时根据我们的产量选出合适的账单,从而也错过了几个订单,这对权益的损失的也是相当的大。
2、要透彻的理解规则
在经营中我们误将“交货期”和“收账期”这连个概念在时间上混同,认为一季的交货期类似于一季的收账期,只需在拿单后的第二季交货即可,可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一概念上的理解不透导致了我们紧急购买了成品,直接损失15M。
由于对规则的不了解我们不知道违约会比购买成品损失的要少,造成了巨大的权益损失。
掌握和熟悉游戏规则是在比赛中取胜的先决条件,而对规则的钻研显然是需要私底下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将其参透的。
对于这一点我承认我做的不够好,在时间的付出上我不想为自己找太多的客观理由,我只能说如果我的时间更充裕一些的话,我会比现在玩得更好。
3、最好用软件代替纸和笔
我们组在安排生产经营时极少用到电脑,通常都是在流程图上用铅笔涂涂画画。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其一是容易出错,很多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某一个数字代表什么,为此还需要再从头推算一遍;其二是计算量大,例如计算现金流和年末权益涉及的数据较多,数值虽然不大但加减项目较多,计算比较繁琐。
而利用EXCEL软件则可以通过事先编辑好的公式进行计算,结果瞬间可得,各项数据一目了然。
而且这样对财务报表偶的编制也是很方便的。
新技术的出现总是有其优势的,因此顺应潮流将纸笔换成电脑是大势所趋,更是我们提高效率和准确率的一条捷径。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使用间谍便可在规定时间内获取任意公司生产线铺设、产品研发等的基本情况,这对于在短时间内了解竞争者,洞悉对手的发展策略有很大益处。
例如通过观察对手的生产线情况,便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他们的主打产品是那些,每年的生产能力有多少。
从而在投放广告时有了参考的依据,虽说间谍是不正当的行为,但是在现实的商业战场中间谍是真实存在的,使用间谍也是无可厚非的。
我们小组一次间谍都没有使用,我们一直在埋头做自己的公司,没有关心其他小组的生产策略。
4、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如今的社会也摆脱了个人成功的模式,越来越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而这个课上尤其的体验了一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一个团队不仅要能够很好的完成相关任务的规划,同时也要能够在有困难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达成一致意见,在出问题时,能够不埋怨对方而是尽快的处理好相关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我觉的我们小组做的很好,我们分工明确,在出现问题时我们可
以共同解决,虽说是有一个共同的毛病比较慌,但错误发生之后我们没有可以去埋怨对方,而是积极的寻找弥补的最佳方法,在出现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比如交报表的截止时间,经营时间快到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的本职工作是什么,效率比较高。
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好的团队自然是离不开明确的分工与良好的合作的。
课程建议
1.对每小组提出的“还原”要求进行数量限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督促每组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流程进行操作,同时可以培养大家的严谨性。
对于一次还原未使用的小组进行奖励,对于超过规定次数仍要求还原的小组进行惩罚,诸如此类。
2.可否在讲台处设立一个类似于中介性质的服务机构,即各公司可以把自己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写在上面,并提出自己的报价,如有公司之间的供需相符则可自动促成交易。
这样可以增加组间交易的可行性,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和透明性。
我认为组间交易可以分为善意的和恶意的,所谓善意组间交易,例如两个私交甚笃的小组之间,购货方可以以高价购买出货方的产品,变相为其提供融资,待出货方现金回笼后再反向操作,以接近市场利率的水平支付一定利息。
这种操作可以发挥集团优势,省去了贴现息费用,并避免了权益的损失.
四、小结
短短七周的ERP课程结束了,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的收获可是说是其它课程不可比拟的。
因为在这里学到的知识是书本里没有的,它培养我们的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态度,而这些也正是我们今后工作中所必需的素质。
它为我们日后找工作奠定了好的基础。
我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它让我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了可以用钱赚钱,让我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理性。
感谢这门课程,感谢老师,感谢您为我们上了如此生动的一课,让我们学会了在失败中成长、在困难中进步、在逆境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