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 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 密封装订线高铁接触网竞赛试卷B(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1、无交分线岔几何参数控制要求,在交叉吊弦处,一般侧线比正线要抬高 20 mm,在转换柱C柱处抬高 500 mm。
2、测量跨中最低点导高、两相邻悬挂点导高,进行三点控制,导高应相对于轨面连线,三点的导高高差误差 -10mm~+20 mm,相邻悬挂点导高高差误差±15 mm。
3、各客专车间需在天窗点内进入防护栅栏内作业时,进出工作门必须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4、作业期间,各客专车间应当在工作门开口处悬挂此处正在作业标识牌,由各客专车间派员在开口处看护或者锁闭工作门。
施工或作业结束、人员撤离后,应立即锁闭工作门。
5、严格执行段工具材料管理办法,天窗作业进入栅栏前各作业组负责人与工具材料携带人对准备上线的材料、人员、机具相互进行清点、核对,形成互控机制,出栅栏前,各组负责人对进入栅栏的人员、机具、材料一一核实,盯岗干部要负责清点人员、工具材料撤离情况,职务最高者最后一个撤离作业现场。
6、当遇发生行车事故或行车设备、设施临时故障危及行车安全需抢修时,救援人员接到调度所下发的封锁调度命令后可破锁或拆开防护栅栏,但要通知公安部门派人看守。
救援完毕后,及时清点人数和机具数量,确认全部撤出防护栅栏后,通知公部门和工务部门进行修补。
7、利用车梯作业时,对车梯必须有可靠的的防倾倒、防滑移措施8、作业车在外轨超高120mm以上的区段作业时,作业车平台严禁向曲线内侧转动。
9、高铁接触网间接带电作业采用第二种工作票,第二种工作票必须在线路封锁的情况下进行。
10、在高铁线路上进行施工或作业,所有的工器具、材料、备品在上线前,必须进行清点和确认,严格按照谁带出去谁带回、等数带回的原则。
25分)1、接触线磨耗使用寿命达到( C )万弓架次。
A、 250 B 、220 C、200 D、1802、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左右晃动量直线为( A )mm,曲线为( A )mm;A、250,350 B 、200,350 C、200,250 D、300,3503、正线接触线采用150mm2标称截面的铜合金线时,接触线额定工作张力一般为(D )kN。
A、 15 B 、20 C、25 D、304、站线接触线采用120mm2标称截面的铜合金线时,接触线额定工作张力一般为(A )kN。
A、 15 B 、20 C、25 D、305、正线承力索采用120mm2标称截面的铜合金绞线时,承力索额定工作张力一般为(B )kN。
A、 15 B 、21 C、27 D、306、站线承力索采用95mm2标称截面的铜合金绞线时,承力索额定工作张力一般为(A )kN。
A、 15 B 、21 C、27 D、307、止动垫片的材质,采用06Cr19Ni10板材;厚度1~1.5mm;反复弯曲至裂的次数大于(D )次(单方向90°为1次)。
A、 2 B 、3 C、4 D、58、根据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营经验,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与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之比宜控制在(B )以下。
A、 0.5 B 、0.7 C、0.8 D、1.09、离线时间是表明每一次机械脱开的持续时间,按时间分,离线时间在(C)ms为小离线A、0.1~40 B 、0.1~50 C、0.1~60 D、0.1~7010、离线时间是表明每一次机械脱开的持续时间,按时间分,离线时间大于(C)ms时为大离线。
A、60 B 、80 C、100 D、12011、厢内观察巡视时,可在不停电情况下进行,作业车运行速度不大于( B )公里/小时,人员不得出车厢。
A、30; B、40; C、5012、间接带电作业的绝缘杆等其有效长度大于( C )mm。
A、500;B、800;C、100013、在高铁线路上配合其他单位在同一区间一起作业时(特别是双方都有动力车辆时),均必须单独设置行车防护员,各列作业车之间须留出至少( B )米的安全距离。
A、800;B、500;C、100014、间接带电作业工作领导人( B )直接参加操作,必须在现场不间断地进行监护。
A、必须;B、不得;C、可以15、工作领导人对工作票内容有不同意见时,要向( A )提出,经认真分析,确认无误后,签字确认。
A、发票人;B、领导;C、作业人员16、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25kV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 C )mm。
A、3000; B、1500; C、100017、高铁防护栅栏工作门钥匙在使用过程中只能由( B )保管。
A、工作领导人;B、盯岗干部;C、工长18、水平腕臂安装后约低头( B )mm(承力索高度为 6.9 米)。
A、100;B、200;C、30019、站线接触线采用120mm2标称截面的铜合金线时,接触线额定工作张力一般为(A )kN。
A、 15 B 、20 C、2520、吊弦的最大间距为( B )m。
A、8;B、10;C、1221、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应符合下列规定:受电弓动态抬升量150mm(线岔始触区为200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250mm,曲线区段为(B)mm。
A、400;B、350 ;C、300;D、25022、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安全值:设计值±( D )mm。
A、±10;B、±15;C、±20;D、±3023、刚性整体吊弦不得弯曲变形,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C)mm。
A、±5;B、±3;C、±2;D、±1mm24、承力索位置标准值:直链型悬挂,位于接触线正上方。
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轨面连线。
限界值:标准值( B )mm。
A、±100;B、±200;C、±250;D、±30025、上、下部固定绳应水平,允许有平缓的负驰度,其数值为:5股道及以下不超过(C)。
A、200mm;B、150mm;C、100mm;D、50mm1分,共计25分)1、吊玄线的作用是悬挂接触线根据设计吊玄线还起着传导系统中的电流的作用。
因此吊玄线的末端要用线夹和线鼻子连接固定。
(√)2、JTMH-120 承力索额定张力:25(kN);外径14(mm) 。
(×)3、120 mm2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性能:拉伸破坏负荷不小于 75kN。
(×)4、安装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外层绞线在锥套周围均匀散开,外层绞线在调节螺栓外约露出 2 mm。
(×)5、中锚绳的长度约为承力索接触线高度距离的10倍。
(×)6、承力索中锚线夹安装之前, 与线材有关的线夹部分必须用钢刷清理并去除氧化层。
(√)7、电杆上安装的棘轮,制动块对轨道轴线中心的倾斜不得超过 20°。
(×)8、隧道外为了避免断线时坠砣脱落,棘轮制动块与棘轮齿的距离要调整到 17.5 毫米。
(×)9、隧道内下锚补偿装置的整体传动效率(直型坠砣限制架时):≥ 97 %。
(×)10、武广客专斜拉索简单的加工把压接管从线的一端穿进去,然后把线做一个环形,再放入心形环。
(√)11、吊玄线的作用是悬挂接触线,通过心形环和吊玄线夹固定在承力索或弹性悬挂上。
(√)4、作业中的行车防护、座台要令人员单独上岗作业的每次作业安排,工作领导人必须当面交待安全注意事项。
作业人员在行进途中严禁走道心,确需跨越线路时必须要“一站、二看、三通过”。
(√)5、隧道内作业人员必须在就近避车洞内休息待命,严禁坐卧钢轨、打闹、嬉笑,横穿线路时要注意来车并相互提醒。
(√)6、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登杆作业时,要手把牢靠脚踏稳准。
(√)7、用梯子作业时,梯子上可以有2人同时作业。
(×)8、所有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点设备。
(√)9、在站场横穿车辆时,先必须确认信号和邻线来车情况,然后从任意地方跨越,严禁钻车底。
(×)10、严禁作业组成员未经工作领导人或工作许可人同意擅自远离作业现场。
(√)11、在线路上作业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防护用品及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不准用围巾、衣帽等裹遮耳目。
(√)12、作业前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严禁干与作业无关的事。
(√)20、避雷器、隔离开关损坏不允许暂时撤出运行。
( × )21、接触网腕臂发生断裂或松脱。
界定为触碰安全“红线”。
(√)22、承力索一处断股超过3股未及时发现的。
界定为触碰安全“红线”。
(×)23、接触线磨耗超过20%未及时发现。
界定为触碰安全“红线”。
(×)24、软横跨上下部固定绳断线。
界定为触碰安全“红线”。
(√)25、防风拉线长环端回头100mm;短环端回头250mm,防风拉线固定环应位于长环中间位置。
(×)24分)1、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与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之比是多少?,超过了会出现什么情况?答: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与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之比是≤0.7。
超过规定值会出现难以接受的燃弧率或离线率,烧损接触网(特别是接触线和吊弦)及受电弓滑板,进而缩短接触网及受电弓滑板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接触网断线事故。
2、AT供电方式中的保护线起什么作用?答:AT 供电方式区段中的保护线的作用:1)当绝缘子发生闪络时,短路电流可通过保护线作为回路,减少对信号轨道电路的干扰;2)同时对接触网起屏蔽作用也减少对架空通信线的干扰;3)起避雷线的作用,雷电可通过接在保护线上的放电器入地。
3、为什么在风雨雷电交加的恶劣天气下高速行驶的火车不会招雷电的袭击?答:下雨后架空线瓷瓶被打湿,绝缘力下降,但是瓷瓶之后的部分,还有避雷线,都是可靠接地的,漏出的电流会被引入大地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强迫回流。
此外,雨天的潮湿的空气,使得架线带电部分整体都可能发生显著的电晕放电而造成漏电——这些在平时仅仅轻微地发生在具备棱角的地方或者根本不发生。
而泄露的这部分电流(折算功率)虽然不小,但是对于牵引供电来说,可以把它看作牵引供电的一种“负载”,其大小确实可以忽略,只要他们不发展扩大到闪络放电,就不会引起变电所跳闸,一般也不影响正常的铁路运输。
4、监测分类的具体内容?答:(1). 巡视。
分为步行巡视和登乘车辆巡视。
登乘车辆巡视分为添乘动车巡视、作业车升平台巡视和不升平台巡视三种方式。
(2). 视频和摄像观察。
利用沿线安装的视频监视设备和安装在列车上的高速摄像机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外观检查。
(3).主导电回路测温。
利用热成像仪、测温贴片等测量接续点接触状态。
(4). 观测点检查。
在隧道口、车站咽喉区、分相等关键处所建立观测点,定期观察列车通过时接触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