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数学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数学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数学活动篇一:初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都会和数学打交道。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使学生懂得数学来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能够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数学及其应用的稳定兴趣,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活动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海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增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三、具体措施:
1.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增加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每次数学活动都有主题,要求与正规的课堂教学有明显区别,决不能成为变相的加课时,也不能成为“补课”活动,但应尽量与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

如:可将教材中的“数学与文化”融入活动中。

3.数学活动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活动内容:
对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几何教具制作、趣味数学、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小故事引入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具体内容:
初一:1.数学学习方法介绍; 2.中外数学史介绍或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3.数学之美—生活中的数学;
4.巧拼“七巧板”;
5.正方体的展开图及物体的三视图;
6.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7.抛掷硬币,感受概率;
8.探讨什么样的多边形可以铺地砖.
初二:1.古建筑中的旋转对称欣赏;
2.黄金矩形—雅典帕德嫩神庙,感受数学之美;
3.面积与代数恒等式;
4.电脑键盘上的字母为何不按顺序排列;
5.用替代物模拟实验估计机会的大小;
6.笛卡尔的故事;7图形中的趣题;8.心率与年龄—实践与调查初三:1.黄金分割—体验大千世界中奇妙无比的优美图案; 2.数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分形; 3.高度的测量(如:测量教学楼、旗杆、大树等);4.通讯录的设计—使其利用率尽可能的高; 5.中点四边形—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6.漫谈收视率—体会抽样调查在生活中的应用;
7.通过调查、分析^p 写一篇以“改进我们的课桌椅”为题的有说服力的短文,以此体会亲自调查做决策的重要性。

说明:各个备课组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补充其它活动内容。

数学活动篇二: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课程标准》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它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课外活动或创设生活情景的教学方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在这学期我准备这样开展数学活动课。

一、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内容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

如在学习了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后,我打算组织安排学生先测量校园内各建筑物,确定它
们的位置,然后确定比例尺,画出校园的平面图数学课外活动最新计划数学课外活动最新计划。

在学习了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后,我准备安排学生调查自己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并计算出自己家一天、一月、一年浪费的水量。

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明确数学知识服务于现实生活,体验到“有价值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数学”。

圆柱、圆锥和球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立体图形,如易拉罐、八宝粥罐子和铅笔,堆起的麦子和玉米,乒乓球、玻璃弹和地球仪等。

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不但是生活所必须,同时从中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数学密切相关,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操作等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有关这些立体图形的信息,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但能够带回有关信息,同时也将带回许多数学问题。

这些数学问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这种学生应用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真正体验到了数学来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数学活动篇三:小学数学趣味活动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多途径、多方法、多角度地了解数学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爱数学,数学有无尽的乐趣;学数学,数学有无穷的奥妙;用数学,数学有无限的未来”的情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活动时间
20年5月17日——20年5月21日(第十三周)
三活动内容
1、通过校园广播了解数学知识、著名数学家小故事。

2、进行数学智多星挑战赛。

3、进行数学手抄报比赛。

4、周五下午第二节进行活动总结及颁奖。

四具体安排
1、校园广播
2、数学智多星挑战赛
(1)活动形式
以年级为单位,由每级数学教师负责出20道智力题,于星期三早上贴到教室门口走廊,然后给每位学生发答题纸,回答题数不限。

答题纸最迟在周三下午放学前交给数学教师。

每班前5名答对题数最多的同学则评为“班级数学智多星”。

每级答对题数最多的同学则评为“年级数学智多星”。

数学趣味活动方案4篇策划书策划方案
(2)奖励方式
每位交了答题纸的同学均获得参与活动的小奖品。

数学智多星于周五总结会上颁奖。

(3)各年级负责老师
3、数学手抄报比赛
(1)活动形式
学生自己自愿组队,每组1——6人,出一份数学手抄报,内容包括:数学日记、数学知识介绍、数学趣题、数学家故事和数学知识单元整理等。

版面布局合理,色彩鲜明,做到数学味与艺术性和谐统一。

版面为a3大小,有兴趣的学生到数学老师处领取白纸。

最迟于周三上午上交。

(2)评比形式
每份作品不写姓名,只写编号。

老师登记编号对应的学生姓名。

发给全校学生每人一张选票。

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手抄报投票。

投票时间为星期四下午至星期五中午放学之前。

(请学校大队委帮忙统计票数)
(3)奖励形式
参与的学生均有参与奖。

每级选出3份优秀作品,于总结会上进行颁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