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5《史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5《史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
时间分配(90分钟)
引入新课
介绍《史记》之体例的重要意义,引入对《史记》具体相关内容的讲解。
讲授内容
一、《史记》的内容
二、《史记》的艺术成就
三、作品赏析
四、《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小结
思考题和参考书目
5
20
爱国英雄,代有其人。《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以同情的笔调歌颂了在抵御匈奴南侵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李广的事迹。《李将军列传》也是作者用力写作的一篇。“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汉代名将李广,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景慕。他的保卫祖国边疆的功绩,超凡绝伦的勇敢,以及敌人闻之丧胆的声威,是通过太史公的笔深深地铭刻在人们心上的。李广抗击匈奴的业绩和治军的风度,历来为人所传诵。他不仅善射、机智、勇敢,而且知道体恤士卒,非常爱护部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因此,士卒都乐从李广,愿意听从他的指挥。
在《留侯世家》中写刘邦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中写刘邦猜忌功臣,而《淮阴侯列传》中则借韩信的口,谴责了刘邦诛杀功臣的罪行,道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一封建社会君臣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安乐的真理。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刘邦真实的精神面貌,从而勾消了在本纪中所作的一些神圣颂扬。
2、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的丑行。《吕太后本纪》记载了刘邦死后吕后擅权,大封诸吕,欲夺刘氏天下的矛盾斗争。还写出她惨毒地杀害了刘邦宠姬戚夫人:剁断戚夫人手脚,挖去眼睛,烧焦耳朵,让吃哑药,置于厕中,称为“人彘”。这种残暴行为,连吕后亲生儿子惠帝都说:“此非人所为。”《魏其武安侯列传》写魏其侯窦婴与武安侯田蚴两家外戚之间的明争暗斗,互相倾轧,深刻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
从中贵人遇匈奴射雕手一段,可见出李广的智勇双全。中贵人带着几十个骑兵卫士,遇到匈奴的射雕手,这三人武艺高强,将中贵人的骑兵卫士全部射杀,并中贵人。中贵人驰报李广,李广带着一百骑兵追赶,射杀二人,生擒一人,皆是李广一人之功。而后遇匈奴大部队数千骑。李广的随从大惊,想往回逃跑。李广说:”我离大军几十里,现在我们逃跑,匈奴一定会将我们追杀尽。现在我们留下来,匈奴一定认为我们是为大军引诱他们,他们一定不敢攻击我们。“并且命令兵士前进,距离匈奴部队二里多的地方,命令兵士下马休息。于是匈奴不敢攻击。在这里,李广唱了一出“空城计”,败中取胜,使我方将士转危为安,表现了李广有勇有谋。
(一)善于选择、安排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以《项羽本纪》为例,对这样一个骤起骤灭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作者主要抓住他生平中三件大事来写: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钜鹿之战写他在起义军处于劣势的危急时刻,破釜沉舟,渡河救赵,击破了乘胜前来的秦军主力,表现他叱咤风云、勇冠三军的英雄气概。鸿门宴写他在急欲“击破沛公军”时,轻信刘邦和解的言词改变初衷,以至坐失良机,为自己留下后患,表现了他的坦率重义和少于谋略。垓下之围写他被刘邦重重围困时,慷慨别姬,冲杀突围,不肯东渡,白刎乌江,既表现了英雄气概,也反映了他自矜功伐、至死不悟的错误思想。以这三个重大事件组成项羽传,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一英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也深刻地显示出他一生成败的内在因素。《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抓住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三件大事来写,突出了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和以国事为重不念私仇的高贵品质。《李将军列传》也只着重写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的三次战斗,以突出他英勇善战的英雄本色。
二、《史记》的艺术成就
《史记》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纪传体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史记》用记录人物一生事迹的办法来反映历史情况,围绕着人物来组织材料和篇章结构,从而更充分、更集中的刻划人物性格,并较完整地写出人物的一生和命运,从而创立了以描摹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为我国的传记文学奠定了基础。《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是:
(二)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1、细节描写。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尽力避免一般地梗慨地叙述,对要写的主要事件往往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魏公子列传》写信陵君迎侯生的一段,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作者先写侯生毫不谦让地“直上载公子上坐”而“公子执辔愈恭”,以及侯生“故久立与其客语”而“公子颜色愈和”。接着又写“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以至“市人”、“从骑”、“宾客”对公子行为都感到惊异。作者通过这些具体描写,就把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性格突出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史记》于人物写大事,有时也写生活小事,因为这有助于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个性更鲜明。有些小事还往往使人见微知著,预示着人物日后的发展。如《陈涉世家》开头写陈涉佣耕垄上时与伙伴们的一场对话,既表现了他有大志,也表现出他很自负,轻蔑别人,以至后来起义为王时竟把旧时伙伴也杀了。这些小事的描写,刻划了人物的思想性格,也预示出性格发展的方向。其他如《项羽本纪》开头写项羽少年时奇异不凡的言行,《陈丞相世家》写陈平在乡里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平均的故事,《李斯列传》写李斯见厕鼠仓鼠所食不同而发的感叹等,这些小事的描写,都有同样意义,他们日后的作为都是早年这种表现的进一步发展。
李广在北方驻边几年,匈奴不敢南侵一步,怕他,也敬重他,称他为“汉之飞将军”。但李广却不被汉廷重用,最高统治者对他冷酷无情,权贵们有意排挤他,他一生经历大小七十余战,到头来得不到封侯,还要受到诬陷,终于在边疆的军营中自杀。他自杀以后,李广军中的将士都为他痛哭,老百姓知道后,无论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无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壮年都为他痛哭留泪。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代反侵略的爱国民族英雄是多么深得人心,赢得人民的热爱。
(二)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三)在运用语言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三、作品赏析
(一)项羽本纪(二)李将军列传(三)《报任少卿书》
四、《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讲授新
拓展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记》的内容
课后总结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讲稿
讲授内容
备注
《史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来写人物传记,但他又不是纯客观的描写,在每个历史人物身上,几乎都表现了他褒贬爱憎之情。他突破封建的正统观念,在《史记》中表现出进步的思想倾向。
3、揭露贪官酷吏残害无辜的罪行。《酷吏列传》写汉武帝时代张汤、义纵、杜周、王温舒等一批酷吏的凶狠残暴。张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他治狱时,不问是非,完全看武帝眼色行事,因此最受武帝信任。王温舒任河内太守时,捕人“连坐千余家”,杀人“至流血十余里”。汉法,春天不杀人,他竟顿足说:“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对这样一些酷吏,“天子闻之,以为能”,不断升官。这就深刻揭露了酷吏的残忍本性和武帝的暴虐统治。
(四)为封建社会中下层的历史人物作传,歌颂他们高贵的品质
司马迁能坚持从历史实际出发的客观态度,认识到了一些虽然在政治上并无权力可言的中下层社会人物所起的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他在给一些贵族人物写的传记里,突出地写了一些中下层社会人物。
《魏公子列传》是司马迁倾心写作的重要人物传记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战国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都立力了传,而独对于信陵君特别推重,这是因为在四公子中,信陵君几次亲往结交管门吏、屠夫、博徒,他的“不以富贵骄士”的作风,在当时求士的贵族中有典型的意义,他的窃符救赵之举,也表现了一定程度的不畏强暴、急人之难的精神,因此声誉最大。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
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姓名:李培志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授课内容
《史记》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史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史记》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史记》的艺术特色。
教具和媒体使用
PPT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又以极饱满的热情写项羽的勇猛直前、摧毁暴秦统治的事迹。认为这位“乘势起陇亩之中”的英雄人物,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由于在秦亡汉兴以前,“政由羽出”,因此把项羽写入本纪,热烈歌颂他亡秦的伟大功绩。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是从历史实际出发,因为在秦灭汉兴的这段历史过渡阶段中,正是项羽实际支配着当时的政局,也代表着当时的政权。他并没有为封建统治者“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这样反动的历史观所局限,并没有因为历史人物最后的失败结局压底甚至否认他们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作用,表现了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如炬的目光。
《楚元王世家》写“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至后来,刘邦做了皇帝,迟迟不封其嫂之子,后竟封之为“羹颉侯”,这个称呼说明他对自己亲族小小的过失也不能释然于怀,而要施以报复手段。
《萧相国世家》里,萧何虽然在帮助刘邦完成击秦反项统一中国的事业中贡献极大,但刘邦却一直猜忌他,使得他不得不以家财佐军,强买民田以表示不敢“自媚于民”,以各种方式解除刘邦对他的不信任。然而到底还是不免为刘邦囚于廷尉,赖王尉卫为之说情,才得以获赦。
在《高祖本纪》里,刘邦少年时代就是一个“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的闲汉,作亭长后更是“好酒及色”,人人惹不起他。服役咸阳见到秦始皇时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是一种流氓的口吻,对富贵者垂涎三尺。当了皇帝以后,流氓本色未改,为了报复他父亲当年骂过他不事生产,竟当着群臣之面,有意挖苦他的父亲,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当时殿上臣僚皆呼万岁,大笑为乐。”这是地地道道的流氓作风。
(二)热情歌颂陈涉、项羽等反抗暴秦的英雄人物
《陈涉世家》写陈涉、吴广起义反秦的事迹。他们揭竿起义,不过半年就失败了,但司马迁却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把他看作是一个同于商汤、周武王一样的转变历史的人物,从而破例地把他列入“世家”,与历代侯王勋臣并列。这篇传记末尾写道:“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表明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陈涉的功绩的。司马迁在主观上虽没把陈涉当作农民起义的领袖来歌颂,他在当时也不可能认识到陈涉起义是一场农民革命,但由于他忠于历史事实,充分尊重陈涉的历史地位,因此在客观上真实地描写出了这位农民起义领袖的光辉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