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期中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全卷共三个大题,31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其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50分)1.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这说明( )A.我们的成长是离不开社会的B.要主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C.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财富D.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是相同的2. 下列社会关系属于业缘关系的是( )①佳佳和她的爸爸妈妈②小明和他的同学③芳芳和她的邻居④张强和他的同事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下列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小孟把零花钱拿去打赏游戏主播②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③李阳同学把刚买的数学辅导书借给同学看④陈杰的好朋友被王光欺负了,他挺身而出,把王光揍了一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 近日,某小区举办了一次“百家宴”活动。

小区的近百户居民,在院子里摆了一长排的桌子,每家人都端出两三样自己做的拿手菜,大家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品尝着邻居们的手艺,其乐融融。

该小区的“百家宴”活动( )①和谐了人际关系②扩大了交往的范围③破坏了宁静的生活环境④促进了人们社会化的进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 “我们加个好友吧,这样以后联系起来就方便了。

”于是,相隔万里的两个人通过QQ、微信等网络工具成了好朋友。

这说明( )A.在网上交的朋友比现实生活中的可靠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C.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D.人们在网络上可以为所欲为6. 线上学习,我们可以“钉钉”打卡、与老师隔空对话、与其他学校的同学实现资源共享,这说明( )A.网络只有利没有弊B.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搭建了平台C.线上学习可以完全替代学校学习D.线上学习使我们无拘无束7. 下列关于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说法错误的是( )A.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B.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C.有利于人们便利、有序地参加社会生活和政治学习D.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8. 网络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

更多民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

作为公民,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必须( )A.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B.坚持依法治国,治理网络谣言C.创造多种条件,畅通监督渠道D.坚持以德治国,加强道德建设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随着《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实施,维护“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维护“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需要我们( )①在网上传播正能量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增加上网时间,寻找需要我们帮助的人④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区一公交车坠入江中。

据警方通报显示,公交车江原因是这样的:乘客坐过站要求下车因未到站遭拒与司机激烈争执互致车辆失控。

两个人在三秒钟内争吵和争斗,乘客错过了一站,14人错过了余生。

暴力乘客造成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 )①要文明参与社会公共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②树立规则意识,尊重和遵守规则③要友善待人,能忍则忍,不能与他人发生任何争执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1. 这场重大疫情,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规则意识课。

“男子拒戴口罩,漫骂威胁志愿者”“女子被要求戴口罩时连说16个我不戴”“疫情当前,仍有人聚众打麻将”“武汉返乡男子谎称菲律宾归来赴宴致4千余人居家观察”“患者隐满情况致68名医务人员被隔离”。

这些规则意识淡漠的人,使疫情防控十分困难。

这些事件告诉我们( )A.要积极改进规则B.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C.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只能依靠他律D.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敬畏规则12. 自2020年4月1日起,《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施行,办法明确影响运营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包括“不得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不得在列车内进食”“地铁里不得乞讨卖艺及歌舞表演”等。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随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有些规则需要加以废除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③违反该《办法》的行为一定受到刑罚处罚④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A.①③B.①②④C.②④D.②③④13. 《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

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共场所高声交谈。

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A.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B.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C.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D.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14.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频道,对3940人的在线调查显示,有95.9%的人认为中小学生需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

对尊重他人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尊重他人可以促进社会进步③尊重他人就是意味着不尊重自己④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做出有损他人的事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启示我们尊重他人要做到( )①自己不要的才给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6.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下列言行不符合文明礼貌要求的是( )A.“请问这里离首都博物馆还有多远?”B.进入老师办公室之前先敲门C.找不到书本时对身边的人大发雷霆D.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主动说声“对不起”17. 文明有礼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在就业竞争中学历只占部分,而大部分归属于你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得体的言行举止会使你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

这告诉我们(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的人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③文明有礼比学历更重要④做到文明有礼就能在竞争中取得成功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8. 2019年10月18日,举世目的世界军运会在武汉隆重举行,开幕式上女排运动员袁心玥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恪守体育道德,遵守赛会规则,尊重对手,诚信比赛,拒绝和反对使用兴奋剂。

袁心玥宣誓诚信比赛,这是因为( )①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②不讲诚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④只有运动员才需要具备诚信品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 小明未做作业,担心被老师批评。

他对科代表说:“只要你不登记我的名字,我就请你喝奶茶。

”假如你是科代表,应该( )A.爽快答应小明,并信守承诺不登记B.劝小明要诚实,主动找老师说实话C.回避两难问题,对这件事保持沉默D.为了不伤感情,编一个善意的谎20. 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的是( )A.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B.主刑和附加刑图1C.一般违法和刑事违法D.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21. 四川女子王某某为了“避灾祈福”,下飞机时向机坪内抛下硬币,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其处以行政罚款200元。

王某某的这一行为( )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属于犯罪行为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④要承担法律责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 只因无聊,阿杰(化名)在住处附近无人住的旧楼内多次放火,然后发朋友圈。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放火案,15周岁的阿杰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

这启示我们( )①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②法不可违,违法一定会被判处有期徒刑③要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④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 伍某近几年纠合一伙人,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流窜作案,多次抢劫,打伤10多人,赃款数额高达人民币20多万元。

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判处伍某死刑,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一案例表明,犯罪最本质特征是( )A.执法严格性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违反刑法D.违反国家根本大法24. 小丽放学回家时,看见一歹徒骑摩托车抢劫。

小丽立即报案,并向公安机关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车牌号和歹徒的去向。

公安部门根据小丽提供的线索,很快抓住了犯罪嫌疑人。

小丽的行为表明( )①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②青少年必须奋不顾身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③小丽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④我们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智为,维护正义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5. 诉讼俗称“打官司”,是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诉讼包括( )①违宪诉讼②民事诉讼③行政诉讼④刑事诉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简答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

4个小题,共26分)26. 安徽省“十大诚信好人标兵”之一的“最美女老板”余本银经营酒店30余年,累计拾金归还失主180多次,金额约120多万元,受到社会赞誉。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诚信的品质?(6分)27. “微信摇一摇,朋友自然来。

”眼下,使用微信交友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热衷的交友方式。

然而,“摇一摇”摇来了朋友,也摇来了凶险和危机。

近来,由于微信交友引发的抢劫、诈骗、勒索等犯罪数量增多。

网络有利也有弊,我们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8分)28. 根据图2漫画,说说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6分)29. 某学习小组发起了一次随机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行为闯红灯公共场所吸烟抢座公交车上吵闹比例36% 34% 12% 18%三、分析说明题(共24分)30. 阅读材料,结合《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全体学生,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顺利地完成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学们有的实地参观当地的著名企业,聆听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发展的介绍;有的来到市消防大队听消防官兵讲解消防知识,参加消防安全演练;有的走进敬老院,帮助打扫卫生等。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大家有了很大的收获。

(1)材料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一种什么行为?(2分)(2)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有哪些?(4分)(3)作为中学生怎样培养这种行为?(6分)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小明在校学习期间,无视校规校纪,经常迟到、旷课致使成绩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