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学校课程1(小编推荐)第一篇:孕妇学校课程1(小编推荐)孕妇学校课程1(孕12周以前)目的:使学员了解:1、孕早期胚胎发育的特点2、避免对胚胎有害的不良因素3、产前论断的意义及适应症4、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一、母体主要的生理变化:(一)生殖系统及乳房变化怀孕以后,妇女的生殖系统会发生明显变化,而变化最大的是子宫。
子宫的形状从倒梨形变为圆球形直至椭圆形,12周以后,能在耻骨联合上摸到膨大的子宫,以后逐步上升。
16周宫底在脐耻之间,20周时达脐下一横指,36周时宫底达到剑突下2横指。
重量和容量均比未孕时增加1000倍。
子宫底的升高,间接反映了胎儿生长情况,因此每次产前检查,都要测量宫底高度,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乳房的变化:乳晕、乳头着色变深,乳腺管、腺泡和脂肪组织在体内雌、孕激素的影响下均有增生,使乳房增大,为产后泌乳做好准备。
(二)心血管系统变化:血容量从孕早期即开始增加,中期增长最快,32周以后达到高峰。
整个孕期血容量增长约1500ml,其中血浆增长高于红细胞增长,使血液相对稀释,可产生生理性贫血。
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
(三)消化系统变化:孕早期出现消化道反应,一般于3个月后消失。
妊娠晚期胃肠道受增大的子宫压迫,蠕动减慢,常有肠胀气或便秘。
(四)泌尿系统变化:孕妇肾脏需替胎儿排泄废物,负担加重。
输尿管蠕动减弱,尿流慢,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孕早期及孕末期因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容易出现尿频。
二、胎儿的生长发育受精卵在妊娠8周拉称为胚胎,是主要器官分化发育时期。
此时胚胎初具人形,头大占整个胎体一半。
能分辨出眼、耳、鼻、口。
四肢已具雏形。
B型超声下可看到心脏搏动。
从妊娠第9周起称为胎儿。
是各器官进一步发育成熟时期。
到12周末时,胎儿身长约9cm,体重约20克,部分胎儿可从外生殖器辨出性别。
肠管已有蠕动。
三、避免不良因素对胚胎的影响对生活在母体内的胚胎或胎儿来说,子宫内环境又取决于外界环境和母体状态。
外环境因素包括:1、生物学因素: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2、化学因素:各种药物各种有毒物质(铅、苯、汞)及其它工业毒物、农药等。
3、物理因素:各种射线、噪声、振动、高温、极低温、微波等。
母体因素包括营养与疾病等。
(一)生物因素对胎儿影响:孕妇患感染性疾病时,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血液通过胎盘传经胎儿。
现已确定,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并可能造成不良结局的病原体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弓形体、梅毒螺旋体等。
上述病原体被专家们统称为:“TORCH”。
孕妇如果感染了上述各种病原体后,可造成流产、死胎、死产,还会引起胎儿畸形,因此预防至关重要。
防治措施包括:1、怀孕后不要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去,以防病毒感染。
2、不接触猫、狗等宠物,不吃未煮透的肉食。
水果蔬菜食前要冼净,进食前洗手。
3、开展孕期生化筛查及产前诊断。
对确诊感染者,可实行治疗性流产。
4、确诊如弓形体、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二)药物对胎婴儿影响: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主要取决于用药时的孕龄、药物的毒性及剂量、用药时间的长短等因素。
胚胎期(8周内)各个器官都在迅速发育,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阶段。
药物毒性可使开始生长的器官发育停滞而致畸。
12周后仅影响生长发育过程使全身发育迟缓。
1、已知或怀疑有致畸作用的药物有:类维生素A、激素、抗凝血药、抗肿瘤药、抗惊厥药、抗生素等。
2、应注意的问题:(1)妇女怀孕后,原则上应少服药或不服药,某些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应尽量不用。
(2)如果患病确实需要用药治疗,应遵医嘱认真服药,不要延误不治。
因为疾病不仅危害母亲健康,也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三)理化因素对胎婴儿的影响1、电离辐射:包括X线,α β γ射线等。
妊娠11周前,辐射会致大多数胎儿的许多器官严重畸形。
妊娠11-20周会引起生长障碍、小头畸形、智力发育不全及眼、骨骼和生殖器的畸形。
2、噪声:孕妇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内,可对胎儿的听觉系统产生影响,还可使婴儿出生缺陷率增加。
3、有毒有害物质:农药、铅、汞、苯、镉、二硫化碳、氯喹、乙醚等物质对胚胎和胎儿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可引起流产、畸形或出生缺陷。
在上述环境工作或接触在毒有害物质的孕妇应调离工作岗位。
4、高热:使人体发生高热的情况如感染引起的体温升高;接触高温如热水浴、蒸汽浴等;接触电热器。
以上有诱发畸形的可能。
(四)不良生活嗜好对胎婴儿影响1、吸烟:孕妇吸烟嗜好对胎儿的影响。
(1)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随每日吸烟量的增加,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增加。
(2)自然流产:孕妇吸烟自然流产危险性是非吸烟者的1.2-1.7倍。
(3)围产儿死亡:孕妇吸烟要增加围产儿死亡率。
主要死因为胎盘早剥、早产和肺炎等。
(4)出生缺陷:孕妇吸烟的孩子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于非吸烟者。
(5)肿瘤:有人提出香烟中的致癌物质会经胎盘影响胎儿,所以孕妇吸烟可能会引起儿童肿瘤。
2、酗酒:孕妇酗酒可使胎盘早剥、羊水感染等发生率增高:流产、围产儿死亡、低出生儿及低智力发生率增加。
酗酒还可发生胎儿酒精中毒症(FAS),表现为:发育迟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颅面形态异常、心血管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缺陷等。
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被动吸烟,也不要饮酒,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四、卫生保健(一)注意个人卫生。
孕妇的新陈代谢旺盛,特别容易出汗,因此必须勤洗澡、勤换衣。
洗澡应采用淋浴,不宜盆浴。
孕妇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应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并换内裤。
分泌物多时,可使用卫生护垫,保持外阴干燥。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应刷牙,进食后应漱口,防止蛀牙及牙周病。
(二)休息和活动。
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活动。
怀孕的前三个月及末二个月避免性生活,防止发生流产、早产及产褥感染。
(三)饮食:少食多餐,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呕吐者要坚持进食。
可多吃水果、蔬菜。
五、心理保健恐惧、忧虑、紧张等情绪可使孕妇身体的各种机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胎儿身体及大脑的发育。
因此,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对胎儿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生育不是妇女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夫妇双方共同的事情。
除了孕妇本人要做好心理保健外,丈夫及其家人亦要给予关心,体贴及理解,努力为孕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怀孕早期,孕妇往往对妊娠无充分准备,或由于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倦怠等症状,或因接触一些不良因素如感冒、发热、服药等,使部分妇女产生紧张、担忧等情绪。
主要针对妊娠的生理变化,及个别特殊心理压力进行指导。
六、产前诊断(一)产前诊断是怎么回事?产前诊断不同于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是每个孕妇都必须做的,而产前诊断是在孕妇受某些致畸高危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才进行。
主要是通过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物理等方法诊断母腹中的胎儿有无先天性或遗传性缺陷,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达到优生的目的。
(二)哪些产妇要做产前诊断?1、35岁以上的孕妇:高龄孕妇的卵子容易老化,染色体发生畸变,所以发生畸形或先天愚型的可能性比35岁以下的孕妇高几倍至几十倍。
2、有不良生育史:有习惯性流产、早产以及发生原因不明死胎死产的孕妇。
3、生过出生缺陷儿的孕妇:生有先天畸形、神经管缺陷、先天愚型以及其他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孕妇4、夫妇一方患有遗传疾病或有家族性遗传病史的孕妇。
5、妊娠前3个月使用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如抗肿瘤药、激素等。
6、妊娠前3个月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大剂量放射线、有害气体等。
(三)产前诊断方法:1、生化筛查:是常用的产前诊断方法之一。
即在怀孕14-20周抽血,测定血中甲胎蛋白(AFP)及其它生化指标的含量,有助于初筛诊断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征等。
2、B超:是常用的产前诊断方法。
一般在孕18-24周进行B超筛查,可发现胎儿外形和脏器有无畸形,还可做超声心动图了解胎儿心脏有无畸形。
3、羊膜腔穿刺:常在孕16-20周左右进行,目的是检查染色体,主要是发现有无先天愚型(即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
通常35岁以上孕妇需进行该项检查。
4、绒毛活检:一般在妊娠9-11周进行,是孕早期产前诊断方法。
有助于孕妇作出是否继续妊娠的决定。
七、性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一)淋病:淋病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是由淋病双球菌(简称淋菌)感染所致。
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不洁性交、接触被淋菌污染的衣物、便盆、器械等。
也可通过母亲的产道传染给新生儿。
淋病的流行特点是潜伏期短(3-5天),传染性强,治疗后可以再感染。
部分妇女患病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成为带菌者。
1、对孕妇、胎儿的危害:孕妇除了与其他妇女一样可患淋菌性宫颈炎,造成宫颈的红、肿、触痛、脓性分泌物以及淋菌性尿道炎发生尿频、尿痛、尿道口红肿、脓性分泌物以外,还可有以下危害:(1)可导致羊膜感染而发生胎膜早破、早产。
(2)阴道分娩时,新生儿通过产道可引起眼部感染,发生淋菌性眼结合膜炎,表现为眼结膜充血、红肿,大量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导致角膜穿孔而失明。
2.防治:(1)预防:洁身自好,杜绝不洁性交。
不到桑拿浴室、温泉泳池等温暖、潮湿的公共场所去。
注意个人卫生。
新生儿娩出后滴1%硝酸银眼药水或0.5%红霉素眼膏涂眼。
(2)治疗:发现异常及早到正规的医疗单位诊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对性伴侣要追踪,同时治疗。
治疗过程中用药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做到规则、足量。
待医师判断治愈后才可停止治疗。
3、终止妊娠问题:孕妇感染淋病后不主张人工流产或引产。
感染期做人流可使感染扩散造成生殖道炎症、盆腔炎,转变为慢性炎症时,可引起不孕症。
(二)梅毒: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性疾病,对母婴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此病近年来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1、传染方式:(1)先天梅毒:是患有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血行而传染给胎儿引起。
故又称胎传梅毒。
(2)后天梅毒:通过性生活直接传染,输入梅毒患者的血液亦可感染。
2、临床表现:(1)除了先天早期梅毒皮肤、粘膜、淋巴结等损害以外,孕妇感染梅毒后如不治疗,可以引起晚期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或者娩出先天梅毒的患儿。
(2)先天梅毒的患儿可发生早产、发育不良、生活力低下、体格瘦小,常有贫血、低热。
肝脾肿大或淋巴结肿大。
(3)皮肤粘膜:出现皮疹、疱疹、脓疱疹,可发生手套样脱皮、梅毒性鼻炎、鼻塞以及哺乳困难,哭声嘶哑等。
(4)内脏、神经及骨骼损害:包括肾损害、眼损害、神经损害及骨骼损害等。
由于受累肢体不愿活动可出现假性瘫痪。
3、诊断:除了根据相应的临床症状以外,通常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来筛查梅毒,如为阳性,应测量滴度并抽血做TPHA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实验来确诊。
4、治疗:青霉素为首选药物,而长效青霉素(卞星青霉素)效果更佳。
治疗原则一是要及时、二是要足量。
并按时随访。
5、关于妊娠的处理原则:(1)孕妇患梅毒后不主张人流,以免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