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道工程护砌(连锁砌块)施工方案

河道工程护砌(连锁砌块)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施工技术措施 (2)第一节无纺布施工 (2)1、无纺布铺设范围 (2)2、无纺布铺设工艺 (2)3、无纺布铺设施工注意事项 (3)第二节生态连锁砌块 (3)1、连锁砌块说明及范围 (3)2、一般要求 (4)3、材料 (4)4、施工技术要求 (5)第三节生态墙壁砖(鱼巢砖) (7)1、生态墙壁砖(鱼巢砖)说明及范围 (7)2、生态墙壁砖(鱼巢砖)施工技术要求 (8)第四节 ER生态砌块 (10)1、ER生态砌块说明及范围 (10)2、材料要求 (10)3、施工技术要求 (11)第五节铅丝石笼工程 (12)1、铅丝石笼说明及范围 (12)2、材料 (12)3、施工技术 (13)第六节浆砌石工程 (14)1、浆砌石说明及范围 (14)2、材料 (14)3、浆砌石施工技术 (14)第七节加筋挡墙 (15)1、加筋挡墙说明及范围 (15)2、加筋挡墙施工技术 (16)第三章质量保证措施 (17)1、质量管理体系 (17)2、质量控制原则 (17)3、施工管理措施 (17)第四章安全保证措施 (18)1、现场安全管理 (18)2、施工安全措施 (18)第五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9)1、施工现场文明管理措施 (19)第六章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20)1、环境保护体系 (20)2、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20)第一章概述萧太后河原为辽代开凿的运河,属凉水河支流,起点位于西大望路和弘燕路交会处东南,向东穿越四环路、垡头西路以及十八里店、豆各庄、黑庄户等地区,最后穿通马路进入通州区界内,于张家湾入凉水河,长约22.5km。

由于1958年通惠排干修建时,将萧太后河拦腰截断,通惠排干西侧约8.9km河道经通惠排干由北向南汇入凉水河;通惠排干东侧河道走向保持不变。

通州区萧太后河由区界向东穿越京哈高速、东六环路于张家湾村汇入凉水河,长10.14km,流域面积为74.6km2。

通州区萧太后河(环球影城段)改线工程施工项目第二标段分为防洪工程与非防洪工程两部分:防洪工程范围从桩号1+400(九德路)至4+526(大高力庄闸上游),全长3126m。

根据本标段施工图纸及合同约定,本标段河道护砌范围主要包括:新挖河道边坡及河底护砌、生态岛护砌等。

主要结构形式包括:铅丝石笼、连锁砌块、鱼巢砖、生态墙壁砖、ER生态砌块、SS劈裂砌块加筋挡墙、浆砌石护底及护坡等。

具体工程量如下表所示:第二章施工技术措施第一节无纺布施工1、无纺布铺设范围本工程无纺布主要范围为连锁砌块护坡、连锁砌块护底、生态墙壁砖、ER 生态砌块后方铺设,起反率作用防止水流冲淘衬砌结构后方土基、砂砾料。

本工程无纺布选用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白色),原材料要求采用全新涤纶短纤维。

重量为250 g/m2。

其标准应符合《GB/T17638-1998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等规范的规定。

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无纺布技术控制指标土工布的安装通常用搭接、缝合两种方法。

本工程采用搭接铺设,搭接重叠宽度大于30cm。

2、无纺布铺设工艺在铺设无纺布之前,提供无纺布的铺设和搭接平面图,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开始施工。

无纺布铺设前布基面、回填砂砾料应施工完成且场地应平整,场地上的杂物应清除干净。

由于无纺布本身性质铺设时应留有伸缩变形的余量。

铺设过程中无纺布都必须用沙袋压住,沙袋将在铺设期间使用并保留到铺设上面一层材料。

雨天禁止铺设无纺布。

每卷打开的无纺布要当天完成铺设。

在铺完的无纺布上行走时,不得穿硬底鞋,鞋上不得有铁钉、铁掌等可能伤害无纺布的东西。

在安装操作中以及铺设、搭接无纺布过程中,严禁在现场吸烟,禁止使用火柴、打火机和化学溶剂或类似的物品。

基底检查:检查基层是否平整、坚实,如有异物,事先妥善处理。

试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无纺布尺寸,裁剪后予以试铺,裁剪尺寸应准确。

检查搭接宽度是否合适,搭接处应平整,松紧适度。

搭接后还应检查土工布是否铺设平整,是否存在缺陷。

如存在不合要求的现象,应及时进行修补。

3、无纺布铺设施工注意事项无纺布只能用无纺布专用剪刀进行裁剪,如在场地内裁剪,应防止由于裁剪无纺布而对其他材料造成的损坏。

在铺设无纺布时,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对下面一层材料造成破坏。

在铺设无纺布时,必须注意不要让石头、大量尘土等有可能破坏无纺布,或有可能给下一步连结带来困难的物质进入无纺布或无纺布下面。

安装结束后,对所有无纺布表面进行目测已确定所有损坏的地方,做上标记并进行修补,检查铺设表面有没有可以造成损坏的外来物质,如针、树枝等。

无纺布的连接必须遵循以下规定:安装时对搭接处应特别注意以确保没有泥土或碎石进入土工布中间。

第二节生态连锁砌块1、连锁砌块说明及范围说明:生态连锁砌块采用C20F100型YS生态连锁砌块,尺寸500mm×400mm×100mm。

范围:生态连锁砌块规定使用范围包括以下三点:(1)施工图纸所示,河道桩号1+400-1+925左岸护坡;(2)施工图纸所示,河道桩号1+400-1+730、1+890-2+000段右岸护坡;(3)施工图纸所示,河道桩号1+400-4+466段护底;(4)监理人指示的生态连锁砌块工程范围。

2、一般要求(1)我单位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和监理人指示,负责生态连锁砌块的材料采购、填石、基础和场地清理排水、材料的供应、工程质量的检验和验收等工作,以及提供为完成上述生态砌块工程所需的全部人工、材料、施工设备和辅助设施等。

(2)我单位应提交生态连锁砌块工程施工方案,报送监理人批准后,方可施工。

(3)砌块要求外观颜色统一,厚度均匀,无掉角、开裂现象。

(4)铺设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施工,准确安装定位并连锁。

(5)在铺设后12~18h之内应及时养护。

(6)生态连锁砌块装运时砖体正面朝上,靠紧挤压。

装、卸板时严禁抛掷。

3、材料3.1 生态连锁砌块采用无砂混凝土预制加工,骨料粒径满足强度及孔隙率、表面孔隙率要求。

水泥品种选择及用量满足生态砌块强度、耐久性指标及微生物生长所需环境要求。

3.2生态连锁砌块性能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并应按工程设计需要确定试验项目:(1)物理性能规格尺寸:长500mm,宽400mm,高100mm,生态砌块容重1800—2000㎏/m3,孔隙率不小于15%。

生态连锁砌块制品外形要求美观均一、大小适中、便于搬运。

孔隙具备良好的通透性,满足被保护土与空气之间的湿热交换,保证植物根系穿透护砌材料伸入土壤。

(2)力学性能生态连锁砌块设计砼强度等级C20,轴心抗压强度≥20Mpa。

(3)耐久性能设计抗冻指标F100(100次冻融循环)。

(4)生物适应性生态连锁砌块应具备良好的通透性,满足底部土壤与空气之间的湿热交换。

通过充填外加剂等简单、有效的技术措施,改善生态砌块孔隙内碱性水环境,保证植被、昆虫等适宜的生长环境。

3.3生态连锁砌块出厂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并注明产品名称、代号、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执行标准、生产厂名、生产日期等。

3.4 生态连锁砌块应具有经国家或部门认可的测试单位的测试报告。

材料进场时,应进行抽检,抽检率1/10000。

4、施工技术要求4.1 施工准备(1) 检查生态砌块形状、尺寸、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破损等。

(2) 清理施工现场,确认施工用水、用电及施工车辆及装备等。

(3) 绘制砌块的平面图,立面图以及砌块的排列图,以砌块切断量最小化为原则。

4.2 生态连锁砌块施工流程岸坡、护底基层整平→回填土夯实→定位放线→铺设无纺布→铺设生态连锁砌块→清理表面。

4.3 施工技术要点(1) 铺设前检查基础平整情况,基底为原状土应密实均匀,土质基底压实度≥90%。

(2) 基础为回填土时,回填后压实取样检验基础质量,压实系数≥0.90。

(3)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控制砌块护砌顶高程和护砌砌块排列形式。

(4) 连锁砌块护坡铺砌至顶高程后设压顶,连锁砌块与压顶之间和压顶与压顶之间采用M10砂浆找平。

(5) 铺设前确定铺砖方向,即生态连锁砌块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为垂直水流方向铺设,延水流方向互锁,挂好高程线和基准线。

(6) 生态连锁砌块铺设完成后,清扫生态护砌砌块表面,使其整齐化一,无杂物。

生态连锁砌块的铺设以及土体夯实必须经监理的监督和认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4.4质量检验与验收(1) 施工时应有专人检查,每完成一道工序应按设计要求及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质量、清基、基础及穴槽回填等。

(3)材料质量应满足本章的相关指标要求。

(4)基础及铺设完成面的验收标准参照《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批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标准执行。

(5)生态连锁砌块铺设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按下表的规定执行。

生态连锁砌块质量检查方法和标准第三节生态墙壁砖(鱼巢砖)1、生态墙壁砖(鱼巢砖)说明及范围说明:生态墙壁砖(鱼巢砖)标号C20F100,尺寸500mm×500mm×200mm。

范围:生态墙壁砖(鱼巢砖)块规定使用范围包括施工图纸所示:1+925-4+466 左岸护坡,1+730-1+890、2+000-4+466右岸护坡及监理人指示的生态墙壁砖(鱼巢砖)工程范围。

生态墙壁砖、生态鱼巢砖护坡搭配组合砌筑,下方3层为生态2、生态墙壁砖(鱼巢砖)施工技术要求2.1生态墙壁砖(鱼巢砖)施工工序无纺布铺设→混凝土基础施工→砌体铺设、固定→背后砂砾料回填→封顶施工2.2施工方法(1)根据不同的岸坡形式选择相应的生态砖类型。

生态墙壁(鱼巢砖)使用于岸坡较陡的情况,边坡系数为1:1,高度2m左右。

河底以上2层范围砌筑鱼巢砖,以利于鱼类的生长。

(2)为确保生态墙壁砖(鱼巢砖)背后细颗粒土不流失以及植物生长,在生态砖与背后回填砂砾料之间铺设土工布。

植物生长砖下的土工织物不宜太厚,在满足反滤功能的前提下,还应保证植物根系能穿透、伸入土壤。

生态墙壁砖(鱼巢砖)下土工织物按反滤要求设置。

土工织物搭接宽度不小于300mm。

土工织物反滤材料应满足反滤准则。

(3)生态墙壁砖(鱼巢)砖后宜铺设15cm厚砂砾料,以利于坡后排水,由于砖体孔隙率大,透水性好,并且砌筑时砖体间为松散连接,因此不会产生冻涨破坏。

(4)生态墙壁(鱼巢)砖砌筑时,底部第一层嵌入混凝土基础内,生态墙壁砖砌筑至顶高程时采用厚100mm、宽200mm现浇砼封顶,防止雨水淘刷,确保岸坡的稳定。

(5)生态墙壁砖(鱼巢砖)铺设:①基础开挖、平整后,铺设无纺布;②浇筑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尺寸为600mm×800mm,每20m设置一道闭孔泡沫板沉降缝,第一层鱼巢砖嵌入现浇混凝土基础内;③铺设第二层鱼巢砖,每层砌块的水平和线形对整个墙壁的构造及美观均有影响,铺设时挂号基准线控制线型与高程;④确认砖的水平、垂直后设置固定连接棒;连接棒采用18cm长,φ10钢筋,从上层生态砖预留孔洞内插入至下层砌块预留孔洞内,将两层砌块连接成整体;⑤在砖后铺设土工织物反滤材料;(6)土工布后回填砂砾料夯实;①砌块后砂砾料厚度为15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