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黄

大黄

大黄
【植物名称】药用大黄,南大黄,马蹄
大黄
【汉语拼音】Yao yong da huang
【英文名称】Drug Rhubarb, Medicinal
Rhubarb
【拉丁学名】Rheum officinale Baill.
【科属归类】蓼科Polygonaceae,大黄
属Rheum
【植物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高
1.5-2米。

茎粗壮中空,疏被白色短毛,上
部及节处较密。

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近圆形,
直径30-50厘米,叶片5浅裂,浅裂片呈大
齿形或宽三角形,先端锐尖,基部心形,主
脉通常5-7条,基出,上面光滑无毛,或近
叶脉处具稀疏的小乳突,下面被淡棕色短毛,多分布于叶脉及叶缘;茎生叶较小,柄亦短,托叶鞘筒状,膜质,较透明,上有短毛,分裂至基部。

大形圆锥花序,分枝开展,花4-10朵成簇互生;花蕾椭圆形;花被6,淡黄绿色,2轮,内外轮近等大,椭圆形,长约2-2.5毫米,边缘不甚整齐;雄蕊9,不外露;子房三角形,花柱3。

瘦果,果枝开展,果长圆状椭圆形,有翅,长约8-10毫米,宽约7-9毫米,翅果边缘不透明。

花期5-6月。

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地林缘或草坡。

分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药材主产四川、湖北等省。

【药用部位】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

中药名: 大黄。

【采收加工】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主要成分】含游离及结合性蒽醌衍生物。

【药理作用】导泻,利胆,抗肝纤维化,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止血,降血脂,抗肿瘤。

【性味功能】苦,寒。

泻热通肠,
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主治用法】用于实热便秘,积
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疽,血热
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
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外治水
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内服: 3-30克,
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

外用: 适量,
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

孕妇慎用。

【应用举例】阳明腑实证,大便
不通,脘腹痞满: 大黄12克,厚朴24
克,枳实12克,芒硝6克。

水煎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