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在线、河湖健康、大众护水、智慧巡河场景数字化建设意见一、项目建设背景略。
二、项目建设目标结合数字化改革要求,立足于数字政府X里生态跑道,基于XX“河长制监督管理平台”建设成果,聚焦XX市河长制监督管理现状,着力于数据治理、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等方面,对“河长制监督管理平台”实现升级改造,以应用实用化、高效化为建设导向,重新整合XX河道资料、河湖健康、河湖长履职工作、公众护水等多维建设内容,对标省级“X水美丽”平台建设架构,按照“统筹兼顾、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原则,迭代升级为XX“X水美丽”平台,全面保障与省级“X水美丽”平台用户贯通、数据贯通、业务贯通。
打造河长在线、河湖健康、大众护水、智慧巡河等场景应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迭代升级,确保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织牢“党政负责、全民监督”的治水防护网,全力打造美丽XX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江南水乡幸福新高地,建成全国领先的河湖长制数字化改革样板。
三、项目建设原则1.技术要求(1)平台要求采用JAVA语言开发,J2EE技术架构,业务平台采用B/S架构。
(2)支持并采用组件技术,使功能最优化并将内部模块间的相互依赖性减至最低;(3)业务平台需基于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的设计和开发,充分保证系统功能和流程实现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4)为确保新旧系统平滑过渡,本次平台建设需即时与省河湖长制管理系统打通,保障后续河长履职和考核工作正常开展。
2.性能要求(1)系统稳定性系统软硬件整体及其功能模块具有稳定性,在各种情况下不会出现死机现象,更不能出现系统崩溃现象。
(2)系统可靠性系统数据维护、查询、分析、计算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3)易于维护性系统的数据、业务以及涉及电子地图的维护方便、快捷。
(4)安全性保障系统数据安全、不易被侵入、干扰、窃取信息或破坏。
(5)可扩展性系统从规模上、功能上易于扩展和升级,应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预留相应的接口。
(6)时间特性系统涉及多个单位,业务流程复杂,对系统的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及运行效率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系统设计等方面要有所考虑,采用高效合理的方法,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7)适应性系统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以及开发计划等发生变化时,应具有适应能力。
3.安全要求本项目需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二级系统要求进行开发设计,制定整体安全策略,即要充分考虑信息资源的共享,更要注意信息资源的保护和隔离,应针对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和应用程序之间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网页访问等权限控制。
四、系统建设内容及要求结合XX“河长制监督管理平台”已建成果,聚焦XX市河长制监督管理现状,着力于数据治理、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等方面,对“河长制监督管理平台”升级改造,以应用实用化、高效化为建设导向,按照“统筹兼顾、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原则,迭代升级为XX“X水美丽(河长在线)”平台。
开发河长业务管理后台、大众护水管理后台、综合驾驶舱、移动端应用,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迭代升级,实现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
本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河长业务管理后台(1)河湖基础数据库搭建依托省水利数据仓的数据回流和本地数据库,建立XX市“河长—河段”基础数据库,建立河长河段、取水口、排污口、水质断面、生态流量等基础数据存放目录,为全市开展河湖长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2)基础维护管理在XX本地为全市各河段湖库建立基础信息和空间位置进行查看、编辑、删除。
开展建设电子公示牌服务,根据河段编码,自动生成电子公示牌二维码,通过微信扫描查阅河道的基础信息,并可以通过二维码反馈河湖问题。
通过河长名录数据回流,实现XX市总河长和各级河长的查阅管理;建立对公示牌、生态流量、江河水位、排口、水质断面的基础信息、空间信息、业务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为全面开展河湖管护提供数据支撑。
按照联席成员会议制度和多跨协同工作要求,建立联席单位和联系部门管理,为其开展河湖长制工作提供入口,包括一月一报、重点工作任务等工作台账记录模块。
(3)治水督查问题管理:汇总各区县河长上报及社会公众反馈的河湖问题,形成河湖问题审核、派发、处置、整改复核、满意度评价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督查检查:提供河长办督查人员对河长履职、河湖问题等工作开展督查检查的功能。
(4)履职管理1)河长履职积分管理:按照XX市河湖长巡河完成情况、河湖问题处置、水质和生态流量考核、年度河湖治理、考核述职、专题会议开展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实现河湖长履职的系统评价和每月报表。
2)巡河管理:实现对各名河长巡河达标情况、巡河里程、巡河轨迹、巡河时长的查看和统计。
(5)预警管理1)巡河预警:提供根据各个级别河长应巡查的频次和实际巡查情况自动发送一条预警信息并可查看预警列表和统计信息的功能。
2)问题逾期提醒:提供问题逾期时自动发送一条预警信息并可查看问题逾期预警。
(6)统计分析1)河长履职汇总表按照月度、年度展示各级河长的人数、巡河次数、巡河达标率、巡河/公众发现问题数量、巡河/公众解决问题数量、逾期未解决问题数量等履职信息汇总情况。
2)区域统计表汇总展示每个区县的河湖管理情况,包括河长数量、巡河次数、巡河率、问题数量、问题解决率、水质达标率、河湖日常工作执行情况等。
2.大众护水管理后台(1)用户管理:提供绿水币注册人员信息管理,可查询注册人员昵称、手机号、积分、注册地、最后活跃日期等信息,也可以对长久未活跃的用户停用等管理。
(2)公众问题审核:提供管理人员对公众爆料问题进行上报审核、处置完成后的整改审核功能。
(3)公众绿水币参与管理1)公众巡河记录:查看公众巡河情况,确定巡河是否有效,并发放护水积分;列表统计公众历史巡河情况。
2)美景美拍:对公众上传的图片影音资料进行查看和选取,整合进入河段信息,并发布到大众护水小程序给公众查看。
3)意见建议管理:对社会公众上报的意见建议进行查看,对有价值的建议意见予以认可,发放护水积分。
4)满意度管理:对社会公众填报的满意度进行管理和统计,并提供满意度评价调整功能。
5)积分管理:对全市绿水币活动进行积分配置管理。
3.综合驾驶舱实现河湖长名录、履职排名、巡河状况、河湖问题、河湖健康、公众护水等关键业务分析统计,实现数据与水利地图联动及详情展示,为河湖长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1)河长在线建设河长名录、河长巡河、履职积分、河湖问题、工作预警、政策法规、宣传报道等区域。
可实现对全市各级河长、河段、河湖问题信息与地图联动,一屏总览河长履职全貌;通过对全市河长履职数据汇聚,形成每月河长巡河完成率及区县横向比较分析;建立各类政策法规宣传报道通知公告的查阅管理。
(2)河湖健康1)健康指数三色图:接入省级评价数据,以不同的颜色在地图上展现XX 各区县区域河湖健康评价各健康等级指数。
2)水质断面:展示全市各国考省控、交接断面、饮用水源、市县监测站点水质数据。
3)生态流量:展示全市纳入考核的主要江河生态流量状况。
4)健康评价:通过各县区填报河湖评价数据,实现河湖健康档案管理,并与地图联动。
(3)大众护水1)护水地图:通过地图方式对各区域大众护水关键指标进行展示和分析。
2)护水总览:以指标统计方式,对护水组织、护水人数、绿水币、本月活跃度进行全市指标展示和分析。
3)满意度评价:对本月全市的公众问题处理满意度和治水成效满意度进行展示和分析。
4)大众爆料:统计当月/本年的社会公众问题上报信息,进行分类展示,并可查看问题详情。
5)美景美拍:对用户上传的拍摄质量高、风景优美的河湖景色进行展示。
4.移动端应用(1)河长巡河APP河长巡河APP开放给河长使用,帮助河长开展日常巡河工作。
1)综合首页:提供河长目前所负责管理的具体河段的基础信息。
2)河长巡河:提供河长在该模块中开展巡河工作的功能,进行巡河位置和长度校验,生成巡河轨迹,并上报巡河中发现的问题。
3)问题处理:提供河长开展问题处置的功能,接收派发和督导的河湖问题,填报解决情况和现场照片,并可实现问题的转交。
4)待办事项:提供河长查看本月尚未完成的巡河任务以及待处置的问题的功能。
(2)大众护水小程序(碧水联盟迭代)1)综合首页:提供公众查看本人当前的护水参与情况的功能。
2)公众巡河:提供社会公众开展巡河的功能,实现公众巡河并上报问题,获取护水积分。
3)大众爆料:提供社会公众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爆料并上传图片视频的功能,获取护水积分。
4)美景美拍:提供社会公众查看和发布周边的美景照片和视频的功能,获取护水积分。
5)护水排行:提供社会公众查看本人的护水排名的功能。
6)满意度评价:提供社会公众开展满意度评价的功能,获取护水积分。
7)治水评价:提供公众对治水情况、水质状况、工作进展等发表意见或评论的功能,获取护水积分。
五、项目实施要求5.1 项目组织管理要求1、投标人应充分考虑满足投标项目的建设要求,提出完整的项目管理、项目实施、系统开发、项目运行、售后服务方案(含驻点方案等)。
2、投标人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组织项目团队,制定项目的人员配置管理计划,包括组织结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组成人员及分工职责。
提供项目组主要成员名单(含项目经理),项目团队应保持稳定,未经采购单位方同意,项目团队人员不得随意变更。
3、投标人需为本项目构建稳定的不少于5人的技术开发团队驻点开发。
配备本项目的专职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经验至少有3年以上。
团队成员须为本单位在职人员,其中团队成员中需具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证书、软件设计师或系统分析师证书等专业资格认证证书。
本项目的所有人员必须是本单位的在职人员,需提供社保缴费证明(需出具社保机构盖章的证明材料扫描件)。
4、投标人必须有可靠的售后服务保障,保证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服务。
5、投标人必须根据业主方要求编制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对项目进行进度、质量、风险控制。
系统需便于业主方、监理方查询考核。
5.2项目实施进度要求本项目建设期为90天,其中合同签订后60天(自然日)内,必须完成系统部署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实施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请投标人根据阶段划分进一步细化成工作计划:第一阶段:完成建设内容需求调研及设计工作。
需求分析和确认是项目实施的关键步骤,需要双方进行多次的交流和探讨,最后就需求分析的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需求规程说明书的编写,需要严格遵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编写步骤,并采用需求规格模板,说清楚每个交易的输入输出,界面控制,打印等内容,避免二义性,最大限度地为开发利用作好准备。
需求规格书编写完成必须以过双方组织的评审工作。
设计开发此阶段开始的标志是相关资源准备完毕,软件系统进入开发阶段。
第二阶段:完成全部系统建设,通过业主方组织初步验收确认合格,项目监理单位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验收需求分析,针对项目验收,监理单位需配备1名有经验的工程师和一名行业专家来组成项目团队,负责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