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课

微课

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的多种教学资源构成,并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生长”而成的一种微型网络学习课程,它是在web 2.0 时代随着新技术(主要是无线宽带技术、网络视频技术等)和新媒体(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智能化数字终端设备的普及)的迅速发展以及广大用户对学习方式多样化(如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合作学习、移动学习、远程学习、泛在学习等)的迫切需求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23]。

微课虽然目前还是个新生事物,也许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点,但微课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中必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微课的类型下面就几种现今常见的微课类型做一介绍。

2. 1 可汗学院式萨尔曼·可汗是孟加拉裔美国人,2004 年他利用电子画画笔记本远程教授在新奥尔良市的表妹学习数学。

之后朋友需要他帮助学习时,他便把授课视频放在Youtube 上,积累了很多人气。

在2006 年,他辞去工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网络教学上,并成立了闻名遐迩的可汗学院( Khan Acade-my) 。

作为一个非营利教育机构,网站提供了超过6500 个视频,领域涵盖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等各个科学领域。

可汗希望通过免费高质量教学视频,普及优质教学资源。

可汗学院式微课程的特点是,教师不出镜,视频中只出现一个电子黑板或白板,教师在板子上用各种颜色的笔可随擦、随写各种演算过程或推导程序。

一边画、一边讲解,录屏软件会帮助教师把教学过程全部录制下来。

后期可配上视频字幕,需要强调的学习内容也可搭配旁白等。

视频特点是手写录制加同步讲解,学习者可以观看演示的全部过程,教学思路清晰,画风简单明了,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做题演算思路。

2. 2 教学实录式教学实录式微课,顾名思义,便是在教学真实场所进行现场教学过程实际录制。

教学场所可以选在教室、录播室、户外、实验室、模拟场景内及一切所需真实教学场景。

这种微课程一般情况下,需要教师出镜,必要时学生也可以出镜。

这种微课形式,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切中要点、短小易懂。

教学时间不宜过长,10 分钟左右为宜。

教师要注重个人形象,包括服装、发式甚至妆容,符合教师仪表。

录制时保持现场安静,避免噪声。

教师也应该声音洪亮,表达清楚明白。

这种微课由于真人出境,比较生动活泼。

但也应该区别于普通传统教学,突出微课特点,对于摄像机和环境要求较高。

同时注意后期制作,做些必要的后期处理,使微课趋于完美。

2. 3 录制屏幕式录屏式微课也是最普通常见的微课形式。

它依托于PPT和录屏软件的结合,同时需要通过同步录音或后期编辑声音的方式制作完成。

这种方式的微课首先要制作精美的PPT课件。

课件的制作是当今现代化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手段。

微课的PPT 模板要以简洁大方的为佳,颜色尽量单一、不要过于花哨。

注意单张PPT 文字不要过多,字体不应过小。

最好选择统一字体,如宋体、黑体、楷体等,如英文可选取Times New Roman。

PPT 上的文字是辅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的,所以要简明醒目,适当时可加粗或变换字体颜色。

选取的图片,可丰富多样,但一定要和所讲授内容相符,切合主题。

图片风格要统一,从宏观上把握课件统一性和完整性。

同时,可以搭配背景音乐,音画合一,给人以美感和享受。

注意背景音乐不宜过于喧闹,轻音乐或纯音乐为好,音量不应过大,不能超过讲授者说话的声音。

2. 4 其他微课制作类型根据教学需要,有时需要到实际工作或交流沟通场景进城市文化中国市场2016 年第25 期( 总第892 期)行实地拍摄,便出现了实地拍摄式微课程。

比如,教师教授学生如何在酒店接待外宾,那么教学场景可设置在酒店进行实地拍摄; 护士如何用英语指导外籍患者体检,那么这个英语对话课程可在医院进行拍摄等。

此外,我们常用的微课制作类型还有画中画式、讨论式、访谈式、PPT 动画式、二维动画式、虚拟抠像式、混合拍摄式等。

实践中有多种多样的微课类型供我们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自身情况等选择制作微课。

3 微课制作软件及制作方法此部分以录屏式微课程为例,介绍两款常用的PPT 录屏软件,即Camtasia Studio ( CS) 和“会声会影”。

CS 是美国开发的一种集合屏幕、声音录制和剪辑于一体的强大的录屏软件。

此软件主要包括三个模块: 屏幕捕捉、视频音频编辑和播放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让用户对屏幕进行操作,如录制和配音、视频的编辑、动画设计和美化加工,还可以对视频进行添加字幕和水印等。

会声会影也是一款常用的视频录制和编辑软件。

它简单易学、界面简洁,业余针对所选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活动,根据搜集的教学素材制作完成PPT 课件; 教师操作在电脑上同时打开PPT 和视频录制软件,调整好各个界面位置,点击“开始录制”按钮,同时教师开始讲课及操作PPT课件。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授课速度,调整音量大小,尽量使教学过程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录制完成后,再次使用录屏软件的视频编辑功能进行采编,可以适当添加旁白或字幕,也可设置PPT 换场动画或添加背景音乐等。

作为新兴的教学形式,微课正逐步进入学校和教师的视野,受到教育界各层面的关注。

高校教师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前沿、开阔视野,将最新最酷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1.初创时期(20世纪初期)——教育救国(平民教育);电化教育名称2.初步发展时期(建国初期)——电化教育处;社会教育3.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80—90年代)——健全组织机构;深入学校、深入学科、深入课堂4.系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化趋势—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系统化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的名称与概念为什么不断变化?1、技术:技术的发展,不断为该领域提供新媒体,使得原有的名称与概念不能涵盖实践;2、理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断为该领域提供新思想,改变该领域的实践内容(传播理论);3、实践:实践的发展,需要教育技术名称与概念内涵作出一定的变化。

教育技术发展特点●教育技术(媒体)发展是累积性的,而不是完全替代的;●教育技术(媒体)发展遵循“适者生存”规律(新旧媒体)●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人与技术的关系认识越来越合理----人机协调;●教育需求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动力●学习理论推动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名称不断变化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经验:1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是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保障;2积极寻求理论的指导是教育技术健康发展的基础;3教育技术协会组织是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训:1新媒体教学热(技术理想主义者);2公司的过分参与;3媒体技术与教学系统没有实现整合教育技术作用和地位的变化教育技术是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备条件教育技术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教育技术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学人员)、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信息技术将对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发展的看法(新)。

答: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它具有方法论性质,并且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

教育技术学的完整理论体系包括:教育技术哲学、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教育技术学的应用科学部分。

教育技术学有自己独特的,与其它学科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相应的课程体系。

教育技术的学科发展应该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来扩展,从深度来看,它包括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

理论包括教学设计理论、课程开发理论、教育评价理上答疑与自动评测系统以及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等,提出了很多新的应用研究领域。

在企业培训方面,我们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

应该开展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模式和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绩效技术对教学设计影响的研究,此外,对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也需要更深、更广的进行研究。

4、请你回顾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由此分析我国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能提出一些新的解决思路吗?(旧)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忽视了教学结构的改革,而其根源在于两个误区:误区之一是将教学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绝对化;误区之二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取代对教学过程中认知规律的研究。

忽视教学结构改革的后果是严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几十年来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抑制了我们几代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于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4、教育技术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为描述教育技术现象、揭示教育技术规律提供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从而做出科学的解释、预测和控制,建立理论,推进实践。

教育技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方法有三类:(1)哲学的方法,如辩证唯物主义法(2)一般研究方法:A)质的研究方法,如访谈法、观察法B)量的研究方法,如统计法、测量法C)综合的方法,如软件工程的方法(3)专门研究法,如内容分析法、任务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课堂信息分析法2、请你谈谈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首先是文化思维层次,其次是思想观念、体制模式的教育总体系统结构层次,第三是具体操作实施层次,涉及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

在文化思维层次,随着人类从印刷时代走向电子化的信息时代,作为文化根基的阅读、写作、计算能力将面临挑战与变革在第二个层次上,教育信息化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体制和探究新的教学结构,包括: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从学校教育体制向终身教育体制发展,从教为主的教学结构向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发展。

在第三个层次,信息技术下革新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教学技术对教学革新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方式的多元性重视对所学知识应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重视学生的定性评价3、你认为当前网络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网络教学评价的特点:①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强调利用及时反馈信息来指导、监督甚至补救网络的教与学活动②对利用探究、发现、竞争、协作、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教学策略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也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自控性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

③评价对象更为广泛,不仅包括四要素,还对学习支持和服务系统进行综合评价。

④实现网络教学评价系统与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的无缝结合。

⑤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既可以缩短评价的周期,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便于及时调整教与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