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
一名合格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崇高的教育目的。
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
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
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不仅体现了诚信、尽职、图强、服务社会的崇高师德,而且体现了奉献社会、奉献人生的执著信念,刻苦拼搏、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敬业、爱生、博学、严谨的教风和勤学、多能、踏实、求真的学风。
概言之,爱岗敬业正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奉献社会的崇高境界。
用陶行知先生当年的话来说,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无私无畏精神。
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理应把爱心倾注于整个职业生涯中。
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
要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这就是师爱。
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
履行传播和创新知识的重要职责,决定了教师专业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世界已进入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和学科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只有追踪学科前沿,不断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不断进行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创新,才能站在学科前沿,引导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
因此,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和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是对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
对教师而言,高尚的师德也体现在严谨的教风之中。
教师必须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发扬严谨的教风。
严谨的教风由严谨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教学内容和严谨的教学方法三方面组成。
严谨的教学态度,指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风范,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格的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关系到教师的整体形象,关系到教师讲课的效果。
严谨的教学内容要以严谨的科学研究为铺垫。
要倡导博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
面向新世纪,为适应创新教育,应倡导全新的教学方法,如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相结合,开发和超越原有知识范围,强调能力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学,在思想碰撞中学,在主动钻研中学,真正变被动为主动,让教与学都有声有色,让师生共筑良好的学习氛围。
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是铸就高尚师德的前提。
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
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首先教学观念要更新。
现代教育呼唤现代教育观,如强调知识的发现过程,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现代学生观。
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与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同时,评定学生质量的标准也在于学生应用和拓宽知识的能力,在于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教师肩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因而社会对教师的品行比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
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是规范的,是学生学习的模范,也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模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书育人的水平与高洁的为人师表的品行。
内容
教师角色新思考
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
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
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
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
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
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为了完成教育使命,我们的教师角色越来越多,为了把教育做好,教师到底要扮好哪些角色,还真不好一下子说清楚,也许教师应该成为一名魔法师能解决很多问题的魔法师!
内容
教学中凸现主体地位的几点做法
一、提供学生情感空间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学生的意见有独到的见解时,我会高兴地送给这位学生这样一句话:就按你的办!这样做,是对学生最大的褒奖,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对学生个性最有力的张扬。
其实在课堂中,老师的一举动、一投足、商量的口吻、赞许的目光、深情的期盼,无不展示着老师的人格魅力,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演绎着什么叫平等中的首席。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时时处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让学生形成有了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解决主动、自觉参与的大环境,让学生在“愿提出问题-能提出问题-会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学会学习。
三、启发学生合理猜想
猜想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思考方式,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数学首先是猜想,然后才是证实(波利亚语)。
”合理的猜想能激发学生积极地学习。
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进行创新思维,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转化思想方法去解决新问题的意识,而且通过“直觉-----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这样的教学创造了“人人参与、人人有体验、人人成功”的氛围。
四、激励学生参与活动
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学新知,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了教学难点,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五、引导学生开放学习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可操作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用简单图形做出组合图形,并让学生观察在这些组合图形中能看到哪些图形。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过程中发现简单图形与组合图形的关系,把教师教数学变成学生自主地学数学。
在练习的组织形式上要多样化。
我们现在倡导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正是这种多样化的体现。
个人的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小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探究知识的能力;全班练习交流,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练习内容形式上要多样化,可以设计游戏、儿歌、探险、寻宝、解难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操作、巩固练习、综合练习在题型上,可以补充填空、判断、选择、连线、找朋友、补缺题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在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要开放,课堂要开放,学生思维要开放。
六、组织学生正确评价
这里的评价主要是指学生之间的民主评价。
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说说某次探究活动的收获、感受,说说在某位同学身上发现的值得大家学习的闪光点,说说今后的学习中应努力的方向,等等。
教学的成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
教师的全部劳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乐园,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场所,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