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人员学习资料《企业经营管理实务》导读本“导读”内容选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企业经理管理实务》(双证教材)本导读仅限北京中安质环认证中心审核员内部培训使用北京中安质环认证中心编二〇一四年三月《〈企业经营管理实务〉导读》编辑说明一、编辑目的为便于中心认证审核人员学习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实务》相关知识,进而满足CNAS-CC131:201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的能力要求》对认证审核人员的能力要求。
二、编辑依据导读选择了由全国经营师执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编辑,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企业经理管理实务》(双证教材)为范本,本导读对重点章节进行简化编辑。
三、编辑说明第一,章的选择该书共16章,从认证审核人员实用角度出发,重点选择以下13章的内容进行导读介绍:企业与企业制度、企业经营基础、企业管理基础、企业市场调查与预测、企业目标管理与经营计划、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物流管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企业创新管理。
该书其余3章的情况为:“企业质量管理”的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人员已有深度理解掌握,不再介绍;“企业跨国经营”一章,我中心获证组织中跨国公司数量很少,不再专门介绍;“企业经营相关法规知识”一章,审核员注册准则中已有相当的内容,不再介绍。
第二,编辑时的基本考虑以介绍各章节的主要概念、知识点为主,建立一个知识框架。
根据对每一章所包含内容的选择结果,重新编排章节号。
如第一章“企业与企业制度”,原书共有4节,编辑时只选择了3节。
故将原来的“1.4.1 产权制度的含义”节章节号,改为1.3.1。
对于所选择知识点进行介绍时,认为重要的稍做详细介绍,认为不重要的,只保留小标题,以保证其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对于详细介绍的部分,为了减少篇幅,在尽量保持愿意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文字编辑。
如:监事会对公司董事和经理的监督制衡关系“为防止公司董事和经理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股东的权益,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和公司章程,现代公司组织结构中要建立监事会制度。
监事会的制衡作用是多重的:对股东大会,一般而言是从属关系;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则是监督关系。
”四、建议的学习方法以本导读为线索,建立初步的知识框架。
建议购买原著深化学习。
本书商品码为ISBN978-7-81123-081-9,定价为:33.00元。
编辑人员:蒋德华、吴晶、李海英、刘继平、段文浩、宋晓刚录入排版:李帅2014年3月17日目录第1章企业与企业制度------------------------------------------1 第2章企业经营基础--------------------------------------------4 第3章企业管理基础--------------------------------------------10 第4章企业市场调查与预测--------------------------------------15 第5章企业目标管理与经营计划----------------------------------19 第6章企业市场营销管理----------------------------------------26 第7章企业生产管理--------------------------------------------30 第8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35 第9章企业财务管理--------------------------------------------40 第10章企业物流管理--------------------------------------------48 第11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55 第12章企业电子商务管理----------------------------------------61 第13章企业创新管理--------------------------------------------65第1章企业与企业制度【学习目标与要求】·理解企业的含义;·识别企业的分类;·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和法人治理结构。
1.1 企业1.1.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由一定的生产要素所组成的,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细胞和组成部分。
为全面地理解企业的概念,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企业是经济组织。
企业不同于事业单位、公益组织和政府部门,它是一个经济组织;2)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对于“为满足社会需要”应作广义理解,它不仅指满足顾客和用户的需要,而且还包括满足股东、银行、职工、供应商、交易对象、同行业竞争者、政府、社区及周围居民等一切与之相关的社会团体的需要;3)企业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4)企业必须是独立的法人组织。
1.1.2企业的分类由于现代经济生活十分复杂,所以作为基本经济单位的企业又有很多类型。
企业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方法进行划分:1)按照所属的行业和部门,可以分为工业企业、农业企业、运输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等;2)按照生产规模的不同,可以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3)按照生产要素所占的比重,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4)按照企业的组织机构形式或生产的社会化组织程度,可以分为单厂企业、多厂企业、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等;5)按照资本的组织形态来划分的企业类型,通常可以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等。
1.2 现代企业制度1.2.1 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制企业为典型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
1.2.2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3个方面: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即公司法人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即公司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即公司管理制度。
1)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在公司法人制度下,出资人的原始所有权演化为股权,公司法人则获得了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公司法人可以像个体企业一样对公司的全部资产具有占有、使用、处分的权利,并参与市场交易。
2)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由于公司制企业是由许多投资者即股东投资设立的经济组织,因此必须充分反映公司股东的利益要求;同时,公司作为法人应当具有独立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形成一种以众多股东的个人意志为基础的组织意志,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展开业务活动。
公司的组织制度必须体现这些要求。
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现代的经营理念和思想,灵活的经营战略,科学完善的领导制度,熟悉、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才,适合本企业特点、高效运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普遍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等。
1.3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1.3.1 产权制度的含义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是法定主体对财产拥有的各项权能的总和。
产权可以分解为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产权制度是指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产权主体地位、权利、责任、相互关系加以规范的法律制度。
1.3.2 公司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1)公司拥有的法人财产公司法人财产是由公司出资者依法向公司注入的资本金及其增值和公司在经营期负债所形成的财产构成。
法人财产是公司产权制度的基础。
2)公司财产权能的分离法人产权包括对公司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只要公司存在,这些权能就成为法人永久享受的权利。
公司法人产权集中于董事会,而经营权集中在经理手中。
在法人产权界定明确经营权、操作权区间给定时,经理具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
经营权与法人产权相比其内涵较小,经营权不包括收益权,而法人产权却包含收益权。
另外,经营权中的财产处分权也受到限制,一般来说经理无权独立处理公司资产。
1.3.3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为保证正常运转,其自身所具有的一整套组织管理体系。
这套组织管理体系是由所有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四者组成的。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成公司制企业一般是根据权利机构、监督机构、经营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权责明确的原则,形成由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等组成的监事会及由董事会任命的经理层4个利益主体组成公司治理机构的,如本页图: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监事会则是代表股东大会,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实施监督的机构。
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组织机构1)董事会与公司经理人员的委托代理关系管理公司需要专门的知识,需要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的专门人才。
以此为标准,董事会通过招聘、任命适合于本公司的经理人员。
经理人员接受董事会委托,便有了对公司的事务的管理权和代理权。
2)监事会对公司董事和经理的监督制衡关系为防止公司董事和经理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股东的权益,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和公司章程,现代公司组织结构中要建立监事会制度。
监事会的制衡作用是多重的:对股东大会,一般而言是从属关系;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则是监督关系。
第2章企业经营基础【学习目标与要求】·理解经营概念、经营要素、经营目标、经营机制;·理解经营战略的特征、类别和内容。
2.1 经营概念2.1.1经营的概念经营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范畴。
因此,经营定义为:商品生产者以市场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手段,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使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与企业的外部环境达成动态均衡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
2.1.2经营与管理的关系1)经营与管理既有一致性,又有所区别。
对工商企业来说,经营是管理职能的延伸与发展,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2)对企业来说,经营与管理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经营管理又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经营管理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
经营活动主要是了解企业的外部环境和竞争形式,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制定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计划、投资决策,保证企业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生产活动为对象的管理称为生产管理,以经营活动为对象的管理称为经营管理;广义的经营管理是指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
2.1.3经营管理的智能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战略职能、决策职能、开发职能、财务职能和公共关系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