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周末练习(06)内容:《黔之驴》《松树金龟子》班级:姓名:学号:知识梳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1)它在xuàn yào( )它的美貌,尤其是那对折扇更是它的mèi lì( )所在。
可惜的是,雌虫一动不动,似乎对它的xiàn mèi ( ) 无动于衷。
(2)大熊猫就像是一颗cuǐ càn ( )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悠然自得久副盛名悬涯绝壁漫不经心执迷不悟曲指可数无动于忠弃荤食素错别字改正3.写出下列诗歌的上句或下句,并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2)望尽似犹见,。
野鸦无意绪,。
(《孤雁》)(3)黄昏青草湖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佳人才唱翠眉底。
(郑谷《鹧鸪》)二、阅读(一)阅读短文《黔之驴》,完成下列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
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3)驴不胜怒,蹄之。
()(4)技止此耳。
()2.翻译下面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3)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3、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语:、。
4.认真体会课文,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驴子与老虎的性格特点。
驴子:老虎:5.有同学说,文中的老虎连驴都害怕,是只“胆小虎”。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6.你从这则寓言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二)阅读短文《松树金龟子》,完成下列各题。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
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不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
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
我无法作证。
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
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
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
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
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
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
如果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
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
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1、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2、作者是如何探究金龟子的发音原理的?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个问题说明的通俗易懂?3、“在通常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一句中,“有可能”三字能否删去?为什么?4、从作者探索松树金龟子发音原理的过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针对性训练(三)《黔之驴》《日喻说》【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蔽林间窥之()(2)稍近益狎()(3)驴不胜怒,蹄之()(4)扪烛而得其形()2.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
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
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四)阅读《蜜蜂的“冬季俱乐部”》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的季节,蜜蜂四处飞舞,天天忙碌不息。
然而冬日里蜜蜂都到哪里去了?它们是怎样度过严冬的呢?冬季是蜜蜂的休闲时期。
蜜蜂是变温动物,没有冬眠的习性。
作为个体,它无法维持必要的体温。
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它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改变而起伏。
一只蜜蜂无法度过严寒的冬天,一群蜜蜂则不同。
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来抵御严寒。
作为一个机制健全的社会自控群落,蜜蜂具有战严寒抗冰冻的整体实力,因为它们有自得其乐的“冬季俱乐部”。
“俱乐部”在每年初冬时节开始运作。
当外界气温下降,巢内温度低到13℃时,蜜蜂们在巢内互相靠拢,以蜂王为中心抱成团,形成一个由蜜蜂的血肉之躯构筑的球体。
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
球体最外面的一层是工蜂,它们拼命地煽动着翅膀,像厚厚的衣服一样阻隔着外面的寒冷。
在这样严严实实的“包裹”之下,里边的温度保持在13℃左右,舒适如春。
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的温度最高仍可达到24℃左右。
为了抵御寒冷,产生更多的热量,蜜蜂只能加快新陈代谢。
它们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蜂巢内的温度。
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蜂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蜜蜂则向外转移,不停歇地爬来爬去,经常与外面的工蜂交换岗位,如此反复换岗,从一定程度上也调节了蜂团的温度,使得蜜蜂家族安然度过寒冬。
那么越冬结球期间它们又是怎样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由外向内的互相传递得到食料。
这样,外层的蜜蜂保持为一个动态稳定的隔热层,使里层的弟兄们免受风寒之苦。
蜜蜂的幼虫每天要接受“保姆”给予的1300多次喂食,从而获得了丰厚的热量。
但幼虫无法在单个的巢房中独自越冬,为了使“育婴室”内的温度不低于35℃,工蜂以密集的聚会形式,结成严密的绝热层,以血肉之躯保全幼蜂免受严寒的侵袭。
倘若如此这般还达不到升温的目的,工蜂就像抱窝鸡那样,振翅飞舞,使蜂房迅速升温,确保幼蜂的越冬安全。
蜜蜂正是依靠这“冬季俱乐部”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选自《自然科学》,有删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如此反复换岗,从一定..程度上也调节了蜂团的温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产生更多的热量以抵御寒冷,蜜蜂须多吃蜂蜜,加强新陈代谢。
除此之外,蜜蜂还有哪些办法来保持蜂团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假如有几个人困在了储存巧克力的冰窖中,他们打电话向你求助,在救出他们之前,请你告知他们从蜜蜂的身上学到的取暖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5.仔细阅读本文,谈谈蜜蜂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参考答案: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1.(1)炫耀、魅力、献媚(2)璀璨2.副—负涯—崖曲—屈忠—衷二.阅读(一)1、用船态度亲近而不庄重用蹄子踢只、仅仅2、3、略 4、愚蠢无能机智勇敢5、老虎对驴的认识有个过程,起初害怕那是因为没见过,后来经过细心观察,老虎逐步认清了驴子的真面目,进而轻易地把驴子吃掉。
由此可见,老虎做事谨慎、机智勇敢,并非“胆小虎”。
6、意思对即可。
(二) 1.作者猜想松树金龟子是有可能夫妻对唱的。
没有作出结论是因为“无法作证”,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先找到其发声部位,然后仔细观察,找不到特殊的发声器官,这样就断定是腹部最后一节跟鞘翅后翼摩擦而发声。
举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作比,所以读者一下子就能理解。
3. 不能。
“有可能”表明这只是一种推测,而非肯定。
(仅答“不能”不给分,意近即可) 4. 进行科学研究必须长期坚持、认真观察、仔细实验等(有道理即给分)(三)1.(1)偷看(2)更加(3)用蹄子踢(或“踢”)(4)摸(每题1分,计4分)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