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轻质纳米碳酸钙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轻质纳米碳酸钙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轻质纳米碳酸钙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摘要说明轻质碳酸钙是一种白色细腻的轻质粉末,又称工业活性沉淀碳酸钙,是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基础原料。

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造纸、塑胶、塑胶薄膜、化纤、橡胶、胶粘剂、密封剂、日用化工、化妆品、建材、涂料、油墨、油灰、封蜡、腻子、毡层包装、医药、食品、饲料中。

轻质碳酸钙是一种白色细腻的轻质粉末,又称工业活性沉淀碳酸钙,是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基础原料。

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造纸、塑胶、塑胶薄膜、化纤、橡胶、胶粘剂、密封剂、日用化工、化妆品、建材、涂料、油墨、油灰、封蜡、腻子、毡层包装、医药、食品、饲料中。

该轻质纳米碳酸钙项目计划总投资13666.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454.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50%;流动资金3211.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50%。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8316.00万元,总成本费用21382.11万元,税金及附加286.45万元,利润总额6933.89万元,利税总额8176.74万元,税后净利润5200.4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76.3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0.74%,投资利税率59.83%,投资回报率38.05%,全部投资回收期4.13年,提供就业职位521个。

碳酸钙用于工业的时间非常久,大概160多年的历史,全球纳米碳酸钙行业发展历程也很精彩和复杂,国外纳米碳酸钙生产及市场怎么发展成熟的,今天就会给大家展示。

纳米碳酸钙是指粒径为1-100nm的功能性无机填料,超细化使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油墨、涂料、密封胶与胶粘剂等领域。

轻质纳米碳酸钙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产业研究分析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生产安全第十二章项目风险性分析第十三章节能概况第十四章进度计划第十五章投资分析第十六章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轻质碳酸钙是一种白色细腻的轻质粉末,又称工业活性沉淀碳酸钙,是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基础原料。

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造纸、塑胶、塑胶薄膜、化纤、橡胶、胶粘剂、密封剂、日用化工、化妆品、建材、涂料、油墨、油灰、封蜡、腻子、毡层包装、医药、食品、饲料中。

中国碳酸钙从1931年开始生产到现在已有80多年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碳酸钙行业迅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国共有轻质碳酸钙生产企业450余家,总产量1000万吨,轻重钙合计达3000万吨,企业遍布广东、广西、河北、浙江等28个省市,现已形成河北井陉、江西永丰、浙江建德、广东连州、河南南召等五大生产基地。

近年来钙产品的功能化、系列化、专用化发展步伐加快,重钙产品开发突飞猛进,年产量达到2000万吨。

纳米钙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轻质碳酸钙市场研究及投资建议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纳米钙产能高达150万吨,实际产量已达70万吨,产品精细化率达22%,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各种功能的改性钙、专用钙、各种晶型的碳酸钙、粒度分布较窄的碳酸钙产品大量涌现,这些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初步形成了产品系列化、专业化、功能化发展的新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碳酸钙行业发展偏重于轻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行业整体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企业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广西、广东和河北等省份,大部分行业内企业相比国外领先企业来说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市场集中度不高。

目前我国生产的碳酸钙产品的分散度较大,性能稳定性差,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仍需进口十几万吨。

国外纳米级超细碳酸钙己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我们所采用燃料主要是煤,而国外,既有用煤作燃料,也有用油和用气。

最高品质的纳米碳酸钙多是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

目前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主要有美国矿物技术集团、Omya(欧米亚)、英格瓷、邱博等,国外企业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精良的仪器、良好的品牌信誉,占据了国内大部分高端市场,价格普遍比国产同类产品高1-3倍。

近年来国内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持续提升,一批实力较强的本土企业也相继涌现,低端、中低端、中端产品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内企业占领,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也明显提升,高端产品市场正逐步打破外资企业或其在华企业的垄断局面。

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桂林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恩平纳米碳酸钙生产基地等优势企业,在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性价比方面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也日益缩小,甚至在部分领域逐渐替代了国际品牌。

我国轻质碳酸钙生产企业发展遍布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全国共计有企业500余家,其中纳米碳酸钙生产企业40余家,总设计产量达150万吨。

国内大型公司有: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等。

目前,中国碳酸钙总产能达到约3000万吨(其中轻钙约1000万吨)。

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轻质碳酸钙第一大生产与消费国,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四川、广西、广东、安徽、江西、湖南、河南等省区。

目前,我国轻钙厂家约400家,平均每家产能不足3万吨。

整体来看,轻质碳酸钙行业集中度非常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国内高品质轻质碳酸钙主要依赖进口,今后,功能化、专用化将成为轻质碳酸钙发展的趋势,并且产品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

高档产品如纳米级碳酸钙、超微细碳酸钙、医用级和食品级碳酸钙;各种表面改性的专用碳酸钙,如天然橡胶专用、合成橡胶专用、涂料专用轻质碳酸钙,必将大量投放市场,以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轻质碳酸钙需求量仍处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几年建筑业按国家要求将门窗塑钢化,供排水管道的以塑代钢,同时造纸行业碱性施胶技术的推广及普及和外贸出口量的增加等,更扩大了轻质碳酸钙的应用市场。

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碳酸钙广泛应用于造纸、塑料、涂料、橡胶、油墨、化学建材、粘接剂和密封材料、饲料、日化、食品、药品等诸多领域。

2018年中国轻质碳酸钙需求量为1252万吨,同比增长3%。

近年来,随着下游行业在中国均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碳酸钙新用途、应用新领域还在不断拓展、扩大、延伸。

在发达国家的需求量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在中国将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因其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拥有不可替代性,市场需求刚性较强,经济波动对行业的影响不显著,相对其它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强。

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轻质纳米碳酸钙生产加工项目四、项目承办单位xxx科技发展公司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某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42921.45平方米(折合约64.35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轻质纳米碳酸钙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42921.4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0847.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501.2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5045.42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502.41平方米。

七、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轻质纳米碳酸钙xxx单位/年。

综合考xxx科技发展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科技发展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八、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3666.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454.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50%;流动资金3211.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50%。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8316.00万元,总成本费用21382.11万元,税金及附加286.45万元,利润总额6933.89万元,利税总额8176.74万元,税后净利润5200.4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76.3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0.74%,投资利税率59.83%,投资回报率38.05%,全部投资回收期4.13年,提供就业职位521个。

九、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

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

我们将不断超越自我,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功能齐全,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一个让客户满意,对员工关爱,对社会负责的创新型企业形象!本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在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努力。

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荣。

公司已拥有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及ERP生产管理系统,并具有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及实验测试设备。

公司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不断推动转型升级,使产品在全球市场拥有一流的竞争力。

相关主题